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經典 > 古文名著 > 太平廣記·卷二·神仙·魏伯陽具體內容是什麼?該如何理解?

太平廣記·卷二·神仙·魏伯陽具體內容是什麼?該如何理解?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7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太平廣記》是中國古代文言紀實小說的第一部總集,全書500卷,目錄10卷,取材於漢代至宋初的紀實故事爲主的雜著,屬於類書。作者是宋代李昉、扈蒙、李穆、徐鉉、趙鄰幾、王克貞、宋白、呂文仲等14人,因成書於宋太平興國年間,和《太平御覽》同時編纂,所以叫做《太平廣記》。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相關介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太平廣記·卷二·神仙二·魏伯陽

太平廣記·卷二·神仙·魏伯陽具體內容是什麼?該如何理解?

【原文】

魏伯陽者,吳人也,本高門之子,而性好道術。後與弟子三人,入山作神丹。丹成,知弟子心懷未盡,乃試之曰:“丹雖成,然先宜與犬試之,若犬飛,然後人可服耳;若犬死,即不可服。”乃與犬食,犬即死,伯陽謂諸弟子曰:“作丹唯恐不成,既今成而犬食之死,恐是未合神明之意,服之恐復如犬,爲之奈何?”弟子曰:“先生當服之否?”伯陽曰:“吾背違世路,委家入山,不得道亦恥復還,死之與生,吾當服之。”乃服丹,入口即死。弟子顧視相謂曰:“作丹以求長生,服之即死,當奈此何?”獨一弟子曰:“吾師非常人也,服此而死,得無意也。”因乃取丹服之,亦死。餘二弟子相謂曰:“所以得丹者,欲求長生者,今服之即死,焉用此爲?不服此藥,自可更得數十歲在世間也。”遂不服,乃共出山,欲爲伯陽及死弟子求棺木。二子去後,伯陽即起,將所服丹內死弟子及白犬口中,皆起。弟子姓虞,遂皆仙去。道逢入山伐木人,乃作手書與鄉里人,寄謝二弟子,乃始懊恨。伯陽作《參同契五行相類》,凡三卷,其說是《周易》,其實假借爻象,以論作丹之意。而世之儒者,不知神丹之事,多作陰陽注之,殊失其旨矣。(出《神仙傳》)

太平廣記·卷二·神仙·魏伯陽具體內容是什麼?該如何理解? 第2張

【翻譯】

魏伯陽是吳國人,出身門第很高,但非常喜歡道術。後來,他帶着三個弟子進山去煉丹。丹煉成以後,魏伯陽知道有的弟子心不太誠,就故意試驗他們說,“丹雖然煉成了,但最好還是先拿狗試一試。如果狗吃了丹以後飛昇騰空,然後我們才能吃。如果狗吃了丹死了,那人就不能吃。”於是就把丹給狗吃,狗當時就死了。伯陽就對弟子們說,“煉丹時唯恐煉不成功,現在煉成了,狗吃後卻死了。我想恐怕是我們煉丹違背了神靈的意旨,如果我們吃了也會像狗一樣死去,這可怎麼辦呢?”弟子說,“先生吃不吃這丹呢?”伯陽說:“我違抗了世俗的偏見,離家進山,沒有得道,實在沒臉再回去,不管是死是活,我都得把丹吃掉。”說罷就把丹服下去了。剛一吃完,伯陽就死了。弟子們互相大眼瞪小眼,說,“本來煉丹是爲了長生不死,現在吃了丹卻死了,真是沒法辦了。”只有一個弟子說,“我看老師不是平常人,吃丹後死了,大概不是他的真心吧。”說罷就拿丹吃下去,也立刻死了。剩下的兩個弟子互相說,“咱們煉丹就是爲求長生,現在吃了丹就死,要這丹有什麼用呢?不吃它,仍可以在世上活它幾十年。”於是他倆都沒有服丹,一塊出山,打算給伯陽和已死的弟子尋求棺材。兩個弟子走後,伯陽就站起來了,把自己所服的丹放在那個死弟子和白狗的嘴裏,弟子和狗都活了。這個弟子姓虞,和伯陽一同昇仙而去。在路上他們看見一個上山砍柴的人,伯陽就寫了封信讓砍柴人捎給那兩個弟子,兩個弟子十分懊悔。魏伯陽著了本書叫《參同契五行相類》,一共三卷,表面上是論述《周易》,其實是假借《易經》中的八卦圖象來論述煉丹的要領。後來的儒生們不懂得煉丹的事,把魏伯陽這部書當成論陽陰八卦的書來註解,這和書的原意就相去太遠了。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