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經典 > 古文名著 > 哲學著作《墨子》:13章·尚同(下)(4),原文、註釋及翻譯

哲學著作《墨子》:13章·尚同(下)(4),原文、註釋及翻譯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3.0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墨子》,戰國時期的哲學著作,一般認爲是墨子的弟子及後學記錄、整理、編撰而成,共分爲兩大部分:一部分記錄墨子言行,闡述墨子思想,主要反映墨家前期的思想;另一部分被稱爲墨辨或墨經,着重闡述墨家的認識論和邏輯思想。《墨子》原有71篇,當前通行本只有53篇,佚失了18篇,其中8篇只有篇目而無原文。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墨子·12章 尚同(下)(4)

本篇還是從尚同的角度來闡明治國之道。“一個人有一個觀點,兩個人有兩個觀點,十個人有十個觀點……”,而且每個人都認爲自己的觀點是正確的,這時如果沒有一個確定的觀點,如果沒有天子出來主持公道,就一定會發生戰爭。比方說西歷史上著名的特洛伊戰爭,只爲追求一個“美”。

但因墨子是一個唯心主義者,因此他的唯心主義世界觀決定了他的“尚同”說的荒謬,他認爲世界上的一切存在的東西都是按照上天的意志,爲了人民的需要創造出來的,山河、草木、風雨、日月的存在都是爲了人民、國家,也是遵循了上天的意志,爲了人民的利益而建立的。他本想用“天志”說來限制一下國君的權威,讓他們知道在他們的頭上還有更有力量的上天存在,他們是操持着賞罰之權的。

在這篇文章中已經滲透出了他的另一個著名觀點:兼愛。每個人都認爲自己的是對的,而別人的是不對的,結果就相互爭鬥。這一切皆源於不相愛,如果大家都彼此相愛,就不會發生戰爭。

“必疾愛而使之,致信而持之”,深愛他們才能使用他們,做事講究信用你才能擁有他們。現在不管你從事什麼職業,誠信都是最重要的,尤其是作爲一個領導者,首先必須深入民心,與他們同甘苦,共患難,不能因爲你處在領導階層就看不起下面的人,對他們說過的話不兌現,這樣你的領導地位也不會長久。

哲學著作《墨子》:13章·尚同(下)(4),原文、註釋及翻譯

【原文】

故古之聖王治也,其所差論以自左右羽翼者皆良,外爲之人,助之視聽者衆。故與人謀事,先人得之;與人舉事,先人成之;光譽令聞①,先人發之。唯信身而從事,故利若此。古者有語焉,曰:“一目之視也,不若二目之視也;一耳之聽也,不若二耳之聽也;一手之操也,不若二手之強也。”夫唯能信身而從事,故利若此。是故古之聖王之治也,千里之外,有賢人焉,其鄉里之人皆未之均聞見也,聖王得而賞之。千里之內,有暴人焉,其鄉里未之均聞見也,聖王得而罰之。故唯毋以聖王爲聰耳明目與?豈能一視而通見千里之外哉?一聽而通聞千里之外哉?聖王不往而視也,不就而聽也,然而使天下之爲寇亂盜賊者,周流天下無所重足者,何也?其以尚同善也。

是故子墨子曰:“凡使民尚同者,愛民不疾,民無可使,曰:必疾愛而使之,致信而持之,富貴以道②其前,明罰以率③其後。爲政若此,唯欲毋與我同,將不可得也。”

是以子墨子曰:“今天下王公大人士君子,中情將欲爲仁義,求爲上士,上欲中聖王之道,下欲中國家百姓之利,故當尚同之說而不可不察。尚同,爲政之本而治要也。”

哲學著作《墨子》:13章·尚同(下)(4),原文、註釋及翻譯 第2張

【註釋】

① 光譽令聞:榮譽與好名聲。

② “道”通“導”,引導。

③ 率:督促。

哲學著作《墨子》:13章·尚同(下)(4),原文、註釋及翻譯 第3張

【翻譯】

所以古時候的聖王治理天下,他所選擇的輔佐自己的都是賢良的士人,在外邊做事的人,幫助他察看和聽聞的人很多。所以他和大家一起謀劃事情,要事先比別人考慮周到;和大家一起辦事,要比別人先成功;他的榮譽和美好的名聲要比別人先傳揚出去。只因爲使用耳目努力辦事,好處是如此多。古時有這樣的話,說:“一隻眼睛看東西不如兩隻眼睛看東西;一隻耳朵聽不如兩隻耳朵聽;一隻手幹活不如兩隻手幹活。”因爲能夠使用耳目,努力工作,就有這樣多的好處。所以古代聖王治理天下,千里之外的地方有個賢人,那一鄉里的人還未全都聽到或見到,聖王已經得悉而予以賞賜了。千里之外的地方有一個惡人,那一鄉里的人還未全部聽到或見到,聖王已經得悉而予以懲罰了。所以只是因爲聖王是耳聰目明能夠一下洞悉千萬裏以外的事物嗎?聖王不是親自去看的,不是親自去聽的,然而能使天下的盜賊寇亂到處流竄而沒有落腳的地方,是什麼原因呢?那也是以尚同的原則來實行政治教化的結果。

所以墨子說:“凡是使百姓尚同的,如果愛民不深,百姓就不會聽你的。就是說:一定要深愛他們才能使用他們,講究信用才能擁有百姓,用富貴在前面引導,用嚴明的懲罰在後面督促。如此處理政務,百姓就自然與你保持一致了。”

因此墨子說:“現今天下的王公大人、士大夫君子們,如果心中確實想要實行仁義,追求做高尚之士,上要符合聖王之道,下要符合國家百姓之利益,因此對尚同這一主張不可不予以審察。因爲,尚同是施政的根本和統治的關鍵。”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