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經典 > 古文名著 > 《古文觀止·心術》的原文是什麼?如何理解?

《古文觀止·心術》的原文是什麼?如何理解?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3.0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古文觀止·心術》的原文是什麼?如何理解?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本站小編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

心術

北宋·蘇洵

【題解】

本文是作者所着的《權書》中的第一篇。宋代從開國之初直至覆滅,外患始終不斷。作者所處的時代,北方有強大的遼國,西北又有西夏,都是勁敵。因此,當時的文人多喜歡撰文議論用兵之術。本文便從治心、尚義、養士、智愚、知敵、自愛、出奇、守備八個方面論述用兵之道。文中所反映的大部分觀點在今天仍有借鑑意義。

【原文】

爲將之道,當先治心,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麋鹿興於左而目不瞬[43],然後可以制利害,可以待敵。凡兵上義[44],不義,雖利勿動。非一動之爲害,而他日將有所不可措手足也。夫惟義可以怒士,士以義怒,可與百戰。

【註釋】

[43]左:附近,眼前。瞬:眨眼。

[44]上義:尊重道義。上,同“尚”,崇尚。

《古文觀止·心術》的原文是什麼?如何理解?

【譯文】

做將領的原則,首先應當修養心志,即使泰山在眼前崩塌,也能做到面不改色;麋鹿突然從身邊奔過,也能做到目不轉睛,只有這樣,纔可以把握戰爭形勢變化的利害關係,纔可以應付敵人。大凡行軍打仗,都應當崇尚正義,如果不是出於正義,即使有利可圖,也不可輕易行動。這並不是怕一行動就會造成失敗,而是怕將來會弄到手足無措的地步。只有正義才能激怒士卒,當士卒激起義憤時,就可以百戰百勝了。

【原文】

凡戰之道,未戰養其財,將戰養其力,既戰養其氣,既勝養其心。謹烽燧[45],嚴斥堠[46],使耕者無所顧忌,所以養其財。豐犒而優遊之,所以養其力。小勝益急,小挫益厲,所以養其氣。用人不盡其所欲爲,所以養其心。故士常蓄其怒,懷其欲而不盡。怒不盡則有餘勇,欲不盡則有餘貪。故雖並天下,而士不厭兵,此黃帝之所以七十戰而兵不殆也。不養其心,一戰而勝,不可用矣。

【註釋】

[45]烽燧:報警的烽火,白天稱燧,晚上稱烽。

[46]斥堠:原指探望敵情的土堡,這裏指了望。

【譯文】

大凡作戰原則,戰前要積蓄財力物力,臨戰時要養精蓄銳,戰爭開始後要鼓足勇氣,勝利後要保持鬥志。謹慎認真地做好警報工作,嚴密安排哨兵偵察瞭望,使種田的人沒有顧忌,用這來積蓄財物;給予士兵豐厚的犒賞,使他們能夠充分地放鬆修整,以此來養精蓄銳;打了小勝仗要振作精神,吃了小敗仗更要給予激勵,用這來提高士氣;用人時不要完全滿足他的所有要求,用這來保持他的鬥志。所以,用兵就是要使士兵常常胸懷義憤,有所希求而沒有完全得到滿足。義憤不能全部爆發就勇氣十足,慾望沒有完全得到滿足就會有貪心。所以即使統一了天下,士兵們也不會厭惡戰爭。這就是黃帝經歷了七十多次戰爭後,他的士兵仍然不懈怠的原因。如果不保持鬥志,打了一次勝仗,這支軍隊也就不能再打了。

【原文】

凡將欲智而嚴,凡士欲愚。智則不可測,嚴則不可犯,故士皆委己而聽命,夫安得不愚?夫惟士愚,而後可與之皆死。凡兵之動,知敵之主,知敵之將,而後可以動於險。鄧艾縋兵於蜀中[47],非劉禪之庸,則百萬之師可以坐縛,彼固有所侮而動也。故古之賢將,能以兵嘗敵,而又以敵自嘗,故去就可以決[48]。

《古文觀止·心術》的原文是什麼?如何理解? 第2張

【註釋】

[47]鄧艾:三國時魏將,曾領兵從深山險道進攻蜀漢,兵至成都城下,蜀漢後主劉禪投降,蜀漢滅亡。縋:系在繩子上從高處放下來。

[48]去就:離開或者進攻。

【譯文】

凡是做將帥的,必須足智多謀而又號令嚴明,士兵則應當愚昧一點。足智多謀,就會使人感到深不可測,號令嚴明,就會使人感到凜然不可侵犯,因此士兵都能不顧自己而聽從號令,這樣怎麼不要求士兵愚昧一點呢?只有士兵愚昧了,將帥才能夠與他們同生共死。凡是軍事行動,必須要了解敵方主帥和敵方將領的情況,然後纔可以採取冒險行動。三國時鄧艾用繩索掛着士兵翻山越嶺,偷襲蜀國,如果不是後主劉禪的昏庸無能,那麼鄧艾的百萬大軍就會束手被擒,而鄧艾本來確實是輕視他們才冒險行動的。所以,古時候賢明的將帥,既能以自己的兵力去試探敵方的虛實,又能根據敵方的強弱,準確地估計自己的力量,因此,他對是進攻還是避戰撤退,都能做出自己的決斷。

