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經典 > 古文名著 > 《孟子》:離婁章句下·第二節,原文、譯文及註釋

《孟子》:離婁章句下·第二節,原文、譯文及註釋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9.4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孟子》,儒家經典著作,由戰國中期孟子和他的弟子萬章、公孫丑等人所著,與《大學》《中庸》《論語》合稱“四書”,也是四書中篇幅最長,部頭最終的一本,直到清末時期都是科舉必考內容。《孟子》共七篇,記錄了孟子與其他各家思想的爭辯、對弟子的言傳身教、遊說諸侯等內容,其學說處罰點爲性善論,護長德治。

《離婁下》共三十三章,第二章講行仁政不必事事躬親。

孟子·離婁章句下·第二節

【原文】

子產聽鄭國之政1,以其乘輿濟人於溱洧2。孟子曰:“惠3而不知爲政。歲十一月,徒槓成;十二月,輿樑成4,民未病涉也。君子平其政,行闢人5可也,焉得人人而濟之?故爲政者,每人而悅之,日亦不足矣。”

《孟子》:離婁章句下·第二節,原文、譯文及註釋

【譯文】

子產主持鄭國的行政,用他的專車幫助別人渡過溱水和洧水。孟子評論說:“是個好人,卻並不懂治國理政。如果十一月修成走人的橋,十二月修成走車的橋,百姓就不會爲渡河發愁了。君子只要修平政治,他外出時鳴鑼開道都可以,哪能夠一個個地幫人渡河呢?如果治國理政者一個個地去討好人,時間也就會不夠用了。”

【註釋】

(1)子產聽鄭國之政:子產,春秋時鄭國賢相公孫僑的字;聽,治理。

(2)以其乘輿濟人於溱洧:輿本義爲車廂,此處指車;乘輿,所乘之車;溱(zhēn),水名,發源於河南新密;洧(wěi),水名,發源於河南登封

《孟子》:離婁章句下·第二節,原文、譯文及註釋 第2張

(3)惠:恩惠。

(4)徒槓成、輿樑成:槓,獨木橋;徒槓,走人的獨木橋;樑,橋;輿樑,行車的橋。趙巖在《從簡牘文獻看“橋”“樑”的更替》一文中說:“在戰國中期到秦朝時期的秦地文獻中,‘橋’完成了對‘樑’的替代。”傳世文獻到漢代以後,基本上便用“橋”而不用“樑”了。

(5)行闢人:闢,同“避”;古代上層人物出外,前有執鞭者開道。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