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戰史揭祕 > 古代戰役 > 關於大盧基戰役的評價是怎樣的?對雙方有着怎樣的影響

關於大盧基戰役的評價是怎樣的?對雙方有着怎樣的影響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大盧基戰役是蘇德戰爭中期蘇軍發動的進攻戰役。1942年11 月4 日至1943年1月20日,由加裏寧方面軍實施。目的是粉碎德軍中央集團軍羣大盧基集團(9 個師),使之不能調往斯大林格勒。1942 年11 月28 日,蘇軍將敵合圍,德軍速調6 個師解圍。1943年1月16日,被圍德軍部分(7000 人)遭殲滅,大盧基也隨之解放。

雖然損失慘重,而丟失了重要的大盧基,但德國人在防守戰中,仍然得到了一次戰術勝利。在敵我5:1的兵力劣勢、持續不斷的空襲和炮擊,沒有連續防線可言的戰鬥條件下,Chevallerie將軍避免了德軍第一線薄弱的混合防線的潰敗,而且依靠那些幾乎無用的二線步兵,後勤部隊和超齡服役人員,給蘇聯人極大的打擊。

然而,從整個戰役角度而言,雖然德軍在大盧基拖住了數倍於己,並且不斷增加的敵人達六星期,也成功守住了重要的鐵路線,但是大盧基的丟失,5000駐軍全部覆滅,解圍作戰失敗,解圍中12,000人的傷亡(即使解圍成功,這個代價也太高昂),都意味着德軍在戰略上的失敗。如果按照中央集團軍羣的初期突圍計劃作戰,德軍可以用更小的代價得到相同的結果。

德國人估計蘇軍損失超過30,000人,受傷和被俘幾千人。超過600輛蘇軍裝甲車輛和400門火炮毀壞,擊落63架蘇軍飛機。據估計,共有31個蘇軍單位被全殲。德國損失同樣大,17,000人傷亡,其中5000人爲大盧基城裏的衛戍部隊,12,000人爲解圍部隊。數千人被俘,大盧基守軍徹底覆滅,幾百輛裝甲車輛和運輸機被毀。

關於大盧基戰役的評價是怎樣的?對雙方有着怎樣的影響

根據《蘇聯軍事百科全書》,蘇聯方面統計的雙方傷亡數字爲: 大盧基戰役中,德軍傷亡5.9萬人,被俘4,000人,損失坦克250輛、火炮和追擊炮770門、汽車1,150輛以及許多其他武器和技術裝備。6個步兵師、1個坦克師和1個摩托化師遭重創。

蘇軍參戰兵力突擊第3集團軍,8.67萬,裝備坦克200多,火炮0.2萬,蘇軍純減員31674,傷72348(與上面第3突擊集團軍一共8.67萬人不符?待考證)

戰後列寧格勒仍然被北方集團軍羣包圍,並沒有受到任何威脅。在蘇聯人看來,這次戰役是去年冬天那次失敗戰役的翻版,因爲戰役目標過大,而後備力量不足。第24騎兵師和360步兵師就近在咫尺,如果他們參戰,特別是機動力極強的第24騎兵師參戰,Novosokolniki可能會被合圍,大盧基幾乎無藥可救。然而歷史上這兩支部隊卻和德國的傘1師一樣,坐視大好時機流失。不過突擊第3集團軍也牽制了近10個德國師,迫使希特勒統帥部給大盧基方向行動的軍隊加強了6個師。

戰後,美國人總結了大盧基戰役,作爲一次圍城戰值得借鑑的幾點:(發表在1952年,對二戰中的一系列圍城戰進行了分析,大盧基是第三篇)

1、 如果出現包圍口袋,那麼必定是進攻方實力遠超過防守方。被圍一方採用防守態勢,只能在救兵有可能出現並且成功拯救的情況下有效,否則將全軍覆沒,對雙方兵力對比產生進一步的惡劣影響。

2、 在作戰中,消滅敵人有生力量是最關鍵的,爲了固守某個有利地形,防禦工業基地或者爲了宣傳展的目的去大不利於自己的仗是違背戰爭原則的。

3、 希特勒曾經宣稱東線的每一寸土地必須堅守,這在某些情況下是必要的,但是並不能成爲戰爭的主導思想。

關於大盧基戰役的評價是怎樣的?對雙方有着怎樣的影響 第2張

4、 如果必須從外部解圍,那麼一定要用最好的部隊。越快的解圍,意味着越小的損失,和越大的成功概率。向包圍圈突擊的狹小缺口會給解圍部隊帶來額外的損失,因爲他們向前推進之外,還要應對兩翼突襲的敵軍,消耗過大,最後將不得不放棄進攻。

5、 速度重要,但是並不等於可以草率不經準備,解圍部隊應該精挑細選。而主持解圍的最高司令官往往身處事外,依靠城裏的報告來決定解圍日期,這樣往往會發出無法執行的命令。事實上,最可靠的解圍指揮官應該深入一線。

6、 通過無線電和包圍圈內部隊保持聯繫非常有效,可以滿足任何指揮需要。事實上,由於缺乏聯繫,有幾次解圍炮火反而打到了城裏,通過聯絡機傳遞信息只在被圍初期可行,此後就只能在夜裏了。

7、 城堡守軍在夜間在向解圍部隊方向,採取運動路徑多變的突圍收效良好,他們採取多條路徑同時滲透,並且不停迂迴前進的方法,可以很好的從敵人防線空隙鑽出去。

8、 包圍圈內的補給是很嚴重的問題,初期可以依靠原有的儲存,很快就要依靠空投,而這遠遠不夠,空軍的作戰的是勇敢的,但是目標是他們無法達成的,特別是大量的裝備、給養,如果希特勒到前線看過,就不會再相信格林的承諾。

將星傳奇
古代戰役
戰史祕聞
抗日戰爭
軍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