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經典 > 古文名著 > 《孟子》:離婁章句下·第二十八節,原文、譯文及註釋

《孟子》:離婁章句下·第二十八節,原文、譯文及註釋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0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孟子》,儒家經典著作,由戰國中期孟子和他的弟子萬章、公孫丑等人所著,與《大學》《中庸》《論語》合稱“四書”,也是四書中篇幅最長,部頭最終的一本,直到清末時期都是科舉必考內容。《孟子》共七篇,記錄了孟子與其他各家思想的爭辯、對弟子的言傳身教、遊說諸侯等內容,其學說處罰點爲性善論,護長德治。

《離婁下》共三十三章。二十八章所述,一是遭遇橫逆時,君子應反躬自問,這點上一篇第四章也說了;二是君子要爲進德修業不如聖人而憂慮,這點以後還會反覆說。

孟子·離婁章句下·第二十八節

【原文】

孟子曰:“君子所以異於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禮存心。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有人於此,其待我以橫逆1,則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仁也,必無禮也,此物奚宜至哉?其自反而仁矣,自反而有禮矣,其橫逆由是也,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忠。自反而忠矣,其橫逆由是也,君子曰:‘此亦妄人也已矣。如此,則與禽獸奚擇2哉?於禽獸又何難3焉?’

“是故君子有終身之憂,無一朝之患也。乃若4所憂則有之:舜,人也;我,亦人也。舜爲法於天下,可傳於後世,我由未免爲鄉人也,是則可憂也。憂之如何?如舜而已矣。若夫君子所患則亡矣。非仁無爲也,非禮無行也。如有一朝之患,則君子不患矣。”

《孟子》:離婁章句下·第二十八節,原文、譯文及註釋

【譯文】

孟子說:“君子和一般人不同的地方,就在於居心不同。君子心裏老惦記着仁,老惦記着禮。仁人愛他人,有禮的人尊敬他人。愛他人的人,別人總是愛他;尊敬他人的人,別人總是尊敬他。假如這裏有個人,他對待我蠻橫無禮,那君子一定反躬自問:我一定不夠仁,一定不夠有禮,不然,這種態度怎麼會來呢?反躬自問後仍然覺得,我實在仁,實在有禮,那人的蠻橫無禮還是原樣,君子一定又反躬自問:我一定不夠忠心。反躬自問後仍然覺得,我實在忠心耿耿,那人的蠻橫無禮還是原樣,君子就會說:‘這不過是個妄人罷了,這樣不講理,那和禽獸有什麼區別呢?對於禽獸又有什麼好責備的呢?’

“所以君子有長期的憂患,卻沒有突發的憂患。但是,下面這樣的憂慮是有的:舜是人,我也是人。舜爲天下人所效法,能流芳百世,我卻仍然不免是個普通人。這個纔是值得憂慮的事。有了憂慮怎麼辦呢?盡力向舜學習罷了。至於君子的別的憂患,可是沒有的。不是仁義的事不幹,不合禮節的事不做。即使有突發的憂患,君子也不以爲痛苦了。”

《孟子》:離婁章句下·第二十八節,原文、譯文及註釋 第2張

【註釋】

(1)橫逆:蠻橫,強暴,不講理;橫,音hèng。

(2)擇:區別,不同。

(3)難:責難。

(4)乃若:連詞,至於,至於說到。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