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經典 > 古文名著 > 哲學著作《墨子》:37章 非命(下)(2),原文、註釋及翻譯

哲學著作《墨子》:37章 非命(下)(2),原文、註釋及翻譯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8.9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墨子》,戰國時期的哲學著作,一般認爲是墨子的弟子及後學記錄、整理、編撰而成,共分爲兩大部分:一部分記錄墨子言行,闡述墨子思想,主要反映墨家前期的思想;另一部分被稱爲墨辨或墨經,着重闡述墨家的認識論和邏輯思想。《墨子》原有71篇,當前通行本只有53篇,佚失了18篇,其中8篇只有篇目而無原文。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墨子·37章 非命(下)(2)

墨子以王公大人、卿大夫、農夫、婦人等作爲例子,說明如果王公大人不努力聽政,那麼國家就會混亂,不得安寧;卿大夫不努力工作,那麼國家就不會富強;農夫如果不努力種植,那麼人民就不得衣食之資;婦人不努力織麻,人民就沒有禦寒之物。但此時墨子把王公大人辛苦地統治人民看作是創造財富的勞動,並認爲這和農夫的“耕稼樹藝”、婦女的“紡績織絍”是一回事,這是不正確的,因爲只有農夫和婦女的勞動纔是財富的真正創造者。王公大人的治理國家並不是財富的創造者,他們只是費盡心機地榨取勞動人民的衣食之資,他們吃的是剝削飯,過的是寄生的生活。但墨子之所以把他們放在一起,認爲是同等重要的,這是因爲墨子的小生產者的特殊地位所決定的,使他不得不對貴族階級有一定的妥協性,這就導致了他不能分辨出勞動者和貴族階級之間的利害關係是對立的,而非平等的。

墨子認爲天下的混亂是由治理天下的王公大人的主觀努力造成的,而個人的富貴貧賤也是由於每一個人的努力或不努力導致的,因此不要怨天尤人,世界是公平的,只要你能抓住機會,你就會有所成就。前提是你平時必須努力,所謂“厚積薄發”就是這個道理。

哲學著作《墨子》:37章 非命(下)(2),原文、註釋及翻譯

【原文】

然今夫有命者,不識昔也三代之聖善人與?意亡昔三代之暴不肖人與?若以說觀之,則必非昔三代聖善人也,必暴不肖人也。

然今以命爲有者。昔三代暴王桀、紂、幽、厲,貴爲天子,富有,於此乎不而矯①其耳目之欲,而從其心意之闢,外之驅騁田獵畢弋,內湛於酒樂,而不顧其國家百姓之政,繁爲無用,暴逆百姓,遂失其宗廟。其言不曰:“我罷不肖,吾聽治不強。”必曰:“吾命固將失之。”雖昔也三代罷不肖之民,亦猶此也。不能善事親戚、君長,甚惡恭儉而好簡易,貪飲食而惰從事,衣食之財不足,是以身有陷乎飢寒凍餒之憂,其言不曰:“吾罷不肖,吾從事不強。”又曰:“吾命固將窮。”昔三代僞民,亦猶此也。

昔者暴王作之,窮人術①之,此皆疑衆遲樸。先聖王之患之也,固在前矣,是以書之竹帛,鏤之金石,琢之盤盂,傳遺後世子孫。曰:“何書焉存?”禹之《總德》有之曰:“允②不著惟天,民不而葆。既防兇心③,天加之咎。不慎厥德,天命焉葆?”《仲虺之誥》曰:“我聞有夏人矯天命於下,帝式是增④,用爽厥師。”彼用無爲有,故謂矯;若有而謂有,夫豈爲矯哉!昔者桀執有命而行,湯爲《仲虺之告》以非之。《太誓》之言也,於去發⑤曰:“惡乎⑥君子!天有顯德,其行甚章。爲鑑不遠,在彼殷王。謂人有命,謂敬不可行,謂祭無益,謂暴無傷。上帝不常,九有以亡;上帝不順,祝降其喪。惟我有周,受之大帝⑦。”昔紂執有命而行,武王爲《太誓》去發以非之。曰:子胡不尚考之乎商、周、虞、夏之記?從十簡之篇以尚,皆無之。將何若者也?

哲學著作《墨子》:37章 非命(下)(2),原文、註釋及翻譯 第2張

【註釋】

① 矯:當爲“驕”,放縱。

① 術:通“述”。

② 允:誠實。惟:於。

③ 防:此處爲“放”,放縱。星:當爲“心”。

④ 增:此處當爲“憎”。

⑤ 於去發:當爲“太子發”。

⑥ 惡乎:發語詞。

⑦ 帝:當作“商”。

哲學著作《墨子》:37章 非命(下)(2),原文、註釋及翻譯 第3張

【翻譯】

然而現今主張有命論的人,不知道是根據從前三代的聖王、善人呢?還是從前三代的暴君和不肖之徒呢?假如按他們的論說來考察,那麼一定不是根據從前三代的聖王、善人,一定是根據暴君和不肖之徒。

然而現在有人認爲命運是存在的,從前三代暴君桀、紂、幽王、厲王,貴爲天子,富有天下,於是乎不能矯正他們耳目的慾念,而放縱他的內心的邪僻。在外驅車打獵射鳥,在沉湎於飲酒作樂,而不顧及他的國家百姓的政事,過多地做無用的事,殘暴地對待百姓,於是喪失了他們的國家。他們不這樣說:“我疲沓無能,我聽獄治國不努力。”而一定會說:“我命裏本來就要失國的。”即使是三代疲沓無能的百姓,也是這樣。不能好好地對待雙親君長,非常厭惡恭敬儉樸而喜好簡慢粗陋,貪婪於飲食而懶惰於勞作,因而穿衣吃飯的資財不充足,因此自身有飢寒凍餒的憂患,但他們不這樣說:“我疲沓無能,我從事勞作不努力。”而說:“我命裏本來就窮。”從前三代的虛僞的人也是這樣。

從前暴君編造這些話,窮人複述這些話。這些都是迷惑百姓、愚弄樸實的人。先代聖王爲此感到憂慮,在前世就有了,因此寫在竹帛上,刻在金石上,雕在盤盂上,流傳給後世子孫。說:在哪些書保存有這些話呢?夏禹的《總德》上有記載,說:“誠信不到達上天,上天就不會保佑他的子民。既然放縱自己兇惡的心志,上天就會降下災禍的。不謹慎而喪失了德,天命怎會保佑呢?”《仲虺之告》說:“我聽說夏人假造天命頒佈於世,上天痛恨他,因此使他喪失了軍隊。”他用不存在的東西作爲存在的東西,所以叫僞造;假若是存在的而說存在,那怎麼能說是僞造呢!從前夏桀主張有命論行事,商湯作《仲虺之告》以反對他。《太誓》中太子發說:“啊,君子!上佑明德之人,他們的品行特別顯著。可以作爲鏡子借鑑的不遠,殷王就是。他說人有命運,說恭敬不可行,說祭祀無益,說暴徒無害。上天不保佑,九州都滅亡了;上天不順心,給他降下滅亡的災難。只有我周朝,接受了商的。”從前商紂王主張有命運而行事,周武王作《太誓》太子發反駁他。說,你爲什麼不向上考察商、周、虞、夏時代的史料?十簡以上的篇幅,都沒有命運的內容。將怎麼樣呢?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