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經典 > 古文名著 > 《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十四節,原文、譯文及註釋

《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十四節,原文、譯文及註釋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4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孟子》,儒家經典著作,由戰國中期孟子和他的弟子萬章、公孫丑等人所著,與《大學》《中庸》《論語》合稱“四書”,也是四書中篇幅最長,部頭最終的一本,直到清末時期都是科舉必考內容。《孟子》共七篇,記錄了孟子與其他各家思想的爭辯、對弟子的言傳身教、遊說諸侯等內容,其學說處罰點爲性善論,護長德治。

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十四節

【原文】

滕文公問曰:“齊人將築薛1,吾甚恐,如之何則可?”

孟子對曰:“昔者大王居邠2,狄3人侵之,去之岐山4之下居焉。非擇而取之,不得已也。苟爲善,後世子孫必有王者矣。君子創業垂統,爲可繼也。若夫成功,則天也。君如彼何哉?強爲善而已矣。”

《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十四節,原文、譯文及註釋

【譯文】

滕文公問道:“齊國人準備修築薛邑的城池,我很害怕,怎麼辦纔好呢?”

孟子答道:“從前太王住在邠地,狄人來侵犯,他便搬遷到岐山下定居。他並不是主動選取了這個地方,完全是出於不得已。要是一個君主能實行仁政,後代子孫定會有成爲帝王的。有德君子創立功業,傳於子孫,正是爲了能代代相傳。至於成不成功,自有天命。您奈何得了齊人嗎?只有努力實行仁政罷了。”

《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十四節,原文、譯文及註釋 第2張

【註釋】

(1)築薛:薛,周初一小國,姓任,故城在今山東滕州東南;後爲齊所滅,以之封田嬰。

(2)邠:同“豳(bīn)”,在今陝西旬邑西。

(3)狄:即獯鬻(xūn yù),詳本篇第三章注。

(4)岐山:即今陝西岐山東北之箭括山。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