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經典 > 詩詞名句 > 《孟子》:盡心章句下·第一至三節,原文、譯文及註釋

《孟子》:盡心章句下·第一至三節,原文、譯文及註釋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5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孟子》,儒家經典著作,由戰國中期孟子和他的弟子萬章、公孫丑等人所著,與《大學》《中庸》《論語》合稱“四書”,也是四書中篇幅最長,部頭最終的一本,直到清末時期都是科舉必考內容。《孟子》共七篇,記錄了孟子與其他各家思想的爭辯、對弟子的言傳身教、遊說諸侯等內容,其學說處罰點爲性善論,護長德治。

《盡心下》共三十八章。第一章講梁惠王不仁,他“以其所不愛及其所愛”,而仁人當“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第二章講“春秋無義戰”,這也是《孟子》中的名言。第三章講“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同樣是名言。

孟子·盡心章句下·第一至三節

【原文】

孟子曰:“不仁哉梁惠王也!仁者以其所愛及其所不愛,不仁者以其所不愛及其所愛。”公孫丑問曰:“何謂也?”“梁惠王以土地之故,糜爛其民而戰之,大敗,將復之,恐不能勝,故驅其所愛子弟以殉之,是之謂以其所不愛及其所愛也。”

孟子曰:“春秋無義戰。彼善於此,則有之矣。徵者,上伐下也,敵國不相徵也。”

孟子曰:“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吾於《武成》1,取二三策2而已矣。仁人無敵於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

《孟子》:盡心章句下·第一至三節,原文、譯文及註釋

【譯文】

孟子說:“太不仁義了,梁惠王這個人哪!仁人把他給喜愛者的恩德推廣到他不愛的人,不仁者卻把他給不喜愛者的禍害推廣到他喜愛的人。”公孫丑問道:“這是什麼意思呢?”

答道:“梁惠王爲了爭奪土地的緣故,驅使他的百姓去作戰,暴屍荒野,骨肉糜爛。被打得大敗了,預備再戰,怕不能得勝,又驅使他所喜愛的子弟去決一死戰,這個就叫作把他給不喜愛者的禍害推廣到他喜愛的人。”

孟子說:“春秋時代沒有正義戰爭。那一國的君主比這一國的君主好一點,那是有的。但是征討的意思是在上的討伐在下的,同等級的國家是不能互相征討的。”

孟子說:“完全相信《書經》,那還不如沒有《書經》。我對於《武成》一篇,所取的不過兩三片簡罷了。仁人無敵於天下,憑着周武王的大仁大德來討代商紂的不仁不德,怎麼會讓血流得把搗米槌都漂浮起來了呢?”

《孟子》:盡心章句下·第一至三節,原文、譯文及註釋 第2張

【註釋】

(1)“盡信《書》”至《武成》:《書》,《尚書》。《武成》,《尚書》篇名,所敘大概是周武王伐紂時的事,有“血流漂杵”之說;今日的《尚書·武成》是僞古文。

(2)策:竹簡;古代用竹簡書寫。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