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經典 > 古文名著 > 《孟子》:離婁章句下·第二十九節,原文、譯文及註釋

《孟子》:離婁章句下·第二十九節,原文、譯文及註釋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孟子》,儒家經典著作,由戰國中期孟子和他的弟子萬章、公孫丑等人所著,與《大學》《中庸》《論語》合稱“四書”,也是四書中篇幅最長,部頭最終的一本,直到清末時期都是科舉必考內容。《孟子》共七篇,記錄了孟子與其他各家思想的爭辯、對弟子的言傳身教、遊說諸侯等內容,其學說處罰點爲性善論,護長德治。

《離婁下》共三十三章。二十九章指出,大禹、后稷認爲天下有人受苦受難,都是自己沒做好;而顏回居於陋巷,安貧樂道。三人所處位置有差異,故行事不同;但互換位置,都會像對方那樣做的——所處位置決定行爲方式。

孟子·離婁章句下·第二十九節

《孟子》:離婁章句下·第二十九節,原文、譯文及註釋

【原文】

禹、稷當平世,三過其門而不入,孔子賢之。顏子當亂世,居於陋巷1,一簞食,一瓢飲,人不堪其憂,顏子不改其樂,孔子賢之。孟子曰:“禹、稷、顏回同道。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飢者,由己飢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禹、稷、顏子易地則皆然。今有同室之人鬥者,救之,雖被髮纓冠2而救之,可也;鄉鄰有鬥者,被髮纓冠而往救之,則惑也;雖閉戶可也3。”

【譯文】

禹、稷處在政治清明的年代,幾次經過家門都不進去,孔子認爲他們賢明。顏子處在政治昏暗的年代,住在偏遠的巷子裏,一籃子飯,一瓜瓢水,別人都忍受不了那苦日子,他卻不改變自己一貫的快樂,孔子認爲他賢良。孟子說:“禹、稷和顏回的處世之道其實是一樣的。禹覺得天下有人遭了水淹,就如同自己淹了他似的;稷覺得天下有人餓着肚子,就如同自己餓了他似的,所以他們拯救百姓才如此急迫。禹、稷和顏子如果互換位置,也都會那樣做的。假若有同住一室的人互相鬥毆,我去救他,即使披散着頭髮,連帽帶也不繫好去救,都是可以的;如果本鄉的鄰居在鬥毆,也披着頭髮帽帶不繫好去救,那就是糊塗了,即使把門關着都是可以的。”

《孟子》:離婁章句下·第二十九節,原文、譯文及註釋 第2張

【註釋】

(1)陋巷:偏遠的巷子;陋,偏僻,偏遠。詳見楊逢彬《論語新注新譯》6.11對“陋巷”的《考證》。

(2)被髮纓冠:被,披;纓,冠上繫帶,這裏指繫帶沒繫上而垂着;被髮纓冠,比喻急迫。

(3)閉戶可也:隱指顏回。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