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經典 > 古文名著 > 世說新語·言語篇·第八則表達了一個什麼道理?

世說新語·言語篇·第八則表達了一個什麼道理?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5.6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世說新語》是南朝宋文學家劉義慶撰寫的文言志人小說集,那麼其中世說新語·言語篇·第八則表達了一個什麼道理呢?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

原文

禰衡被魏武謫爲鼓吏①。正月半試鼓,衡揚桴爲《漁陽摻撾》,淵淵有金石聲,四坐爲之改容②。孔融曰:“禰衡罪同胥靡③,不能發明王之夢。”魏武慚而赦之。

字詞註釋

①禰衡(173年—198年):字正平,平原郡(今山東德州臨邑德平鎮)人。漢末建安時人,東漢末年文學家。頗有才氣,但性情比較古怪自我。孔融曾向魏王曹操推薦他,曹操想接見,他不肯去,還發表不滿言論。曹操很生氣,想羞辱他,便派他做鼓吏。魏武:指曹操(155—220),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瞞,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人。東漢末年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三國中曹魏政權的奠基人。曹操在東漢末年,以天子的名義征伐四方,完成了北方的統一。一直擔任丞相之職,後加封魏王。曹丕稱帝后,追尊曹操爲武皇帝,故稱爲魏武帝。

世說新語·言語篇·第八則表達了一個什麼道理?

②月半試鼓:《文士傳》記載此事時說:“後至八月朝會,大閱試鼓節。”桴(fú):鼓槌。漁陽摻撾(sān zhuā):鼓曲名,也作漁陽叄撾。摻,通叄,即三;撾,鼓槌。三撾,指鼓曲的曲式爲三段體,猶如古曲中有三弄、三疊之類。此曲爲禰衡所創。取名漁陽,是借用東漢時彭寵據漁陽反漢的故事。彭寵據幽州漁陽反,攻陷薊城,自立爲燕王,後被手下的人殺死。禰衡擊此鼓曲,有諷刺曹操反漢的意思。淵淵:形容鼓聲深沉。金石:指鐘磬一類樂器。

③胥靡:刑罰名,也指服勞役的囚徒。商朝君主武丁夢見上天賜給他一個賢人,就令百工畫出其相貌去尋找,果然找到一個正在服勞役的囚徒,就是成爲商代賢相的傅說。

翻譯

禰衡被魏武帝曹操罰做擊鼓的小吏。八月中,宴會時要試鼓,禰衡舞起鼓槌奏了《漁陽摻撾》曲,鼓聲深沉,有鐘磬的金石之聲,滿座的人都爲之動容。孔融說:“禰衡跟那個胥靡犯的罪是一樣的,只是不能引出英明魏王的求賢之夢。”曹操覺得很慚愧,就放了禰衡。

感悟啓示

禰衡性格古怪,曹操雖然放過了他,但他最終卻因爲這種目中無人的狂放不羈,死在了粗人黃祖手下。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