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經典 > 古文名著 > 《孟子》:公孫丑章句上·第二節(3),原文、譯文及註釋

《孟子》:公孫丑章句上·第二節(3),原文、譯文及註釋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6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孟子》,儒家經典著作,由戰國中期孟子和他的弟子萬章、公孫丑等人所著,與《大學》《中庸》《論語》合稱“四書”,也是四書中篇幅最長,部頭最終的一本,直到清末時期都是科舉必考內容。《孟子》共七篇,記錄了孟子與其他各家思想的爭辯、對弟子的言傳身教、遊說諸侯等內容,其學說處罰點爲性善論,護長德治。

孟子·公孫丑章句上·第二節(3)

【原文】

“伯夷、伊尹於孔子,若是班乎1?”曰:“否;自有生民以來,未有孔子也。”

曰:“然則有同與?”曰:“有。得百里之地而君2之,皆能以朝諸侯,有天下;行一不義,殺一不辜,而得天下,皆不爲也。是則同。”

曰:“敢問其所以異。”

曰:“宰我、子貢、有若1,智足以知聖人,污2不至阿其所好。宰我曰:‘以予3觀於夫子,賢於堯、舜4遠矣。’子貢曰:‘見其禮而知其政,聞其樂而知其德,由百世之後,等百世之王5,莫之能違也。自生民以來,未有夫子也。’有若曰:‘豈惟民哉?麒麟之於走獸,鳳凰之於飛鳥,太山之於丘垤6,河海之於行潦7,類也。聖人之於民,亦類也。出於其類,拔乎其萃8——自生民以來,未有盛於孔子也。’”

《孟子》:公孫丑章句上·第二節(3),原文、譯文及註釋

【譯文】

公孫丑問:“伯夷、伊尹與孔子,能像您上面說的那樣將他們等量齊觀嗎?”孟子答道:“不。自有人類以來,沒有比得上孔子的。”

公孫丑又問:“那麼,他們三人有相同的地方嗎?”孟子答道:“有。如果得到方圓一百里的土地而君臨它,他們都能夠使諸侯來朝並一統天下;即使叫他們做一件不義之事,殺一個無辜之人,便能得到天下,他們也都不會幹的。這就是他們相同的地方。”

公孫丑說:“請問,他們不同的地方又在哪裏呢?”

孟子說:“宰我、子貢、有若三人,他們的聰明才智足以瞭解聖人,〔即使〕他們再不好,也不至於偏袒他們所愛好的人。〔但他們都不約而同地稱頌孔子。〕宰我說:‘以我來看老師,比堯、舜都強多了。’子貢說:‘看見一國的禮制,就瞭解它的政治;聽到一國的音樂,就知道它的德教。從現在到百代以後,衡量這百代君王的高下,其標準都不能違離孔子之道。自有人類以來,沒有人能夠比得上他老人家的。’有若說:‘難道只有百姓如此嗎?麒麟相比於走獸,鳳凰相比于飛鳥,泰山相比於土堆,河海相比於溪澗,都算是同類。聖人相比於百姓,也是同類。雖然他來自民間,卻遠遠超出大衆——自有人類以來,還沒有比孔子更偉大的。’”

《孟子》:公孫丑章句上·第二節(3),原文、譯文及註釋 第2張

【註釋】

(1)若是班乎:若是,像這樣地;班,班配,一樣。“伯夷、伊尹於孔子,若是班乎?”可以直譯爲:“伯夷、伊尹相較於孔子,竟是這樣地相似嗎?”詳見楊逢彬《孟子新注新譯》。

(2)君:成爲君主的意思。

(1)有若:孔子弟子,魯人。

(2)污:卑劣,不好。

(3)予:宰我之名,古人常自稱其名以示謙。

(4)堯、舜:古代傳說中上古的兩位聖君。

《孟子》:公孫丑章句上·第二節(3),原文、譯文及註釋 第3張

(5)等百世之王:等,《孟子譯註》說:“朱熹解爲‘差等’,是也。……趙岐解爲‘等同’,誤。”趙岐【原文】爲:“從孔子後百世,上推等其德於前百世之聖王,無能違離孔子道者。”朱熹【原文】爲:“是以我從百世之後,差等百世之王,無有能遁其情者。”《孟子譯註》譯爲:“即使在百代以後去評價百代以來的君王,任何一個君王都不能違離孔子之道。”逢彬按,從孟子時代典籍中“等”作及物動詞的情況來看,它的意義爲“確定……的高下”“確定……的級別”“釐定……的位階”的意思。《王力古漢語字典》給出的義項爲“衡量”(例句包括這例),是準確的。詳見楊逢彬《孟子新注新譯》。

(6)垤:音dié,小土堆,小山頭。

(7)行潦(lǎo):小水流。

(8)萃:聚,羣。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