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經典 > 古文名著 > 哲學著作《墨子》:17章 非攻(上),原文、註釋及翻譯

哲學著作《墨子》:17章 非攻(上),原文、註釋及翻譯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3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墨子》,戰國時期的哲學著作,一般認爲是墨子的弟子及後學記錄、整理、編撰而成,共分爲兩大部分:一部分記錄墨子言行,闡述墨子思想,主要反映墨家前期的思想;另一部分被稱爲墨辨或墨經,着重闡述墨家的認識論和邏輯思想。《墨子》原有71篇,當前通行本只有53篇,佚失了18篇,其中8篇只有篇目而無原文。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墨子·17章 非攻(上)

墨子生活的時代正是“戰國七雄並立”局勢形成之前,諸侯激烈兼併的時期。針對戰爭頻仍的社會現實,墨子提出了“非攻”主張。墨子認爲,戰爭是天下的“巨害”,無論對戰勝國還是戰敗國都將造成巨大損害,因之既不合於“聖王之道”,也不合於“國家百姓之利”。在文中,他對各種爲攻戰進行辯護的言論做出了批駁,並進一步將大國對小國的“攻”與有道對無道的“誅”區別開來。

他所提出的“非攻”,表達了當時人民羣衆的主觀要求,但由於當時歷史條件的限制,雖然也曾想劃分戰爭的性質—正義與非正義,把以“百姓人民之利”作爲正義戰爭的標準,但他不可能從歷史發展上認清什麼戰爭是對“百姓人民有利”的戰爭。

本篇通過幾個簡單的事例,逐層深入,主要由以下幾個方面來表達他的“非攻”思想:

第一,通過爲人所不齒的偷盜行爲來比喻不義之戰。比如:開篇就用有人進入別人的園圃去偷竊桃李,最後引出攻打別人的國家,得出這是不義之戰。

第二,通過“義、仁”來作爲衡量戰爭性質的準則。很多人把攻打別人的國家,叫作“義”,並且讚譽它。

哲學著作《墨子》:17章 非攻(上),原文、註釋及翻譯

【原文】

今有一人,入人園圃,竊其桃李,衆聞則非之,上者得則罰之。此何也?以虧人自利也。至攘人犬豕雞豚者,其不義,又甚入人園圃竊桃李。是何故也?以虧人愈多,其不仁茲甚,罪益厚。至入人欄廄、取人牛馬者,其不仁義,又甚攘人犬豕雞豚。此何故也?以其虧人愈多。苟虧人愈多,其不仁茲甚②,罪益厚。至殺不辜人也,扡③其衣裘、取戈劍者,其不義,又甚入人欄廄,取人牛馬。此何故也?以其虧人愈多。苟虧人愈多,其不仁茲甚矣!罪益厚。當此,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謂之不義。今至大爲攻國,則弗知非,從而譽之,謂之義。此可謂知義與不義之別乎?

殺一人,謂之不義,必有一死罪矣。若以此說往,殺十人,十重①不義,必有十死罪矣;殺百人,百重不義,必有百死罪矣。當此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謂之不義。今至大爲不義攻國,則弗知非,從而譽之,謂之義。情②不知其不義也,故書其言以遺後世。若知其不義也,夫奚說③書其不義以遺後世哉?

今有人於此,少見黑曰黑,多見黑曰白,則以此人不知白黑之辯矣;少嘗苦曰苦,多嘗苦曰甘,則必以此人爲不知甘苦之辯矣。今小爲非,則知而非之;大爲非攻國,則不知非,從而譽之,謂之義。此可謂知義與不義之辯乎?是以知之君子也,辯義與不義之亂也。

哲學著作《墨子》:17章 非攻(上),原文、註釋及翻譯 第2張

【註釋】

① 非攻:意爲反對兼併戰爭。

② 茲甚:更深。茲,通“滋”。

③ “扡”同“拖”,奪取。

① 十重:十倍。

② 情:通“誠”,確實。

③ 奚說:怎麼解釋。

哲學著作《墨子》:17章 非攻(上),原文、註釋及翻譯 第3張

【翻譯】

現在有這樣一個人,進入別人的果園和菜圃,偷摘人家的桃子、李子。大家知道後一定說他的不是,上邊當權的如抓到他一定會罰他。這是爲什麼呢?因爲他損人利己。至於盜竊別人家的雞犬、牲豬,他的不義又超過到別人的果園、菜圃裏去偷桃李。這是什麼緣故呢?因爲他給別人造成的損失更大,他也就更不仁義,他的罪過也就越大。至於進入別人的牛欄馬廄內,偷取別人的牛馬,他的不仁不義,又超過了盜竊別人雞犬、牲豬的。這是什麼緣故呢?因爲他給別人造成的損害更嚴重。如果給別人造成的損害越重,那麼他的不仁也就越重,罪過也就越重。至於枉殺無辜的人,剝奪別人衣服的人、搶走人家武器的人,他的不義又超過了進入別人的牛欄馬廄盜取別人牛馬的。這是什麼緣故呢?因爲他給別人造成的損害特別嚴重。如果給別人造成的損害特別嚴重,那麼他的不仁也就特別嚴重,他的罪惡也就特別重大。遇到這些事,天下的君子都能明辨是非而加以反對,稱他爲不義。可是現在有大規模地攻伐別人的國家,卻不知指責其錯誤,反而去讚譽他,稱之爲義。這難道能叫懂得義與不義的區別嗎?

殺一個人,叫作不義,必定有一項死罪。如果按照此種說法類推,殺掉十個人,有十倍不義,則必然有十重死罪了;殺掉百個人,有百倍不義,則必然有百重死罪了。對這些事,天下的君子都知道並且指責它,稱他爲不義。但是現今有人大規模地攻打別人的國家做出不義之事,卻不知道指責其錯誤,反而稱讚他,並稱之爲義舉。他們確實不懂得那是不義的,所以記載那些稱讚攻國的話遺留給後代。倘若他們知道那是不義的,又怎麼解釋記載這些不義之事,用來遺留給後代呢?

假如現在這裏有一個人,看見少許黑色就說是黑的,看見很多黑色卻說是白的,那麼人們就會認爲這個人黑白不分。少嘗一點苦味就說是苦的,而吃到很多苦的東西卻說是甜的,那麼人們就會認爲這個人甘苦不分。現在看到別人做了一點點壞事,都知道指責其錯誤;可是碰上了大的不對,像侵略別的國家這樣的事情,卻不知道反對,反而隨聲附和、大加讚賞,說這是“義”。這難道是懂得義與不義的區別嗎?因此我知道天下的君子,把義與不義的分辨弄得很混亂了。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