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經典 > 古文名著 > 太平廣記·卷十八·神仙·文廣通該怎麼理解?原文是什麼內容?

太平廣記·卷十八·神仙·文廣通該怎麼理解?原文是什麼內容?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7.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太平廣記》是中國古代文言紀實小說的第一部總集,全書500卷,目錄10卷,取材於漢代至宋初的紀實故事爲主的雜著,屬於類書。作者是宋代李昉、扈蒙、李穆、徐鉉、趙鄰幾、王克貞、宋白、呂文仲等14人,因成書於宋太平興國年間,和《太平御覽》同時編纂,所以叫做《太平廣記》。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相關介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太平廣記·卷十八·神仙·文廣通

太平廣記·卷十八·神仙·文廣通該怎麼理解?原文是什麼內容?

【原文】

文廣通者,辰溪縣滕村人也。縣屬辰州。溯州一百里,北岸次有滕村,廣通居焉。本漢辰陵縣。《武陵記》雲:廣通以宋元嘉二十六年,見有野豬食其稼,因舉弩射中之。流血而走,尋血跡,越十餘里,入一穴中。行三百許步,豁然明曉,忽見數百家居止,莫測其由來,視所射豬,已歸村人圈中。俄有一叟出門曰:“汝非射吾豬者乎?”文曰:“豬來犯僕,非僕犯豬。”翁曰:“牽牛蹊人之田,信有罪矣。而奪之牛者,罪又重矣。”文因稽首謝過。翁雲:“過而知改,是無過矣。此豬前緣,應有其報,君無謝焉。”翁呼文通至廳上,見十數書生,皆冠章甫之冠,服縫掖之衣,有博士,獨一榻面南談《老子》。又見西齋有十人相對,彈一弦琴,而五聲自韻。有童子酌酒,呼令設客。文飲半酣,四體怡然,因爾辭退。觀其墟陌人事,不異外間,覺其清虛獨遠,自是勝地,徘徊欲住。翁乃遣小兒送之,令堅關門,勿復令外人來也。文與小兒行,問其始末,答曰:“彼諸賢避夏桀難來此,因學道得仙。獨榻座談《老子》者,昔河上公也。僕漢時山陽王輔嗣,至此請問,《老子》滯義。僕自掃門已來,於茲十紀,始蒙召進,得預門人,猶未深受要訣,只令守門。”至洞口,分別殷勤,自言相見未期。文通自所入處,見所用弩皆已朽斷。初謂少頃。已十二年矣。文通家已成喪訖,聞其歸,乃舉村驚疑。明日,與村人尋其穴口,唯見巨石塞之,燒鑿不可爲攻焉。(出《神仙感遇傳》)

太平廣記·卷十八·神仙·文廣通該怎麼理解?原文是什麼內容? 第2張

【翻譯】

文廣通是辰溪滕村人。這個縣歸辰州管。從辰州乘船逆流而上去一百里,北岸有個滕村,文廣通家就住在那裏。辰溪縣在漢朝叫辰陵縣、《武陵記》中說,南朝宋文帝元嘉二十六年,文廣通看見有個野豬吃他家的莊稼,就用箭射中了野豬。野豬流着血逃走,文廣通順着血跡追出去十幾裏,進入一個洞中,在洞裏走了三百來步,忽然周圍大亮,眼前出現了幾百家房舍,不知道是個什麼地方,再看他射的野豬,已經跑進村裏人的豬圈中了。不一會兒有個老翁走出門來問:“你就是射我豬的人吧?”文廣通說:“豬吃我的莊稼,並不是我無故射它。”老翁說:“牽着牛踩了人的莊稼是不對,但因爲這就把人家的牛搶走,就更不對了。”文廣通走向老翁賠禮叩頭。老翁說:“有了過錯知道改,就不算錯誤了。這個豬命中該得這樣的報應,你就不必賠罪了。”老翁把文廣通請到屋裏,見屋裏有十幾個書生,都戴着章甫冠,穿着寬袖單衣,有位博士獨自面朝南坐在一個臥榻上講授《老子》。又見西屋有十個人對坐着彈琴,音律很好聽。這時有位童子上來擺了酒菜,老翁拉過文廣通飲酒。文廣通喝得半醉,身體十分舒坦,就辭謝不再喝了。他觀察外邊路上的行人,和外界沒什麼不同,只是覺得這裏環境幽美清靜,真是個難在人間找到的好地方,就打算留在這裏不走了。老翁不答應就派了個小孩給他領路送他出去,並囑咐關好大門不要讓外人進來。文廣通和小孩一同溜達時問他這裏到底是什麼地方,那小孩說:“屋裏的那些人都是勝賢,他們當初爲逃避夏桀的殘酷統治來到這裏,因學道而成了神仙。那位講授《老子》的博士,就是河上公。我是漢代山陽人王輔嗣,到這裏是爲向河上公請教《老子》中的一些疑意。我在他門下已當了十紀(十二年爲一紀)的掃地僕人才讓我當了守門人,至今還沒有得到道經的要訣呢。”文廣通又走到來時的洞口,和那小孩依依不捨地再三告別,估計今後再也不會相見了。到了洞口,見射野豬的弓箭都朽了。他在洞中只呆了不久,世上已是十二年了。他家早已給他辦了喪事,見他回來全村人都大吃一驚。第二天他和村裏人找那個洞,只見大石堵住洞口怎麼鑿也鑿不開了。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