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經典 > 古文名著 > 太平廣記·卷十八·神仙·楊伯醜具體內容是什麼?如何理解?

太平廣記·卷十八·神仙·楊伯醜具體內容是什麼?如何理解?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0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太平廣記》是中國古代文言紀實小說的第一部總集,全書500卷,目錄10卷,取材於漢代至宋初的紀實故事爲主的雜著,屬於類書。作者是宋代李昉、扈蒙、李穆、徐鉉、趙鄰幾、王克貞、宋白、呂文仲等14人,因成書於宋太平興國年間,和《太平御覽》同時編纂,所以叫做《太平廣記》。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相關介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太平廣記·卷十八·神仙·楊伯醜

太平廣記·卷十八·神仙·楊伯醜具體內容是什麼?如何理解?

【原文】

楊伯醜,馮翊武鄉人。好讀《易》,隱於華山。隋開皇初,文帝搜訪逸隱,聞其有道,徵至京師。見公卿不爲禮,人無貴賤,皆汝之,人不能測。帝賜衣,着至朝堂,舍之而去。常被髮徉狂,遊行市裏,形體垢穢,未嘗櫛沐。亦開肆賣卜,卦無不中。有人失馬,詣伯醜卜之,伯醜方爲太子所召,在途遇之,立爲作卦,曰:“可於西市東壁南第三店,爲我買魚作鱠。”如其言,詣所指店中,果有人牽所失馬而至,遂擒之。何妥嘗與論《易》,聞妥之言,笑曰:“何用鄭玄、王弼之言乎?”於是別(別原作測,據明抄本改)理辨答,思理玄妙,大異先儒之旨。論者謂其有玄機,因問其所學,曰:“太華之下,金天洞中,我曾受羲皇所教之《易》,與大道‘玄同’,理窮衆妙,豈可與世儒常談,而測神仙之旨乎?”數年復歸華山上,後世世有人見之。(出《仙傳拾遺》)

太平廣記·卷十八·神仙·楊伯醜具體內容是什麼?如何理解? 第2張

【翻譯】

楊伯醜是馮翊武鄉人,好研究《易經》,隱居在華山。隋文帝開皇初年,文帝訪察隱居的賢人,聽說楊伯醜懂道術,就把他請到京城。楊伯醜看見王公大臣們從不行禮,他認爲人就是人,沒有什麼貴賤之分,所以對誰都是一樣的稱謂,人們也莫測他的高深。皇帝賞給楊伯醜一件華麗的衣服,他舉到金殿外面的百官議事廳裏就脫下扔掉了。楊伯醜經常披散着頭髮瘋瘋癲癲在街市上逛,滿身污垢也從不洗澡。他還擺了個卦攤,他的卦非常靈。有人丟了馬,來找伯醜算卦,伯醜剛被太子召見,在路上看見了丟馬的人,立刻給他算了一卦說:“你要在西街東牆南邊的第三家店鋪裏,給我買魚吃。”丟馬的人按他的話去了那店裏,果然有人牽着他丟的馬進了店,被他當場抓住。何妥曾和他談論《易經》,他聽了之後嘲笑地說:“你讀的不都是鄭玄和王弼的那一套理論嗎?”於是就用自己的獨到見解講解辨答《易經》中的疑難,談得十分玄妙深刻,論點和過去的大學者大不相同。一些道學家認爲伯醜真正得到了道學中神奧玄妙的真諦,就問他在哪裏學的,楊伯醜說:“我在太華山下的金天洞中蒙受伏羲皇帝教我《易經》,還有天地爲一的‘玄同’大道理,這些深奧的道理,和你們這些世俗的學者們是談不明白的,你們也不可能理解神仙的道義。”幾年後,楊伯醜又回了華山,後世的代代人都曾有見過他的。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