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經典 > 古文名著 > 太平廣記·卷八十七·異僧·釋摩騰原文是什麼內容?如何理解?

太平廣記·卷八十七·異僧·釋摩騰原文是什麼內容?如何理解?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3.0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太平廣記》是中國古代文言紀實小說的第一部總集,全書500卷,目錄10卷,取材於漢代至宋初的紀實故事爲主的雜著,屬於類書。作者是宋代李昉、扈蒙、李穆、徐鉉、趙鄰幾、王克貞、宋白、呂文仲等14人,因成書於宋太平興國年間,和《太平御覽》同時編纂,所以叫做《太平廣記》。接下來本站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相關介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太平廣記·卷八十七·異人·釋摩騰

太平廣記·卷八十七·異僧·釋摩騰原文是什麼內容?如何理解?

【原文】

釋摩騰。本中天竺人也,美風儀,解大小乘徑,常遊化爲狂(明抄本狂作任)。昔經往天竺附庸小國,講金光明經,會敵國侵境,騰惟曰:“經雲:‘能說此法,爲地神所護,使所居安樂。’今鋒鏑方始,會是爲益乎?’”乃誓以罄身,躬往和勸,遂二國交歡,由是顯譽。逮漢永平中,明帝夜夢金人飛空而至。乃大集羣臣以佔所夢,通事(明抄本事作人)傅毅奏曰:“臣聞西域有神,其名曰佛。陛下所夢,將必是乎。”帝以爲然。即遣郎中蔡愔、博士弟子秦景等使往天竺,尋訪佛法。愔等於彼,遇見摩騰,要還漢地。騰誓志弘通,不憚疲苦,冒涉流沙,至乎雒邑。明帝甚加賞接,於城西門外立精舍以處之。漢地有沙門之始也。但大法初傳,人未皈信,故蘊其深解,無所宣述。後少時,卒於洛陽。有記雲:騰譯四十二章經一卷,初緘在蘭臺石室第十四間中。騰所住處,今洛陽城西雍門外白馬寺是也。相傳雲。外夷國王嘗毀破諸寺,唯招提寺未及毀壞,夜有一白馬繞塔悲鳴。即以啓王,王即停壞諸寺。因改招提以爲白馬,故諸寺立名,多取則焉。(出《高僧傳》)

太平廣記·卷八十七·異僧·釋摩騰原文是什麼內容?如何理解? 第2張

【譯文】

釋摩騰本是中天竺人,儀表漂亮,通曉大乘與小乘的經義,經常到各地遊化。他曾遊化到天竺的附屬小國,在那裏宣講《金光明經》,時值敵國侵犯這個小國的邊境,摩騰便說:“佛經說:‘能夠宣講佛教的教義,就能受到地方神靈的保護,使人們安居樂業,如今戰爭興起,做它是最有益的麼?”便決心以自己的全部精力,親自到對方勸和,終於使這兩個國家成爲友鄰,摩騰也由此得到很高的聲譽。到漢朝永平年間,漢明帝夜晚夢見有個金人從天上飛到他面前,第二天便召集羣臣,破釋這個夢的含義。負責外交事務的通事傅毅啓奏道:“我聽說西域有一位神,名字叫佛。陛下所夢到的那個金人,想必就是他了。”明帝認爲他說得很對,立即派遣郎中蔡愔與博士弟子秦景等人出使印度,尋訪佛法。蔡愔等到印度後,遇見了摩騰,邀請他到漢邦。摩騰立志宏揚佛教,不怕疲勞辛苦,經過流沙荒野,長途跋涉來到洛陽。明帝盛情接待了他,在洛陽城西門外建築精舍(即白馬寺)讓他住在裏面。這是中國有出家修道的人的開始。因爲是佛教剛剛傳播,人們都不信奉,摩騰只好將自己對佛教的深刻理解蘊藏在心裏,沒有地方宣講。過了不久,他便死在洛陽。有關他的傳記說,摩騰用漢語翻譯了一卷《四十二章經》,原先藏在蘭臺石室的第十四間裏面;他住的地方,就是現在洛陽城西雍門外的白馬寺。據說,異族國王曾經要毀壞所有的寺廟,招提寺還沒有來得及毀壞的時候,夜間有一匹白馬繞着寺塔轉來轉去,發出悲慘的嘶叫聲;有人把這件事稟報了國王,國王便停止了毀壞各個寺廟的行動。因此,招提寺改名爲白馬寺,其他各寺取名時,多數效仿白馬寺。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