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經典 > 古文名著 > 哲學著作《墨子》:02章·修身,原文、註釋及譯文

哲學著作《墨子》:02章·修身,原文、註釋及譯文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1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墨子》,戰國時期的哲學著作,一般認爲是墨子的弟子及後學記錄、整理、編撰而成,共分爲兩大部分:一部分記錄墨子言行,闡述墨子思想,主要反映墨家前期的思想;另一部分被稱爲墨辨或墨經,着重闡述墨家的認識論和邏輯思想。《墨子》原有71篇,當前通行本只有53篇,佚失了18篇,其中8篇只有篇目而無原文。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墨子·修身》,本篇主要討論品行修養與君子人格問題,強調品行爲治國的根本,君子必須以品德修養爲重。篇中提出:“君子之道”應包括“貧則見廉,富則見義,生則見愛,死則見哀”以及明察是非、講究信用、注重實際等內容。

本篇從修身養性出發,強調一個人的修養關係到社會的進步,民族的興亡。修養不是針對某個人而言,而是針對整個社會而言的。但在當今的社會中,有時會出現爾虞我詐、鉤心鬥角,人與人的交往不是建立在互相信任的基礎上,而是互相猜疑。這時修身養性就顯得非常重要了。怎樣做人?做一個什麼樣的人?這是值得我們每一個人思考的事。墨子在《修身》這篇文章中提出:一個人要想有所作爲,首要的是先學會做人。

哲學著作《墨子》:02章·修身,原文、註釋及譯文

墨子·02章 修身

【原文】

君子戰雖有陳②,而勇爲本焉;喪雖有禮,而哀爲本焉;士雖有學,而行爲本焉。是故置本不安者,無務豐末;近者不親,無務求遠;親戚不附,無務外交;事無終始,無務多業;舉物而暗,無務博聞③。

是故先王之治也,必察邇①來遠②,君子察邇而邇修者也。見不修行,見毀,而反③之身者也,此以怨省而行修矣。譖慝④之言,無入之耳;批扞⑤之聲,無出之口;殺傷人之孩⑥,無存之心,雖有詆訐⑦之民,無所依⑧矣。故君子力事日彊,願欲日逾,設壯日盛。君子之道也:貧則見廉⑩,富則見義,生則見愛,死則見哀;四行者不可虛假,反之身者也。藏於心者無以竭愛⑩;動於身者無以竭恭;出於口者無以竭馴。暢之四支,接之肌膚,華髮隳顛,而猶弗舍者,其唯聖人乎!

志不強者智不達,言不信者行不果。據財不能以分人者,不足與友;守道不篤,徧物不博、辯①是非不察者,不足與遊。本不固者末必幾,雄而不修者其後必惰,原濁者流不清,行不信者名必耗②。名不徒生,而譽不自長,功成名遂,名譽不可虛假,反之身者也。務言而緩行,雖辯必不聽;多力而伐功,雖勞必不圖。慧者心辯而不繁說,多力而不伐功,此以名譽揚。言無務爲多而務爲智,無務爲文而務爲察。故彼③智無察,在身而情④,反其路者也。善無主於心者不留,行莫辯於身者不立。名不可簡而成也,譽不可巧而立也,君子以身戴⑤行者也。思利尋焉,忘名忽焉,可以爲士於者,未嘗有也。

哲學著作《墨子》:02章·修身,原文、註釋及譯文 第2張

【註釋】

① 修身:指自身品德的修養。

② 陳:同“陣”,作戰陣形。

③ 無務博聞:不必努力去廣見博聞。

① 邇:近,左右。

② 來遠:引來遠方之人。

③ 反:反省。

④ 譖慝(zèn tè):誹謗陷害。

⑤ 批扞(hàn):詆譭,批駁。

⑥ 孩:爲“刻”之誤,殘酷,殘暴。

⑦ 詆訐(jié):詆譭、攻擊他人。

⑧ 依:憑藉,效仿。

⑩ 見廉:表現爲廉潔。見,同“現”。

⑩ 無以竭愛:無止境的愛。

① 辯:同“辨”。

② 耗:失。

③ 彼:借爲“非”。

④ 情:爲“惰”之形訛。

⑤ 戴:同“載”。

哲學著作《墨子》:02章·修身,原文、註釋及譯文 第3張

【翻譯】

君子作戰雖然有陣勢,但勇氣卻是最根本的東西;辦理喪事雖然有諸多禮儀,但哀傷卻是根本;做官雖然需要學問,但卻是根本。因此,根基扎得不牢固,就不會有枝葉繁茂的大樹;和周圍的人處不好關係,就說不上招徠遠方的賢人;連自己的親戚都不能歸附,又從何說起可以對外開展交際活動;辦事有始無終,就不要貪圖辦許多事情;連一件事物都不能弄明白,那就不要追求博聞廣見了。

因此古代的聖王治理天下,一定要先明察左右,而後方能招徠遠方的人。君子能夠明察左右的人以提高自己的修養。由於道德修養不夠而行爲受到批評的,去自我反省,因此,人們的怨氣少而自身品行的修養也提高了。(對於)讒言惡語的話,不用去聽,攻擊他人的話,不要去說,殘害人的念頭,不要放在心裏。那麼,喜歡詆譭、攻擊他人的人,也就無計可施了。因此君子每天勤勉地做事,志向也日益遠大,功業也日益興盛。君子的:貧窮時能夠廉潔自守,富足時能夠表現道義,對衆生者表示出無限的愛心,對死者表現出無比的哀痛。這四種不是可以僞裝出來的,而是必須自身所具備的。蘊藏在內心的是無限的慈愛,體現在身體上的,是無盡的謙恭,嘴上說的,都是文雅之詞。這種修養應貫穿於全身,直到白頭如雪,仍然持之以恆,達到這種境界的大概只有聖人吧。

意志不堅強的人他的思想不會明達;說話不講信用的,行動一定不會有善果。擁有財富而不肯分給人的,也不值得和他相交;遵守道義不專一,辨別事物不能從大處着眼,辨別是非不清楚的人,也不值得和他來往。根基不牢固的必然會出現危機,有勇氣而不注重修養的人,他以後一定墮落,源頭渾濁的水流不會清澈,行爲不誠實的人,名聲必定會受損傷。名聲不會憑空而來,榮譽不會自己增長。功成名就,名譽不可虛假,是由於自我反省、從自身修養中取得的。致力於空談而行動遲緩,即使能言善辯,也不會有人相信。出力多而自詡其功勞的人,即使辛勞也無所可取。真正有智慧的人心裏明明白白,嘴上卻不多說,努力做事而不誇耀自己,因此名揚天下。說話不在多少,而在有無智慧,不在華麗,而在思路是否清晰。因此,有智慧又能明察的人,如果十分懶惰,那就不能長久保持美德。善良如果不是發自內心的,留也留不住,高尚的如果自身不能申辯的,就不能樹立;名聲不能輕易得到,榮譽也不能用巧詐的方式獲得,君子必須是言行合一的。而利慾薰心,輕易忘記名聲,卻可以成爲天下賢士的人,則是從來沒有過的。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