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經典 > 古文名著 > 《孟子》:告子章句上·第五節,原文、譯文及註釋

《孟子》:告子章句上·第五節,原文、譯文及註釋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8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孟子》,儒家經典著作,由戰國中期孟子和他的弟子萬章、公孫丑等人所著,與《大學》《中庸》《論語》合稱“四書”,也是四書中篇幅最長,部頭最終的一本,直到清末時期都是科舉必考內容。《孟子》共七篇,記錄了孟子與其他各家思想的爭辯、對弟子的言傳身教、遊說諸侯等內容,其學說處罰點爲性善論,護長德治。

《告子上》共二十章。第五章辯論義是內在的還是外在的。孟季子對公都子說,心裏敬哥哥,卻先斟酒給本鄉長者,可見“義”是外在的。孟子告訴公都子如何回答,叔叔和弟弟比,當然恭敬叔叔,但當弟弟做代祭者時,則暫時地恭敬弟弟。可見“義”是內在的。

孟子·告子章句上·第五節

【原文】

孟季子1問公都子曰:“何以謂義內也?”曰:“行吾敬,故謂之內也。”“鄉人長於伯兄一歲,則誰敬?”曰:“敬兄。”“酌則誰先?”曰:“先酌鄉人。”“所敬在此,所長在彼,果在外,非由內也。”

公都子不能答,以告孟子。孟子曰:“‘敬叔父乎?敬弟乎?’彼將曰:‘敬叔父。’曰:‘弟爲屍2,則誰敬?’彼將曰:‘敬弟。’子曰:‘惡在其敬叔父也?’彼將曰:‘在位故也。’子亦曰:‘在位故也。庸3敬在兄,斯須之敬在鄉人。’”

季子聞之,曰:“敬叔父則敬,敬弟則敬,果在外,非由內也。”公都子曰:“冬日則飲湯,夏日則飲水,然則飲食亦在外也?”

《孟子》:告子章句上·第五節,原文、譯文及註釋

【譯文】

孟季子問公都子說:“爲什麼說義是內在的呢?”答道:“我所貫徹的是我內心的恭敬,所以說是內在的。”“本鄉人比大哥年長一歲,那你尊敬誰?”答道:“尊敬大哥。”“那麼,先給誰斟酒?”答道:“先斟酒給本鄉長者。”“內心恭敬的在這裏,先敬禮的卻在那裏,可見義果真是外在的,不是發自內心的。”

公都子不能對答,便來告訴孟子。孟子說:“〔你可以說:〕‘恭敬叔父呢,還是恭敬弟弟?’他會說:‘恭敬叔父。’你又說:‘弟弟若做了代受祭者,那又恭敬誰呢?’他會說:‘恭敬弟弟。’你便說:‘那又怎麼解釋剛纔所說的敬叔父呢?’他會說:‘這是由於弟弟在尊位的緣故。’那你也可以說:‘那也是由於本鄉長者在尊位的緣故。平常的恭敬在哥哥,暫時的恭敬在本鄉長者。’”

季子聽到了這話,又說:“對叔父也是恭敬,對弟弟也是恭敬,畢竟義是外在的,不是發自內心的。”公都子說:“冬天喝熱水,夏天喝涼水,那麼,難道吃喝〔不是出自本性,〕也是外在的嗎?”

《孟子》:告子章句上·第五節,原文、譯文及註釋 第2張

【註釋】

(1)孟季子:不詳其人。

(2)屍:古代祭祀不用牌位或者神主,更無畫像,而用男女兒童爲受祭代理人,叫作“屍”。

(3)庸:平,平時。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