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經典 > 古文名著 > 世說新語·言語篇·第九則表達了一個什麼道理?

世說新語·言語篇·第九則表達了一個什麼道理?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0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世說新語》是南朝宋文學家劉義慶撰寫的文言志人小說集,那麼其中世說新語·言語篇·第九則表達了一個什麼道理呢?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

原文

南郡龐士元①聞司馬德操②在潁川,故二千里候之。至,遇德操採桑,士元從車中謂曰:“吾聞丈夫處世,當帶金佩紫,焉有屈洪流之量,而執絲婦之事③!”德操曰:“子且下車。子適知邪徑④之速,不慮失道之迷。昔伯成耦耕,不慕諸侯之榮⑤;原憲桑樞,不易有官之宅⑥。何有坐則華屋,行則肥馬,侍女數十,然後爲奇!此乃許、父所以慷慨,夷、齊所以長嘆⑦。雖有竊秦之爵,千駟之富,不足貴也⑧。”士元曰:“僕生出邊垂⑨,寡見大義。若不一叩洪鐘、伐雷鼓,則不識其音響也⑩。”

字詞註釋

①龐士元:龐統(179年—214年),字士元,漢時荊州襄陽(今湖北襄陽)人,曾任南郡功曹,年輕時曾去拜會司馬德操(司馬徽),司馬徽很賞識他,稱他爲鳳雛。劉備帳下重要謀士,與諸葛亮同拜爲軍師中郎將。與劉備一同入川。

世說新語·言語篇·第九則表達了一個什麼道理?

②司馬徽(?—208年):字德操,潁川陽翟(今河南禹州)人。東漢末年名士,精通道學、奇門、兵法、經學。有“水鏡先生”之稱。曾向劉備推薦了諸葛亮、龐統等人,備受世人尊重。

③帶金佩紫:帶金印佩紫綬帶,指做大官。綬(shòu)帶,就是絲帶,是用來拴金印的。秦漢時,丞相等大官纔有金印紫綬。洪流之量:比喻才識氣度很大。

④邪徑:斜徑,小路。

⑤伯成:複姓伯成,名子高。據說堯做君主時,伯成子高被封爲諸侯。後來禹做了君主,伯成認爲禹不講仁德,只講賞罰,就辭去諸侯,回家種地。耦耕:古代的一種耕作方法,即兩人各扶一張犁,並肩而耕。後泛指務農。

⑥原憲(前515年—前?):孔子弟子,字子思。據說,他在魯國的時候,很窮,住房破破爛爛,用桑樹枝做門上的轉軸。他不求舒適,照樣彈琴唱歌。

⑦許、父:許由、巢父。巢父,是許由的朋友,堯也想把職位讓給他,他不肯接受。夷、齊:伯夷、叔齊,商代孤竹君的兩個兒子。孤竹君死,兄弟倆互相讓位,不肯繼承,結果都逃走了。後來周武王統一天下,兩人因反對周武王討伐商紂,不肯吃周朝的糧食,餓死在首陽山。所以:相當於“……的原因”。

⑧竊秦:戰國末年,呂不韋把一個懷孕的妾獻給秦王子楚,生秦始皇嬴政。嬴政登位後,尊呂不韋爲相國,號稱仲父,這就是所謂竊秦。千駟之富:古時候用四匹馬駕一輛車,同拉一輛車的四匹馬叫駟。千駟,指有一千輛車,四千匹馬。《論語·季氏》說:齊景公有四千匹馬,可是死了以後,人民覺得他沒有什麼德行值得稱讚。

⑨邊垂:即邊陲,邊疆。⑩“若不”句:以此喻不加叩問,就不能認識到司馬徽的胸懷,而使自己得到教益。洪鐘,大鐘。伐,敲打。雷鼓,鼓名,古時祭天神時所用的鼓。

翻譯

世說新語·言語篇·第九則表達了一個什麼道理? 第2張

南郡龐統聽說司馬徽在潁川,特意走了兩千里路去拜訪他。到了以後,正遇上司馬徽在採桑,龐統就在車裏對司馬徽說:“我聽說大丈夫在世間,就應該做大官,怎麼能壓抑江河般的志向氣量,去做那些養蠶繅絲的女子做的事!”司馬徽說:“您先下車來吧。您只知道抄近道,卻不害怕迷路啊。從前伯成寧願回家種地,也不貪慕做諸侯的榮耀;原憲寧願住在破屋裏,也不願去做官。誰說一定要住在豪華的宮室裏,出門就必須肥馬輕車,左右要有幾十個婢妾侍候,纔算是與衆不同的呢!這就是隱士許由、巢父、伯夷、叔齊他們爲之感慨的原因。就算是得到了呂不韋的爵位、齊景公的財富,也沒有什麼值得被尊敬的。”龐統說:“我出生在邊遠地區,很少聽到真正的道理。先生您的言論正如洪鐘雷鼓一般,振聾發聵啊。”

感悟啓示

龐統認爲大丈夫當出人頭地,而司馬徽認爲堅持走正道,不爲了功名而失卻本心,纔是大丈夫所爲。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