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經典 > 文化名家 > 韓愈《送區冊序》的原文是什麼?如何理解?

韓愈《送區冊序》的原文是什麼?如何理解?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7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韓愈《送區冊序》的原文是什麼?應該如何理解比較好呢?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本站小編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

送區冊序①

【原文】

陽山②,天下之窮處也③。陸有丘陵之險,虎豹之虞④。江流悍急⑤,橫波之石,廉利侔劍戟⑥,舟上下失勢⑦,破碎淪溺者,往往有之。縣廓無居民,官無丞尉⑧,夾江荒茅篁竹之間⑨,小吏十餘家,皆鳥言夷面⑩。始至,言語不通,畫地爲字,然後可告以出租賦,奉期約⑪。是以賓客遊從之士,無所爲而至。愈待罪於斯⑫,且半歲矣。

【註釋】

①區(ōu)冊:姓區,名冊。本篇有“自南海舟而來”的話,應是南海(今廣州境內)人。

②陽山:廣東陽山縣。

③窮處:極僻遠的地方。

韓愈《送區冊序》的原文是什麼?如何理解?

④虞(yú):憂,患。

⑤悍急:猶湍急。

⑥廉利:銳利。廉:棱角。侔(móu):等同於。

⑦上:逆流行舟。下:順流行舟。失勢:失去控制。

⑧丞:縣丞,是縣令的副手。尉:縣尉,掌管縣裏治安。

⑨篁(huáng)竹:大竹。

⑩鳥言:講話像鳥兒叫一樣,聽不懂。夷面:長着蠻夷人的面相。

⑪奉期約:守期限,執行規定。

⑫待罪:等待處分。這是古時待貶官員自謙的說法。斯:這裏。

【譯文】

陽山縣,算是天下極爲荒僻的地方了。陸地上有丘陵的險峻,有虎豹出沒之憂。江流洶涌湍急,橫於江上的大石,陡直鋒利如同劍戟,船在江上行駛,不論順流還是逆流,都會因水勢兇險而激盪顛簸難以控制,所以船被擊破翻沉、人員落水而亡的事故常常在這裏發生。縣城裏沒有居民,官署裏沒有縣丞和縣尉,只在江兩岸那荒草竹林之間,住着十多戶小吏,都是說話像鳥叫那樣難懂,長着蠻夷人的面容。我剛到陽山時,與他們言語不通,只好在地上寫字,然後纔可以把交納租稅的事情告訴當地人,讓他們遵守約定及時上繳。因此,賓客和隨遊的讀書人,都感覺這裏的生活枯寂無聊到了極點。我待罪在這裏,且有半年時間了。

【原文】

有區生者,誓言相好,自南海舟而來拏①。升自賓階②,儀觀甚偉,坐與之語,文義卓然。莊周雲:“逃空虛者,聞人足音跫然而喜矣③。”況如斯人者,豈易得哉?入吾室,聞詩、書仁義之說,欣然喜,若有志於其間也④。與之翳嘉林⑤,坐石磯⑥,投竿而漁,陶然以樂,若能遺外聲利⑦,而不厭乎貧賤也。歲之初吉⑧,歸拜其親,酒壺既傾,序以識別。

【註釋】

①拏(ná)舟而來:划船而來。拏:牽引。

②賓階:西階。古時引客上堂,賓走西階,主人走東階。

③跫(qióng)然:形容腳步聲。

④其間:指詩書仁義之中。

⑤翳(yì):隱蔽。嘉林:美好的樹林。

⑥石磯(jī):水中或突出於水面的岩石。

⑦陶然:指喜悅、快樂貌。遺:忘。聲利:名利。

⑧歲之初吉:正月初一。另一說自朔日至上弦(初八日)爲“初吉”。

【譯文】

有個姓區的書生,向我表示願意和我做朋友,從南海郡划船來到陽山。他從西階上堂,看上去儀表頗爲壯美,坐下來和他交談時,感覺他的言辭思想超凡脫俗。莊周說:“巡行於荒墳古墓間的人,聽到別人的腳步聲就已經覺得歡喜了。”何況像區生這樣的人,難道是容易遇到的嗎?他走到我的屋中,聽我談《詩》《書》仁義道德之說,聽得非常高興,好像有志於此。我和他一起在美好的林蔭下散步,一起坐在水邊的岩石上,將魚竿投放水中釣魚,感覺到無比的快樂,好像如果能遺忘疏遠名利,就不厭惡貧賤的生活了。正月初一,區生要回家拜見他的父母雙親,一會兒就喝完了壺裏的酒,於是我寫了這篇序文來記錄我們的相識與離別。

【賞析】

韓愈《送區冊序》的原文是什麼?如何理解? 第2張

唐貞元十九年(803年),關中京畿各地遭逢大旱,糧食幾乎絕收,然而京兆尹李實邀功取寵,隱報災情,朝廷不僅不減免稅賦開倉賑災,反而緊急徵繳,使百姓苦不堪言。任監察御史不久的韓愈見狀,憂心如焚,遂與張署等人向朝廷上書要求減免稅賦,放糧賑災。結果得罪倖臣李實,三人均被貶出京師,韓愈被謫放到嶺南的陽山縣爲縣令。這篇贈序是韓愈謫居陽山時寫給新朋友區冊的。

按傳統贈序的寫法,開頭都要說送行的話,但這篇序文卻劈頭而來“陽山,天下之窮處也”,先聲奪人,極言此地偏遠窮僻,人煙稀少;然後緊緊圍繞“窮”字,分別從山高峻、水險惡、政事荒疏、語言文化難以交流等幾個方面,驗證了陽山的確是“天下之窮處也”之貌。這些詞彙很有代表性,“陸有丘陵之險,虎豹之虞”“江流悍急,橫波之石,廉利侔劍戟,舟上下失勢,破碎淪溺者往往有之”,如此描繪,使人如臨其境,震撼於險象環生之中,不禁膽戰心寒,令人無限感傷。

隨後,韓愈寫“有區生者,誓言相好”,說明了在這窮鄉僻壤之地,有人慕名而來願意與他做朋友,並且不懼險阻“自南海舟而來”,甚至一見如故,志趣相投,從始至終兩人相處的欣喜之情溢於言表,這種由內而外的愉悅,彷彿沖淡了身處荒蠻之地的鬱悶之情。

雖然韓愈到陽山後的鬱悶心情並未直接流露出來,但從篇尾“待罪”這含有不滿和譏諷意味的反語中,使人深深感到韓愈貶到陽山後失意、落寞、孤寂的處境與心情,讀來不免爲之仕途的坎坷而嘆息。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