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經典 > 古文名著 > 哲學著作《墨子》:04章·法儀,原文、註釋及譯文

哲學著作《墨子》:04章·法儀,原文、註釋及譯文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8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墨子》,戰國時期的哲學著作,一般認爲是墨子的弟子及後學記錄、整理、編撰而成,共分爲兩大部分:一部分記錄墨子言行,闡述墨子思想,主要反映墨家前期的思想;另一部分被稱爲墨辨或墨經,着重闡述墨家的認識論和邏輯思想。《墨子》原有71篇,當前通行本只有53篇,佚失了18篇,其中8篇只有篇目而無原文。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墨子·法儀》,“天下從事者,不可以無法儀;無法儀而其事能成者,無有也。”墨子的這句話正好印證了這句俗語:“無規矩不成方圓。”因此,要想成就一番事業,就必須有所約束才行。人既是一個自由體,又是一個不自由體。任何事物都是相對的。墨子的這篇文章通過比較古代聖王和暴君,來說明“愛人利人”即可得福,“惡人賊人”必然招禍。墨子認爲,天子、諸侯要想治理天下,首要的就是以天爲法,順應天意,不能違背天理。而所謂天意,實際上就是墨家學派所主張的兼愛兼利原則,這是墨子思想中最爲重要的部分,他認爲兼愛是治理國家的根本,一切禍亂、戰事都起於不相愛。墨子思想中的兼愛是貫穿本書始終的,一切都以兼愛爲根本。他所提倡的兼愛是無等級的愛。

哲學著作《墨子》:04章·法儀,原文、註釋及譯文

墨子·04章 法儀

【原文】

子墨子曰:從事者,不可以無法儀。無法儀而其事能成者,無有也。雖至士之爲將相者皆有法。雖至百工從事者亦皆有法。百工爲方以矩,爲圓以規,直以繩,正以縣①。無巧工不巧工,皆以此五者爲法。巧者能中之,不巧者雖不能中,放依②以從事,猶逾己。故百工從事,皆有法所度。

今大者治,其次治大國,而無法所度,此不若百工辯①也,然則奚以爲治法而可?當皆法其父母奚若?之爲父母者衆,而仁者寡,若皆法其父母,此法不仁也。法不仁,不可以爲法。當皆法其學奚若?天下之爲學者衆,而仁者寡,若皆法其學,此法不仁也。法不仁,不可以爲法。

當皆法其君奚若?天下之爲君者衆,而仁者寡。若皆法其君,此法不仁也。法不仁,不可以爲法。故父母、學、君三者,莫可以爲治法。然則奚以爲治法而可?故曰:莫若法天。天之行廣而無私,其施厚而不德②,其明久而不衰,故聖王法之。既以天爲法,動作有爲必度於天。天之所欲則爲之,天所不欲則止。然而天何欲何惡者也?天必欲人之相愛相利,而不欲人之相惡相賊也。奚以知天之慾人之相愛相利,而不欲人之相惡相賊也?以其兼而愛之,兼而利之也。奚以知天兼而愛之、兼而利之也?以其兼而有之、兼而食之也。

今無大小國,皆天之邑也;人無幼長貴賤,皆天之臣也。此以莫不犓①羊,豢犬豬,絜爲酒醴粢盛,以敬事天,此不爲兼而有之、兼而食之邪?天苟兼而有食之,夫奚說以不欲人之相愛相利也?故曰:愛人利人者,天必福之;惡人賊人者,天必禍之。曰:殺不辜者,得不祥焉。夫奚說人爲其相殺而天與禍乎?是以知天欲人相愛相利,而不欲人相惡相賊也。

昔之聖王禹湯文武,兼愛天下之百姓,率以尊天事鬼,其利人多,故天福之,使立爲天子,天下諸侯皆賓事之。暴王桀紂幽厲,兼惡天下之百姓,率以詬②天侮鬼,其賊人多,故天禍之,使遂③失其國家,身死爲僇於天下,後世子孫毀之,至今不息。故爲不善以得禍者,桀紂幽厲是也;愛人利人以得福者,禹湯文武是也。愛人利人以得福者有矣,惡人賊人以得禍者亦有矣!

哲學著作《墨子》:04章·法儀,原文、註釋及譯文 第2張

【註釋】

① 縣:即“懸”的本字,用繩懸一重物以測定垂直的工具。

② 放依:仿效。放,通“仿”。

① 辯:通“辨”,辨察,明辨。

② 不德:不自居功德。

① 犓(chú):同“芻”,喂草。

② 詬(gòu):謾罵。

③ 遂:墜,失。

① 辯:通“辨”,辨察,明辨。

② 不德:不自居功德。

哲學著作《墨子》:04章·法儀,原文、註釋及譯文 第3張

【翻譯】

墨子說:天下從事各種工作的人,都不能沒有法則。沒有法則而能夠把事情辦成的,那是從來沒有的。即使士人貴爲將相,全都有一定的法則。即使是從事於各種行業的工匠,也都有自己的法則。工匠們用矩畫方形,用圓規畫圓形,用繩墨畫直線,用懸錘測定偏正,用水平器測定平面。不論是能工巧匠還是一般工匠,都是以這五種儀器爲法則而操作的。能工巧匠高明的地方,在於能夠恰到好處地使用這些儀器。一般工匠雖然不能做到這樣的水平,但仿照工具的標準去做,還是要勝過自己憑直覺去做。所以各行各業都有自己的法度可以遵循。

現在天下不論大國小國,都是上天的城邑;人不論長幼貴賤,都是上天的臣民。因此人們都飼養牛羊、養豬狗,準備乾淨豐盛的好酒食祭品,恭敬地祭奠上天。這不就是說明上天擁有和養育了全人類嗎?如果說上天擁有和養育了全人類,那麼怎麼能說上天下希望人們相愛相利呢?所以說:愛別人、幫助別人的人,上天必定會讓他幸福;相互厭惡和殘害的人們,上天必定會降禍給他們。所以說:殺害無辜的人,後果一定不祥。怎麼解釋人們之間相互殘殺,上天就降禍給他們呢?這是因爲知道上天希望人們相互友愛相互幫助,而不希望人們相互憎恨相互殘害。

從前的聖王夏禹、商湯、周、周武王,兼愛天下所有的百姓,率領天下的百姓尊崇上天、侍奉鬼神,他們給人們帶來的利益多,所以上天就降福給他們,立他們爲天子,天下的諸侯,都恭敬地服從他們。暴虐的君王夏桀、商紂、周幽王、周厲王,對天下的百姓全部厭惡、憎恨,帶領他們咒罵上天,侮辱鬼神。他們殘害的人多,所以上天就降禍給他們,使他們喪失了國家,身遭殺戮,還要受天下人羞辱,後代子孫責罵他們,直到現在還不停止。所以,因爲做壞事而得禍害的,夏桀、商紂王、周幽王、周厲王即是這類人;愛人利人而得福的,夏禹、商湯、周、周武王即是這類人。愛人利人而得福者大有人在,憎恨人、殘害人而得禍者也大有人在。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