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經典 > 傳統文化 > 考姆茲是哪個少數民族的樂器?它有什麼主要結構?

考姆茲是哪個少數民族的樂器?它有什麼主要結構?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8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考姆茲,是柯爾克孜族彈撥絃鳴樂器。譯名還有庫木孜、考木茲。流行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阿圖什、烏恰、阿克陶、阿合奇、伊犁哈薩克自治州特克斯等地。那麼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帶來關於的詳細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考姆茲是哪個少數民族的樂器?它有什麼主要結構?

歷史追溯

歷史悠久。考姆茲與蒙古族的火不思同源,都是我國古代西北遊牧民族人民創制的彈絃樂器,考姆茲即火不思的諧音。相傳西漢時期,王昭君嫁與匈奴呼韓邪單于爲妻,胡人珍視王昭君的琵琶,仿製的新樂器又不相像,始有“渾不似”之名。宋代俞琰《席上腐談》:“王昭君琵琶壞肆,胡人重造,而其形小,昭君笑曰:‘渾不似’,今訛爲和必斯”。1905年,在新疆吐魯番招哈和屯發掘的唐代高昌古畫中,有一兒童抱彈長頸勺形樂器的圖像,與考姆茲較爲相似。表明早在唐宋時期,考姆茲已在我國西北地區流行。

考姆茲是哪個少數民族的樂器?它有什麼主要結構? 第2張

結構特點

考姆茲外形與蒙古族古老的彈絃樂器火不思相似,但形制上與火不思已有了較大差異。民間傳統的考姆茲,用整塊杏木挖制而成,使用羊腸弦。特克斯等天山地區的考姆茲,共鳴箱呈扁平的葫蘆形;而阿圖什、烏恰等帕米爾山區的考姆茲,共鳴箱則爲不等邊扁六方形,上窄下寬,上邊與琴頸相接,下邊則爲琴尾。現代考姆茲,由共鳴箱、琴頭、琴頸、絃軸、琴馬和琴絃等部分構成(圖)。常使用杏木、桑木和白松製作,琴體全長88釐米。共鳴箱扁而平,呈葫蘆形,由面、背、框板膠合而成,面寬20釐米。頭、頸用一塊木料製成,琴頭無飾,弦槽後開,左側置三個絃軸,琴頸細長,正面爲按弦指板,不設品位。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