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秦始皇爲何要打擊儒生以致焚書坑儒?原因是什麼

秦始皇爲何要打擊儒生以致焚書坑儒?原因是什麼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4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你真的瞭解秦始皇爲何要打擊儒生以致焚書坑儒嗎?小編給大家提供詳細的相關內容。

秦始皇二十六年,秦國一統天下,結束了戰國時期七雄割據的亂局,爲天下帶來了內部的和平與統一。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書同文,車同軌,度量衡、貨幣都進行了統一,全國各地的交流暢通無阻,戰國時期各國之間文化的隔閡慢慢消失。

在政治和文化上,秦朝已經進行了統一,在秦始皇三十四年時,秦朝又要統一全國的思想學術。

秦始皇爲何要打擊儒生以致焚書坑儒?原因是什麼

獨尊“法術”

在春秋戰國時期,由於政治的不穩定,和天下分裂的亂局,各地統治者無力鉗制百姓的思想,這樣的局面也促成了百家齊放的思想盛世。

在這段時期,出現了道家、儒家、墨家、法家等學派,它們有不同的政治主張,但中心目的都是想讓天下結束戰火,讓百姓能安穩度日。

到了戰國的最末期,也就是秦始皇統一天下前的那段時期,在社會上還有一定影響力的學派,也就只剩齊魯之間的儒家、和稷下學府的黃老道家、和秦國沿用了百餘年的法家。

法家主張用嚴刑酷法控制國家,不提倡仁義,只提倡法制;不用禮義廉恥教導百姓,而用賞賜和懲罰引導百姓。

如果把當時的學派都比作是人,儒家學派就是一個,舉止有禮,爲人仁愛,待人仁慈,又正直的“老好人”。法家學派就是一個尖酸刻薄,不近人情,勾心鬥角,心機重重,又狡詐的“冰冷人”。

儒家和法家幾乎就是水火不容的。

秦國推行w商鞅變法之後,基本上就開啓了它的法家統治,而在秦始皇時期韓非子入秦,又讓秦的法家理論進一步完善。例如《資治通鑑》中秦二世胡亥與趙高的對話中,秦二世幾乎每句話都要引用韓非子的言論。

而與秦國處於對立面是的“山東六國”,六國深受儒家思想與周朝禮制的影響,例如“誓死要與秦國爲敵”的儒生魯仲連,就很受六國統治者的歡迎與尊敬。

秦始皇爲何要打擊儒生以致焚書坑儒?原因是什麼 第2張

秦國一統天下後,繼續採用法家的理論統治天下,而被它征服的國家中,又有很多儒家的精英階層。

這些儒生在政治上是處在秦朝廷的對立面的。

主張壓制儒家的人是秦始皇的大腦——李斯。

秦始皇三十四年,李斯建議【焚書】,原因就是儒生與朝廷對抗,朝廷每頒佈一項法令,儒生們就要用自己的政治理論去反對它,他們在社會上非議朝廷,削弱了朝廷的威嚴。

只有醫學、農藝、算命的書不在被焚燒的列表裏。

李斯曰:人聞令下,則各以其學議之,入則心非,出則巷議,誇主以爲名,異趣以爲高,率羣下以造謗。如此弗禁,則主勢降乎上,黨與成乎下。禁之便!臣請史官非秦記皆燒之;非博士官所職,天下有藏《詩》、《書》、百家語者,皆詣守、尉雜燒之。有敢偶語《詩》、《書》,棄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見知不舉,與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燒,黔爲城旦。所不去者,醫藥、卜筮、種樹之書。

儒生的反抗,導致了朝廷決定坑儒

秦朝的打擊對象似乎是除法家以外的所有學派,實際上,主要的打擊目標就是儒家。

儒生被打擊,也是會反抗的,這種反抗卻激發出了朝廷更有利的打擊!

秦始皇爲何要打擊儒生以致焚書坑儒?原因是什麼 第3張

秦始皇在三十四年焚書,在三十五年坑儒。

坑儒的導火索,是秦始皇十分尊敬的一個方士背叛了他,這激發出了秦始皇的怒火,因爲方士背叛他是有政治原因的。

上樂以刑殺爲威,天下畏罪持祿,莫敢盡忠。上不聞過而日驕,下懾伏謾欺以取容。

法家所提倡的“帝術”太過黑暗,皇帝用心術防備、奴役臣下,將全天下的人變成他的奴隸,沒人敢反對他,沒人敢指出他的錯誤,秦始皇的過錯也越積越多,幫他煉仙丹的方士覺得他心欲太盛,不能幫他煉丹成仙,就叛逃了。

這是在反對秦始皇的法家統治,秦始皇對他的叛逃極爲惱怒,他又想起了另一方反對自己統治的勢力——儒生,於是秦始皇下令【坑儒】。

諸生在咸陽者,吾使人廉問,或爲訞言以亂黔首……犯禁者四百六十餘人,皆坑之咸陽

這次被坑殺的,不是方士,而是儒生。

太子扶蘇勸諫秦始皇說:“那些人都是尊崇孔子的人,陛下用嚴酷的手段處置他們,臣恐怕天下人都會心生不安!”

秦始皇大怒,讓扶蘇離開咸陽去監管蒙恬的軍隊。

扶蘇在民間一向有仁義的名聲,他也是受儒家思想影響的人,坑儒之事雖然沒直接影響到他,但也牽連到了他!

焚書坑儒,是秦朝對思想學術上的統一,是爲了壓制在社會上影響力最大的儒家學派。然而這次行動卻推動了秦的滅亡,反抗秦始皇的人越來越多,扶蘇也被調離咸陽了。

秦始皇爲何要打擊儒生以致焚書坑儒?原因是什麼 第4張

防民之口,甚於防川,川壅而潰,傷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爲川者,決之使導;爲民者,宣之使言。

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

人人都有不同的思想方式,面對一件事都有不同的看法,這是不可避免的。

提防百姓的嘴,就像是提防河流一樣。如果河水高漲到潰堤的話,一定會產生很大的災難,百姓也像河水一樣。所以善於治理河川的人,就該像大禹一樣,鑿開河口讓高漲的水流走;善於治理百姓的,就該讓他們各抒己見,允許他們呢發表自己的言論和思想觀念。

秦朝不懂這個道理,所以走向了滅亡。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