【原文】

凡主將之道,知理而後可以舉兵[49],知勢而後可以加兵[50],知節而後可以用兵。知理則不屈,知勢則不沮,知節則不窮。見小利不動,見小患不避,小利小患,不足以辱吾技也,夫然後可以支大利大患[51]。夫惟養技而自愛者,無敵於天下。故一忍可以支百勇,一靜可以制百動。兵有長短,敵我一也。敢問:“吾之所長,吾出而用之,彼將不與吾校;吾之所短,吾蔽而置之,彼將強與吾角,奈何?”曰:“吾之所短,吾抗而暴之,使之疑而卻;吾之所長,吾陰而養之,使之狎而墮其中,此用長短之術也。”

【註釋】

[49]理:這裏指戰爭的基本規律。

[50]勢:這裏指敵我雙方的形勢。

[51]支:撐,對付,應對。

【譯文】

凡是擔任主將的法則,必須是在通曉事理後纔可以起兵,瞭解敵我情勢後纔可以交戰,知道有所節制後纔可以指揮戰鬥。通曉事理則理不虧,瞭解敵我情勢則能保持不敗,知道節制則不會陷入困境。見了小利不發兵,見了小患不避讓,因爲這些小利小患,不值得我施展才略,只有做到這一步,纔可以應對大利大患。只有胸懷智慧謀略善於培養自己的各種本領,又能珍愛自己的人,才能無敵於天下。因此,一個“忍”字,可以應對上百次的無謀之勇,一個“靜”字,可以制服上百次的輕舉妄動。軍隊各有長處和短處,這在敵方和我方都是一樣的。那麼請問:“我軍的長處,我拿出來利用它,但敵軍不與我較量;我軍的短處,我掩藏起來擱置一邊,而敵軍卻偏要與我較量,該怎麼辦呢?”回答說:“我軍的短處,我故意顯露出來,使敵軍產生疑慮而退卻;我軍的長處,我暗中藏起保護起來,讓敵軍疏忽大意而落入我的圈套,這就是運用長處和短處的策略。”

【原文】

善用兵者,使之無所顧,有所恃。無所顧,則知死之不足惜;有所恃,則知不至於必敗。尺箠當猛虎,奮呼而操擊;徒手遇蜥蜴,變色而卻步,人之情也。知此者,可以將矣。袒裼而按劍[52],則烏獲不敢逼[53];冠冑衣甲,據兵而寢,則童子彎弓殺之矣。故善用兵者以形固。夫能以形固,則力有餘矣。

【註釋】

[52]袒裼:脫衣露體。

[53]烏獲:戰國時秦國大力士。

【譯文】

《古文觀止·心術》的原文是什麼?如何理解? 第3張

善於用兵的人,應該使士卒無所顧忌,又要使士卒有所依賴。無所顧忌,就明白戰死不值得可惜;有所依賴,就知道不至於一定失敗。一個人手中有了短棍,碰上猛虎,就會大聲喊叫,拿起棍棒去攻擊虎;可如果兩手空空,遇到一條四腳蛇,也會嚇得臉上變色而卻步不前。這是人之常情。明白這道理的,就可以爲將帶兵了。如果袒胸露臂,而手執利劍,那麼烏獲那樣的大力士也不敢逼近;如果戴着頭盔,身穿戰甲,卻抱着武器睡大覺,那麼小孩也可以拉弓射箭,將他殺死。所以善於用兵的人,能利用形勢來鞏固軍隊的陣容。而那些能夠利用形勢來鞏固自己的人,他的戰鬥力就會無窮無盡。

【評析】

本文是蘇洵題爲《權書》的十篇策論之一,也是一篇軍事論文。

文章以“爲將之道,當先治心”爲全篇綱領和中心,所以標題叫“心術”。作者根據歷代軍事經驗和理論,歸納提出了自己的一些體會。一談爲將之道,當先治心;二論將軍帶兵當知師出有名,正義之師,百戰百勝;三言爲將養兵之道;四論爲將之材質;五論爲將帶兵作戰,當知己知彼;六論爲將之道,當審時度勢,利害分明,一忍制百勇,一靜制百動;七論主將當善用長短之術,出奇制勝;八論爲將者當使戰士既義無反顧又自信有備無患。

以上八個方面似是並列,又有內在聯繫。全篇層次分明,言簡意賅,又多用排比與對偶,增強了說服力,而戰例和比喻的插入,又增強了形象感。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