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秦皇焚書坑儒,漢武獨尊儒術,爲何差別這麼大?

秦皇焚書坑儒,漢武獨尊儒術,爲何差別這麼大?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4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你們知道秦始皇的故事嗎?接下來小編爲您講解。

01 儒家學說經歷大劫難--秦始皇“焚書坑儒”

儒家學說是由孔子創立,主要是維護“禮治”,提倡“德治”,重視“人治”。儒家學說的中心思想是:仁、義、禮、智、信、恕、忠、孝、悌。儒家由孔子所創立、孟子所發展、荀子所集其大成,之後延綿不斷。儒家思想對封建社會的影響很大,被封建統治者長期奉爲正統思想。

儒家在先秦時期和諸子百家地位平等。特別是先秦時,雖然儒家是最有影響的學派,但也只是諸子百家之一,與其它諸子百家一樣地位本無所謂主從關係。後來,儒家也經歷過一場大的劫難。那這場劫難就是秦始皇採納了李斯的建議,實行“焚書坑儒”政策。

秦朝的這種焚書坑儒是企圖採用暴力手段統一思想,妄圖毀滅民間的文化典籍和禁絕社會上一切學術活動,藉以消除民衆的反抗情緒,鞏固封建專制。秦始皇"焚書坑儒"後,使儒家遭受重創。結果卻適得其反,除了造成文化遺產不可彌補的嚴重損失以外,更增添了一批王朝的反對者

所以陳勝起義之後,以孔子九世孫孔鮒爲代表的魯地儒生就前往參加,孔鮒還當了陳勝的博士,最後在陳犧牲。陳勝出身僱農,在統治階級看來,地位微賤,不足爲道。但孔鮒這樣具有文化知識的儒生,竟然也投奔農民起義軍,並堅持鬥爭,直到犧牲,卻不能不引起統治階級的震動。何況,在當時這種情況還並不是個別的,在劉邦的隊伍中也有一些儒生,著名的如陸賈等一批知識人才。

秦皇焚書坑儒,漢武獨尊儒術,爲何差別這麼大?

02 劉邦採納儒生建議,推行仁義治國,禮儀管理百官

當漢王朝建立後,陸賈時時對劉邦講述詩書。劉邦生氣地罵他:我是以馬背上奪得江山的,哪用得着什麼詩書?陸賈卻說:打天下固然是在馬背上,治理天下難道也可以僅僅停留在馬背上嗎?秦王朝正由於迷信暴力才垮了臺,如果秦王朝懂得效法古代聖人推行仁義,您怎麼能奪得天下?劉邦雖然很不高興,還是覺得陸賈的話有幾分道理。便叫他總結秦亡漢興的教訓以及古代國家成敗的歷史經驗,寫出來供自己參考。陸賈寫成《新語》一書,劉邦讀了也非常讚賞。

還有一位叔孫通,當時任劉邦的博士,他也對劉邦說:儒生雖然不能參與打天下的鬥爭,但是治理天下的事業還是用得着的。當時劉邦正苦於那些從前同他平起平坐的開國功臣經常借酒發狂,不講禮貌,並未把他當作皇帝來敬重。在劉邦的贊助下,叔孫通徵集魯地儒生30人和他的弟子們共同制訂了漢王朝的禮儀制度,在漢七年十月朝會長樂官時試行。當時,皇帝在森嚴警衛下高高上坐,王侯將相文武百官在司儀引導下各就各位低頭端坐,各按官爵高低依次祝酒,有失禮的立即被司儀帶走強制退席,自始至終沒有人敢喧譁鬧嚷。事後,劉邦十分高興地說:我到今天才曉得當皇帝的尊貴呀!立即給叔孫通升官並賞賜黃金500斤,連他的弟子們也都給官當。這說明經過叔孫通改造的新儒學已很能適應專制皇帝的政治需要了。

03 開了皇帝祭祀孔子先河,儒家學說又重新興起

所以後來劉邦晩年路過魯,還曾命令“以太牢祠孔子”,這是歷代皇帝祭祀孔子的開端。此後漢王朝的文化學術事業便慢慢發展起來,朝廷設置博士,研習各種學說,民間講學活動也逐步恢復。

惠帝四年正式廢除了“挾書律”,詩書百家語漸得公開傳習。皇朝和有些王國也大力蒐集書籍,焚禁之餘的文化典籍又復聚積起來,爲學術活動的開展準備了條件。比如此時的年輕學者賈誼就因能“誦詩屬書”、“頗通諸子百家”而被漢文帝召爲博士。文帝本人在政治思想上也很帶有先秦儒家“民本”的思想色彩。文景時期的博士並不限於儒生,但是儒家學說卻越來越佔優勢。

