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經典 > 古文名著 > 哲學著作《墨子》:28章 天志(下)(1),原文、註釋及翻譯

哲學著作《墨子》:28章 天志(下)(1),原文、註釋及翻譯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1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墨子》,戰國時期的哲學著作,一般認爲是墨子的弟子及後學記錄、整理、編撰而成,共分爲兩大部分:一部分記錄墨子言行,闡述墨子思想,主要反映墨家前期的思想;另一部分被稱爲墨辨或墨經,着重闡述墨家的認識論和邏輯思想。《墨子》原有71篇,當前通行本只有53篇,佚失了18篇,其中8篇只有篇目而無原文。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墨子·28章 天志(下)(1)

在上一篇天志(中),墨子提倡“天志”說,是用“天志”來作爲王公大人和天下萬民言行的尺度的,他認爲只有“天志”纔是人類行爲的客觀標準

墨子認爲:上天的意志不但在消極方面限制人們某些事情不能做,並且在積極方面還鼓勵人們,某些事情要努力去做,天志希望人有力相營,有道相救,有財相分,這樣做的結果就是國家安定、萬民團結、經濟繁榮、百姓安居樂業。

哲學著作《墨子》:28章 天志(下)(1),原文、註釋及翻譯

【原文】

子墨子言曰:“之所以亂者,其說①將何哉?則是士君子,皆明於小而不明於大。”何以知其明於小不明於大也?以其不明於天之意也。何以知其不明於天之意也?以處人之家者知之。今人處若家得罪,將猶有異家所以避逃之者;然且父以戒子,兄以戒弟,曰:“戒之!慎之!處人之家,不戒不慎之,而有處人之國者乎?”今人處若國得罪,將猶有異國所以避逃之者矣;然且父以戒子,兄以戒弟,曰:“戒之!慎之!處人之國者,不可不戒慎也。”今人皆處天下而事天,得罪於天,將無所以避逃之者矣;然而莫知以相極②戒也。吾以此知大物則不知者也。

是故子墨子言曰:“戒之慎之,必爲天之所欲,而去天之所惡。”曰天之所欲者,何也?所惡者,何也?天欲義而惡其不義者也。何以知其然也?曰:義者,正也。

何以知義之爲正也?有義則治,無義則亂,我以此知義之爲正也。然而正者,無自下正上者,必自上正下。是故庶人不得次①己而爲正,有士正之;士不得次己而爲正,有大夫正之;大夫不得次己而爲正,有諸侯正之;諸侯不得次己而爲正,有三公正之;三公不得次己而爲正,有天子正之;天子不得次己而,有天正之。今之士君子,皆明於天子之正天下也,而不明於天之正天子也。是故古者聖人明以此說人,曰:“天善,天能賞之;天過,天能罰之。”天子賞罰不當,聽獄不中②,天下疾病禍福,霜露不時,天子必且犓豢其牛羊犬彘,潔爲粢盛酒醴,以禱祠祈福於天,我未嘗聞天之禱祈福於天子也。吾以此知天之重且貴於天子也。是故義者,不自愚且賤者出,必自貴且知者出。曰:誰爲知?天爲知。然則義果自天出也。今天下之士君子之慾爲義者,則不可不順天之意矣!

曰:順天之意何若?曰:兼愛之人。何以知兼愛之人也?以兼而食之也。何以知其兼而食之也?自古及今,無有遠靈孤夷之國①,皆犓豢其牛羊犬彘,潔爲粢盛酒醴,以敬祭祀上天、山川、鬼神,以此知兼而食之也。苟兼而食焉,必兼而愛之。譬之若楚、越之君,今是楚王食於楚之四境之內,故愛楚之人;越王食于越,故愛越之人。今天兼天下而食焉,我以此知其兼愛天下之人也。

哲學著作《墨子》:28章 天志(下)(1),原文、註釋及翻譯 第2張

【註釋】

① 說:解釋。

② “極”即“儆”,“儆”,通“警”。

① “次”即“恣”恣意,下同。

② 中:合理。

① “遠靈孤夷”應爲“遠夷蘦孤”,“蘦”通“零”,零落。譯爲遠方夷人及零落孤單之國。

【翻譯】

墨子說道:“天下發生動亂,原因該怎麼說呢?這就是因爲天下的士大夫、君子們,都明白小道理而不明白大道理。”怎麼知道他們明白小道理而對於大道理不明白呢?以他們不明白上天的旨意就可知道。怎麼知道他們對於上天的旨意不明白呢?從他們處理家族的情況可以知道。假如現在有人在家族中得了罪,他還有別的家族可以逃避;然而父親以此告誡兒子,兄長以此告誡弟弟,說:“警戒呀!謹慎呀!居住在自己人家裏,不警戒,不謹慎,卻能有居住在別人的國家裏的麼?”現今居住在這個國家中得了罪,將還有別國的處所可以逃避;然而父親以此告誡兒子,兄長以此告誡弟弟,說:“警戒呀!謹慎呀!居住在有人的國度裏,不可不警戒謹慎呀!”現今的人都居住在天下,而侍奉上天,如果得罪了上天,將沒有地方可以逃避了;然而沒有人知道以此互相警戒。我因此知道他們對大事情不知道。

哲學著作《墨子》:28章 天志(下)(1),原文、註釋及翻譯 第3張

所以墨子說道:“警戒呀!謹慎呀!一定要做上天所希望的事情,而要杜絕上天所厭惡的事情。”上天所希望的是什麼呢?所厭惡的是什麼呢?上天希望義而厭惡不義。怎麼知道是這樣呢?因爲義即是正。

怎麼知道義就是正呢?天下有義就得到治理,沒有義就會混亂,我因此知道義就是正。然而所謂正,沒有自下面而匡正上面的道理,必須從上面來匡正下面。所以庶民百姓不得恣意妄爲而自以爲正道,有士來匡正他;士不得肆意去做,有大夫來匡正他;大夫不得肆意去做,有諸侯去匡正他;諸侯不得肆意去做,有三公來匡正他;三公不得肆意去做,有天子匡正他;天子不得肆意去做,有上天匡正他。現在天下的士大夫、君子們對於天子匡正天下都很明白,但對上天匡正天子卻不明白。所以古代的聖人明白地將此道理告訴人們,說:“天子有優點,上天能獎賞他;天子有過失,上天能懲罰他。”如果天子賞罰不當,刑罰不公,天就會降下疾病災禍,霜露失時,這時天子必須要餵養牛羊豬狗,準備潔淨的粢盛酒醴,用來祭祀上天並向上天祈求降福,但我從來就不曾聽說過上天向天子禱告和求福的。我由此知道上天比天貴、莊重。所以義不從愚蠢而卑賤的人中產生,必定從高貴而聰明的人中產生。那麼誰是高貴的?上天是高貴的。誰是聰明的?上天是聰明的。既然如此,那麼義果真是從上天產生出來的了。現今天下的士大夫、君子們希望行義的話,那麼就不可不順從上天的旨意。

順從天意應怎樣做呢?回答說:上天會兼愛天下的人。怎麼知道上天是兼愛天下的人呢?因爲上天對人民的祭祀全都享用。怎麼知道天上兼而食之呢?自古及今,沒有一個遠方孤僻的國家,不餵養他的牛羊狗豬,潔淨地整備酒醴粢盛,用以祭祀山川、上天、鬼神,由此知道上天對人民兼而食之。假如兼而食之,必定會兼而愛之,就好像楚國、越國的君主一樣。現在楚王在楚國四境之內享用食物,所以愛楚國的人;越王在越國享用食物,所以愛越國的人。現在上天對天下兼而享用,我因此知道它愛天下的人。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