首頁 > 國學經典 > 古文名著 > 哲學著作《墨子》:39章 非儒(下)(1),原文、註釋及翻譯

哲學著作《墨子》:39章 非儒(下)(1),原文、註釋及翻譯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7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墨子》,戰國時期的哲學著作,一般認爲是墨子的弟子及後學記錄、整理、編撰而成,共分爲兩大部分:一部分記錄墨子言行,闡述墨子思想,主要反映墨家前期的思想;另一部分被稱爲墨辨或墨經,着重闡述墨家的認識論和邏輯思想。《墨子》原有71篇,當前通行本只有53篇,佚失了18篇,其中8篇只有篇目而無原文。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墨子·39章 非儒(下)(1)

在前面我們已經說過,墨子是先學儒者之業,受孔子之術。後因發現儒家學說有許多不足之處,爲糾正孔門儒學“禮煩擾而不說,厚葬糜財而貧民,久喪傷生而害聲”,因此自創新的學說。墨子此篇主要是爲了批駁以孔子爲代表的儒家的禮義思想。墨子反對儒家婚喪之禮,實則是反對“君、親有差”。又指責儒家的禮樂與政事、生產皆無益,又通過晏嬰等之口,諷刺孔子與君與民都是口頭上講仁義,實際上鼓勵叛亂,惑亂人民。本篇反映了儒、墨兩家在思想認識上的激烈鬥爭。

墨子的主要思想之一就是“兼愛”,他所提倡的“兼愛”是無差別的、無等級之愛。因此他反對以孔子爲代表的儒家思想所注重的“君臣有別”的等級之愛。他認爲孔子所提倡的禮義只是口頭上的仁義,只站在統治者的立場上,而不管人民的死活。這與墨子站在人民的立場上爲人民考慮是背道而馳的。

哲學著作《墨子》:39章 非儒(下)(1),原文、註釋及翻譯

【原文】

儒者曰:“親親有術②,尊賢有等。”言親疏尊卑之異也。其《禮》曰:喪,父母,三年,妻、後子,三年,伯父、叔父、弟兄、庶子,其③;戚族人,五月。若以親疏爲歲月之數,則親者多而疏者少矣,是妻、後子與父同也。若以尊卑爲歲月數,則是尊其妻子與父母同,而親伯父、宗兄而卑子也④。逆孰大焉?其親死,列屍弗斂,登堂窺井,挑鼠穴,探滌器,而求其人矣,以爲實在,則贛愚甚矣;如其亡也必求焉,僞亦大矣!

取妻身迎,祗褍⑤爲僕,秉轡授綏,如仰嚴親;昏禮威儀,如承祭祀。顛覆上下,悖逆父母,下則⑥妻、子,妻、子上侵事親。若此,可謂孝乎?儒者:“迎妻,妻之奉祭祀;子將守宗廟,故重之。”應之曰:“此誣言也!其宗兄守其先宗廟數十年,死,喪之其;兄弟之妻奉其先之祭祀,弗散⑦;則喪妻子三年,必非以守、奉祭祀也。”夫憂⑧妻子以大負絫,有曰:“所以重親也。”爲欲厚所至私,輕所至重,豈非大奸也哉!

有強執有命以說議曰:“壽夭貧富,安危治亂,固有天命,不可損益。窮達、賞罰、幸否①有極,人之知力,不能爲焉!”羣吏信之,則怠於分職;庶人信之,則怠於從事。吏不治則亂,農事緩則貧,貧且亂,政之本②,而儒者以爲道教,是賊之人者也。

且夫繁飾禮樂以淫人,久喪僞哀以謾親,立命緩貧而高浩居,倍本棄事而安怠傲,貪於飲食,惰於作務,陷於飢寒,危於凍餒,無以違之。是若人氣③,[生僻字 兼+鼠]鼠藏,而羝羊視,賁彘起。君子笑之,怒曰:“散人焉知良儒!”夫夏乞麥禾,五穀既收,大喪是隨,子姓皆從,得厭飲食。畢治數喪,足以至矣。因人之家翠以爲,恃人之野以爲尊④,富人有喪,乃大說喜,曰:“此衣食之端也!”