武帝即位的頭一年即建元元年(前140),丞相衛綰就提出,各地所選的“賢良”有些人是研習法家、縱橫家學說的,對國家政事有妨害,請求予以罷免。這一建議得到批准,說明聽任各家學說自由爭鳴的政策開始轉變,統一學術思想的問題已提上日程。

建元五年,政府設置五經博士,明顯表示提倡儒家經典的傾向,值得注意的是這時掌權的還是武帝祖母竇太后,她本來是崇尚道家思想,而且曾經貶黜提倡儒家學說的丞相竇嬰、太尉田粉和御史大夫趙綰等最高級官員的。她都不能不批准表彰儒學的政策,說明當時儒家思想的發展已經難以阻擋了。

秦皇焚書坑儒,漢武獨尊儒術,爲何差別這麼大? 第2張

04 漢武帝採納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學說成爲中國封建社會統治者的正統理論

建元六年,竇太后去世,武帝在政治上更無拘束。次年元光元年(前134)考試“賢良”時,漢武帝便在著名的“天人三策”中,要求解答總結歷史治亂經驗、指導當時政治活動的根本理論問題。

董仲舒在對策時宣揚經過改造的儒家學說,認爲這是夏商周三代各得鞏固其幾百年統治的指導思想,批評法家理論是導致秦王朝二世而亡的錯誤主張。最後建議爲了鞏固漢王朝的統一,應當尊崇儒家學說爲惟指導理論,廢止其他各家異說,以求統一全國民衆的思想,維護皇家法度的尊嚴。

董仲舒的這一主張得到武帝讚賞,同時還採納了他有關宣揚儒學的若干具體建議。漢武帝爲了維護封建專制統治,聽從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對思想實施鉗制,使儒家重新興起。從此以後,儒家思想便逐步發展爲我國封建社會的正統理論並影響了幾千年之久。

05 暴力鎮壓不能統一思想,研習講習結合選官制度

秦始皇和李斯也曾打算統一思想以鞏固封建專制王朝,但是他們採用了暴力鎮壓的野蠻方法,只留下失敗的教訓。漢武帝和董仲舒統一思想的計劃卻獲得了相當大的成功,他們的方法就是把學習和選拔官吏聯繫起來,用高官厚祿來鼓勵人們研習儒家的經典。

根據董仲舒、公孫弘等人的建議,武帝在首都設置太學,爲研習儒家經典的博士配備弟子50名,各地還可選送部分優秀青年來學習,“得受業如弟子”即參加旁聽。每年考試一次,合格的授予各種官職,不合格的取消,另外選人入學。同時,又推廣蜀郡太守文翁早於景帝時即在地方上興辦學校的經驗,命令全國各郡、國普遍建立學校,講習儒家經書,選拔其中優秀者提任地方各級官吏。

從此以後,各級官員中學習儒家經書的越來越多,太學生也陸續增至數千人,各地主郡國學和著名儒學大師私家傳授的弟子更不計其數。

06 儒家學說發展總結,如何評價儒家學說?

春秋時代,孔子創建儒家學派, 儒家是中國漢代自從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後最有影響的學派之一。儒家學說逐步發展成爲我國封建社會的主要理論,一方面是它吸收了先秦各家思想,把自己改造得更適合封建統治階級的需要;同時也由於漢武帝採取誘導鼓勵其發展的正確方針,不用粗暴禁絕的強制手段,比較適應學術思想鬥爭的規律,所以能取得成效。而後人不斷繼承、改造、發揮,豐富於儒家學說的內容,使它在中國意識形態領域佔統治地位達二千年之久,爲封建社會的繁榮昌盛立下了不朽的功績。

儒家學說的流行對於中華民族文化的形成,有着重要作用,在社會習俗、倫理道德諸方面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這對鞏固封建統一帝國意義十分重大。作爲華夏固有價值系統的一種表現的儒家,儒家思想對中國文化的影響很深,幾千年來的封建社會,中國人代代傳授的不外《四書》、《五經》。中國人基因中的責任思想(以天下爲己任)、忠孝思想(仁、義、禮、智、信)、恕的思想(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倫理思想(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都是儒家思想與專制統治結合的結果。

因此就會有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文天祥的“孔曰成仁,孟曰取義”,顧炎武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就會出現千百年來的岳飛、文天祥等民族英雄,葛雲飛、馮子材等愛國將領,他們留下了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蹟,爲華夏人民所傳頌。儒家思想到現在還是華人的主流思想。儒家學派對中國,東亞乃至全世界都產生過深遠的影響。

當然,老龍在此還要闡明自己的另一個觀點,不管秦皇焚書坑儒也好,還是漢武獨尊儒術也罷,其實他們都是爲了鞏固自己封建專制統治的需要。所以我們不能忘記儒家學說的本質,這就是儒家思想學說作爲一種剝削階級的思想體系,它的消極影響也是不可低估的。這兩方面都很值得我們深入研究總結,以期實現古爲今用,推陳出新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