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記事 > 秦始皇焚書坑儒,卻爲什麼給扶蘇找一個儒家老師

秦始皇焚書坑儒,卻爲什麼給扶蘇找一個儒家老師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7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雄關漫道,蜿蜒無盡,浮雲散落天邊。大秦帝國北方兵團總指揮、戰神蒙恬背正靠着長城,手倚着長劍,眼望着芳草牧馬、黃河落日,一股宏大、厚重、蒼茫、豪邁之氣從胸中涌起。一轉眼,他離開咸陽已經整整五年了,這五年間,帝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一條條大路河渠竣工使用,一座座宮殿城池拔地而起,作爲帝國的守望者與建設者,他心中的感慨,千言萬語說不清

忽然,一陣急促的馬蹄聲打破了樂聲的和諧,蒙恬站起身來,極目遠眺,透過樹冠密集的枝椏,望見天遠地遠的前方,一列車隊踏風而來,捲起漫天塵土。

蒙恬淡淡的笑了,扶蘇,公子扶蘇終於來了。皇帝將他最看重的接班人交給了自己,我絕對不能讓他失望。

公子扶蘇,始皇帝的長子,大秦王朝不出意外的內定繼承人。他的名字“扶蘇”,就是取自《詩經》中一首經典的鄭國民間情歌——《山有扶蘇》,描寫的是一個女子在約會時與愛人的打情罵俏:

山有扶蘇,隰有荷華。不見子都,乃見狂且。山有喬松,隰有游龍,不見子充,乃見狡童。

意思是說:

高山上面有大樹,荷花長在低窪地。不見子都美男子,倒碰上個狂妄笨東西。高山上面有青松,葒草長在低窪地。美男子充不曾見,倒來了個狡猾色小子。

由此可以推斷,始皇帝與扶蘇之母(應爲楚女)或許有過一段甜蜜而浪漫的愛情,他對他們這愛情結晶當然更是十分疼愛,也抱有很大的期望,所以纔將其取名爲“扶蘇”,希望他長成一棵參天大樹,棟樑之材。

所以,當秦朝上下都在學法入仕的時候,秦始皇偏偏給扶蘇找了個儒學大師——淳于越,這一點頗讓人思量。

秦始皇焚書坑儒,卻爲什麼給扶蘇找一個儒家老師

我們讀歷史,總有一個錯覺,總以爲大秦虎狼之國,必定是罷黜百家,獨尊法術,其實不然,至少在大秦王朝建國之初,秦始皇對待諸子百家的總體態度是開明的,如他創建的“博士議政制度”,就是吸收六國的諸子百家(主要是儒家)參加政府,設置博士官,讓他們參議朝政,從而組建了參議輔政集團。而扶蘇的老師淳于越,就是秦國博士集團的首領人物。

也就是說,秦始皇其實在一開始,是想讓秦朝文化百家爭鳴、百家齊放的,但隨着秦宮之中儒法之爭愈演愈烈,甚至出現了某些譏諷皇帝、威脅到其統治的不當言論,終於使得秦始皇不得不立下決心,焚書坑儒,將法術立爲帝國的主要意識形態。

秦始皇焚書坑儒,卻爲什麼給扶蘇找一個儒家老師 第2張

如果說“焚書”扶蘇還可以理解,但當秦始皇開始“坑儒”竟殺掉了包括扶蘇老師淳于越在內的四百六十多個儒生的時候,扶蘇終於受不了了,於是率然直諫:“諸生皆誦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繩之,臣恐天下不安。”

秦始皇大怒,他開始後悔讓扶蘇接觸那些可惡的儒家思想,於是決定讓他遠離充斥着各色人等的咸陽到帝國的邊疆、去蒙恬那裏擔任監軍、去體驗一下生活。蒙恬精通兵家與法家,又功高謀遠,深得始皇信任,他定能將扶蘇培養成一個剛毅果敢又不失仁孝穩重的合格接班人。

在蒙恬的幫助與影響下,經過幾年的塞外征戰使扶蘇迅速成長爲一個剛毅武勇,信人奮士的出色將領,他勇猛善戰、屢立軍功,深慰始皇之心。他寬厚仁慈、謙遜待人的作風更深得廣大軍民的擁戴。

其實,秦始皇派扶蘇去與蒙恬一起守長城本是其政治上極高明的一招。中國歷史上所有偉大的帝王,對於自己的身後事,都會費盡心思務求安排的妥妥當當。

第一:蒙氏兄弟是帝國的柱石,也是秦始皇最信任的人。蒙恬位居大將軍,掌握着帝國最精銳的部隊,威振北方,深受軍民愛戴;蒙毅則位居上卿,每日不離皇帝左右,侍帷幄爲朝廷重臣。兩兄弟一內一外,且忠心耿耿,雖有大奸賊,敢睥睨其間哉。所以秦始皇這一着,就等於在自己身後爲扶蘇安插了兩個忠誠度無可懷疑且手握軍權、德高望重的重量級助手,有了他們以及軍隊的支持,相信扶蘇可以非常順利的即位。

第二:即使自己死後有什麼政治波動,扶蘇在外面帶兵,也可以躲避政治中心的風雨和可能的暗算。什麼樣的人最可怕,那就是統帥着全國的軍事力量在外,而本身又是合法繼承人的大將。也就是說,如果真的發生了意料之外的政變或者動亂,那麼扶蘇首先不會受到人身安全方面的脅迫,又有足夠的實力可以自保和進取,一樣可以重新奪取政權。

秦始皇焚書坑儒,卻爲什麼給扶蘇找一個儒家老師 第3張

始皇帝對於自己屬意的接班人,做的諸多安排,可謂用心良苦了,可惜他機關算盡,還是無法預料到事情的發展竟然完全出乎了他的既定軌道,無數的偶然結合成一個必然,讓他的一切努力成空。關鍵的問題是,秦始皇最終還是沒有在死前確立太子,他總以爲自己會長生不死,立儲是遙不可及的事情。這一個想法大大的害了他,也害了整個帝國。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