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經典 > 古文名著 > 哲學著作《墨子》:18章 非攻(中)(1),原文、註釋及翻譯

哲學著作《墨子》:18章 非攻(中)(1),原文、註釋及翻譯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5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墨子》,戰國時期的哲學著作,一般認爲是墨子的弟子及後學記錄、整理、編撰而成,共分爲兩大部分:一部分記錄墨子言行,闡述墨子思想,主要反映墨家前期的思想;另一部分被稱爲墨辨或墨經,着重闡述墨家的認識論和邏輯思想。《墨子》原有71篇,當前通行本只有53篇,佚失了18篇,其中8篇只有篇目而無原文。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墨子·18章 非攻(中)(1)

墨子的“非攻”主張的核心是:“戰爭是否合於義與利。”從戰爭是否獲利,還是從戰爭是否正義的觀點出發,來闡述戰爭的弊大於利,提倡人們之間、國家之間應該相互兼愛,而不是通過戰爭來擴大自己的疆域、領土,應該實行“兼相愛,交相利”的政治思想來治理國家。

“春則廢民耕稼樹藝,秋則廢民獲斂。今唯毋廢一時,則百姓飢寒凍餒而死者,不可勝數。……國家發政,奪民之用,廢民之利,若此甚衆。然而何爲爲之?”從中可以看出戰爭根本沒有給人民帶來任何好處,相反卻給人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墨子因爲出身接近勞動者,因此同情小生產者,對他們在戰爭中的痛苦有深刻的認識,因而他們反對掠奪戰爭的思想感情也是非常強烈的,他堅決地、無情地揭發了當時的掠奪戰爭給廣大人民羣衆帶來的災難。

哲學著作《墨子》:18章 非攻(中)(1),原文、註釋及翻譯

【原文】

子墨子言曰:“古①者王公大人,於國家者,情慾譭譽之審②,賞罰之當,刑政之不過失。”是故子墨子曰:“古者有語:‘謀而不得,則以往知來,以見③知隱。’謀若此,可得而知矣。”

今師徒唯毋興起,冬行恐寒,夏行恐暑,此不可以冬夏爲者也。春則廢民耕稼樹藝,秋則廢民獲斂。今唯毋廢一時,則百姓飢寒凍餒而死者,不可勝數。今嘗計軍上④:竹箭、羽旄、幄幕、甲盾、撥劫⑤,往而靡弊腑冷不反者⑥,不可勝數;又與矛、戟、戈、劍、乘車,其列住⑦碎折靡弊而不反者,不可勝數。與其牛馬,肥而往,瘠而反,往死亡而不反者,不可勝數。與其塗道之修遠,糧食輟絕而下繼,百姓死者,不可勝數也。與其居處之不安,食飯之不時,飢飽之不節,百姓之道疾病而死者,不可勝數。喪師多不可勝數,喪師盡不可勝計,則是鬼神之喪其主後⑧,亦不可勝數。

國家發政,奪民之用,廢民之利,若此甚衆,然而何爲爲之?曰:“我貪伐勝之名,及得之利,故爲之。”子墨子言曰:“計其所自勝,無所可用也;計其所得,反不如所喪者之多。”今攻三裏之城、七裏之郭,攻此不用銳,且無殺,而徒得此然也?殺人多必數於萬,寡必數於千,然後三裏之城、七裏之郭且可得也。今萬乘①之國,虛數於千,不勝而入;廣衍數於萬,不勝而闢②。然則土地者,所有餘也;王民③者,所不足也。今盡王民之死,嚴下上之患,以爭虛城,則是棄所不足,而重所有餘也。若此,非國之務者也!

哲學著作《墨子》:18章 非攻(中)(1),原文、註釋及翻譯 第2張

【註釋】

① “古”爲“今”字之誤。

② 譽之審:應爲“譭譽之神”。審,審慎。

③ “見”通“現”。

④ “上”爲“出”字之誤。

⑤ “撥”同“瞂”,大盾牌。“劫”同“鉣”(馬),刀柄,指代刀。

⑥ “腑”爲“腐”之假借字。“冷”當作“泠”,零亂。“反”通“返”。下同。

⑦ “列住”爲“往則”之誤。

⑧ 主後:後代祭祀。

① 乘:戰車,一車四馬,配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

② 闢:開闢。

③ 王民:應爲“士民”,兵士和百姓。下同。

哲學著作《墨子》:18章 非攻(中)(1),原文、註釋及翻譯 第3張

【翻譯】

墨子說道:“現在的王公大人掌握國家行政大權,確實想做到批評和表揚準確,賞罰恰當,行政政務沒有差錯。”所以墨子說:“古時有這樣的話,‘籌劃而不能得出滿意的辦法,那就根據以往的推斷未來的,根據明顯的推知隱微的。’如此謀劃,就可以得出高明的辦法而知道該怎麼做了。”

假如現在軍隊啓程出發,冬天出兵怕遇上寒冷,夏天出兵怕遇上暑熱,這樣就不可以在冬、夏二季行軍打仗了。春天出兵,就要影響百姓耕田播種,秋天出兵,又會有誤農時,使百姓無法收割莊稼儲藏糧食。這又是不能在春秋兩季行軍的原因了。現在如果荒廢了一個季度,那麼因飢寒而凍死、餓死的百姓就多得數不勝數。現在我們試着計算一下:出兵時所用的竹箭、羽旄、帳幕、鎧甲、大小盾牌和刀柄,隨軍行動損壞腐爛而帶不回來的東西,又是多得數不勝數。再加上戈矛、劍戟、兵車,用後破碎損壞而不可返回的,多得數不勝數。再說,牛馬帶去時都很肥壯,回來時全部瘦弱,至於去後死亡而不能返回的,多得數不勝數。戰爭時因爲道路遙遠,糧食的運輸有時中斷不繼,百姓因而死亡的,也多得數不勝數。戰爭時人民居處都不安定,飢飽沒有節制,老百姓在道路上生病而死的,多得數不勝數。喪師之事多得數不勝數。軍士因而陣亡的更是無法計算,鬼神因此喪失後代祭祀的,也多得數不勝數。

國家發動戰爭,剝奪百姓的財用,荒廢百姓的利益,如此衆多,然而又爲什麼還去做這種事呢?(他們)回答說:“我要的是攻伐戰勝的美名,和通過戰爭所獲得的利益,戰爭使我名利雙收,所以要這樣做。”墨子說:“如果是爲了勝利的美名,這美名是沒有什麼用處的;如果說戰爭可以得到實惠,那得到的實惠還沒有他在戰爭中失去的多。”現在進攻一個三裏大小的內城和七裏大小的外城,攻佔這些地方,難道不用精銳之師,不經過拼死血戰,而能白白地得到它嗎?爭城一戰,死亡多的有上萬人,少的也有幾千人,然後這三裏之城、七裏之郭才能得到。現在擁有萬輛戰車的大國,管轄的小城邑有上千座,分兵把守還來不及;領土遼闊有上萬裏,許多地方還沒有開闢。這樣看來,大國的統治者多的是土地,而缺少的是士兵和人民;現在發動戰爭,讓士兵和百姓去送死,加重了全國上下的禍患,去爭奪一座虛城,這實際上是扔掉自己本來就缺少的,而看重自己本來就多餘的東西。這樣來行使國家大權,不能說是抓住了治國的要務!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