哲學著作《墨子》:39章 非儒(下)(1),原文、註釋及翻譯 第2張

【註釋】

① 非儒:此篇主要批駁儒家的禮義思想。此爲下篇,上、中篇缺。

② 術:王引之認爲即“殺”,差意。

③ 其:通“期”,一年。

④ 親:依王念孫當作“視”。卑子:庶子。

⑤ 祗褍:即“緇袘”假借字,衣服的黑色下緣。

⑥ 則:當爲“列”,平列。

⑦ 散:當爲“服”,服喪。

⑧ 憂:通“優”。

① 否:不幸。

② 本句依孫詒讓說“政之本”前脫一“倍”字。倍,通“背”。

③ 人氣:當作“乞人”。乞丐。

④ 本句當作:“因人之家以爲尊,恃人之野以爲翠。”翠,肥。

哲學著作《墨子》:39章 非儒(下)(1),原文、註釋及翻譯 第3張

【翻譯】

儒家的人說:“愛親人應有差別,尊敬賢人也有差別。”這是說親疏、尊卑的差異。他們的《儀禮》說:服喪的日期,父母去世的話,要服喪三年;妻子和長子去世的話,要服喪三年;伯父、叔父、弟兄、庶子去世的話,要服喪一年;外姓親戚去世的話,要服喪五個月。如果以親、疏來作爲服喪的年月,那麼親近的多而疏遠的少,這樣,妻子、長子與父親相同。如果以尊卑來作爲服喪的年月,那麼,是把妻子、兒子看作與父母一樣尊貴,而把伯父、宗兄和庶子看成是一樣的。有如此大逆不道的嗎?他們的父母死了,陳列起屍體而不裝殮,(招魂時)升上屋頂,窺探水井,挑開鼠穴,洗滌器具,去尋求死去的人,認爲還確實存在,這是愚蠢到了極點;如果認爲不存在,卻一定要求尋求死去的人,那麼也太虛假了!

娶妻要親身迎娶,穿着黑色下襬的衣裳,爲她駕車,手裏拿着繮繩,把引繩遞給新婦,就好像敬奉父親一樣;婚禮儀式隆重,宛如承受着祭祀大禮。顛倒了上下關係,悖逆了父母禮節,父母下降到妻子、兒子的地位。妻子、兒子對上侵擾了侍奉雙親。如果這樣的話,可以叫作孝順嗎?儒家的人說:“迎娶妻子,妻子要供奉祭祀;兒子要保守宗廟,所以敬重他們。”答道:“這是謊話!他的宗兄守護他先人宗廟幾十年,死了,爲他服一年喪;兄弟的妻子供奉他祖先的祭祀,不爲她們服喪;而爲妻子、長子服三年喪,那一定不是因爲守奉祭祀的原因。”優待妻子、長子而服三年喪,有的說道:“這是爲了看重父母雙親。”這是想厚待自己所偏愛的人,卻輕視自己重要的人,這難道不是大騙子嗎?

(儒者)又頑固地堅持有命論以辯說道:“長壽、夭折、貧窮、富有、安定、危險、治理、混亂,本來就有天命,不能減損也不能增加。窮困、顯達、獎賞、懲罰、幸運、倒黴都有定數,人的知識和力量是無所作爲的。”衆官吏聽信了這些話,則對於自己分內的職責懈怠;普通人相信了這些話,則會對從事勞作懈怠。官吏不治理就要混亂,農事遲緩就要貧困,既貧困又混亂,就違背了治政的目的,而儒家的人卻以此作爲教導,這是殘害天下的人啊。

並且制定繁縟的禮樂去迷惑人,久久服喪,虛假地哀傷去欺騙死去的雙親,立志安於貧困卻極端倨傲自大以傲世,背棄本業而安於懈怠傲慢,對於飲食很貪婪,對於勞作很懶惰,陷於飢寒,有凍餒的危險,卻沒有辦法避免。這些人似人中的乞丐,像偷藏食物的田鼠,像視草而食的公羊,像躍起而食的閹豬。君子們嘲笑他們,他們卻說:“庸人怎能知道良儒呢!”他們夏天向人們乞討麥子和稻子,五穀收齊了,跟着就有人大辦喪事,他們的子孫都跟着前往,吃飽喝足。辦完了幾次喪事,就足夠了。藉助別人的家喪來養肥自己,依仗別人的田野所獲來妄自尊大,當富人家有喪事時,就非常喜歡,說:“這是穿衣吃飯的根源啊!”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