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經典 > 古文名著 > 世說新語·言語篇·第二十二則表達了一個什麼道理?

世說新語·言語篇·第二十二則表達了一個什麼道理?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1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世說新語》是南朝宋文學家劉義慶撰寫的文言志人小說集,那麼其中世說新語·言語篇·第二十二表達了一個什麼道理呢?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

原文

蔡洪赴洛①。洛中人問曰:“幕府初開,羣公辟命,求英奇於仄陋,採賢俊於巖穴②。君吳楚之士,亡國之餘,有何異才而應斯舉③?”蔡答曰:“夜光之珠,不必出於孟津之河④;盈握之璧,不必採於崑崙之山⑤。大禹生於東夷,文王生於西羌,聖賢所出,何必常處⑥!昔武王伐紂,遷頑民於洛邑,得無諸君是其苗裔乎⑦?”

字詞註釋

世說新語·言語篇·第二十二則表達了一個什麼道理?

①蔡洪:生卒年不詳,字叔開,吳郡人,原在吳國做官,吳亡後入晉,被認爲是才華出衆的人。西晉初年太康年間,由本州舉薦爲秀才,到京城洛陽。

②幕府:原指將軍的官署,也用來指軍政大員的官署。羣公:衆公卿,指朝廷中的高級官員。辟命:徵召。“求英”兩句:這兩句意思是差不多的,只是要造成對偶句,增強文采。仄陋,指出身貧賤的人。採,搜求。巖穴,山中洞穴,這裏指隱居山中的隱士,也可以泛指山野村夫。

③吳楚:春秋時代的吳國和楚國。兩國都在南方,所以也泛指南方。亡國:滅亡了的國家,這裏指三國時吳國,公元280年爲西晉所滅。

④夜光之珠:即夜明珠,是春秋時代隋國國君的寶珠,又叫隋侯珠,或稱隋珠,傳說是一條大蛇從江中銜來的。孟津:渡口名,在今河南省孟州市南。周武王伐紂時和各國諸侯在這裏會盟,是一個有名的地方。

⑤盈握:滿滿一把。這裏形容大小。璧:中間有孔的圓形玉器。崑崙:古代盛產美玉的山。

⑥大禹:夏代第一個君主,傳說曾治平洪水。東夷:我國東部的各少數民族。文王:周文王,殷商時一個諸侯國的國君,封地在今陝西一帶。西羌:我國西部的一個民族。按:這裏暗指大禹、文王都不是中原一帶的人。常處:固定的地方。

⑦“昔武王”句:周武王滅了殷紂以後,把殷的頑固人物遷到洛水邊上,派周公修建洛邑安置他們。戰國以後,洛邑改爲洛陽。得無:莫非。表示揣測。苗裔(yì):後代。

翻譯

世說新語·言語篇·第二十二則表達了一個什麼道理? 第2張

蔡洪去了洛陽,洛陽的人問他:“官府剛剛設置好,各位官員正在徵召人才,要從普通人裏選拔精英,在山林之中尋找才俊。您是南方亡國的遺民,有什麼出色的才能,敢來呼應這次選拔?”蔡洪回答說:“夜光珠不是非要出自孟津的河流中,滿把才能握住的大玉璧,也不是非要從崑崙山採來。大禹出生於東夷,周文王出生於西羌,聖賢不是隻生於某個特定之處的!過去周武王討伐商紂,把那些頑固不化的遺民遷到了洛陽,各位莫非是那些人的後代?”

感悟啓示

地域黑真是從古到今都一樣啊,所謂“英雄不問出處”,何必對他人的出身之地有偏見呢?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