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秦始皇爲什麼要焚書坑儒?真相是什麼?

秦始皇爲什麼要焚書坑儒?真相是什麼?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6.0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幾千年前的歷史,其實真相很難弄清楚。例如“焚書坑儒”這件事,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往下看。

首先是與“坑儒”有關。

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振臂一呼,轟轟烈烈的秦末大起義拉開了帷幕。秦二世收到彙報後,隨即召來朝廷裏的“博士諸儒生”商討。

秦朝的“博士”是一種官職,它沿襲自戰國,負責掌管全國古今史事、書籍典章,還兼編撰著述、傳授學問,主要由那些學識淵博的儒生擔任。秦朝統一後,秦始皇就跑到儒學風氣濃郁的魯地,挑選了70個尤其出類拔萃的大儒擔任由朝廷供養的“博士”,秦二世也延續了這一做法。

此時遇上大規模叛亂這種帝國頭等大事,秦二世會想到召集這羣人諮詢,可見那時的儒生並非沒有政治地位。

但這次會議的結果卻讓人哭笑不得。

一聽說戍卒造反,這幾十號人的反應相當一致:“反了反了!當臣子的不能聚衆,聚衆就等同於造反,此乃十惡不赦的死罪啊,請陛下馬上發兵攻打這些刁民!”

看到這番話我們無需吃驚,畢竟在維護君權這方面,儒、法本質上沒什麼不同。儒家的仁義、禮教是有條件的,起碼得符合“君君臣臣”的原則;違反了君臣尊卑,那就是僭越,是會被人道毀滅的。

但秦二世並不領情,他的反應是“怒,作色”。但這並不是因爲他仁慈、不忍心鎮壓,而是在他看來,自己乃一代聖君,帝國內怎可能有人造反?你們這些儒生是往朕的頭上扣屎盆子!

有個名叫叔孫通的準博士(還沒轉正)非常機靈,眼看形勢不對,他立即走上前,臉不變色心不跳地大拍馬屁,諸如秦二世是明主在上、帝國法律完備、人人安分守己,陳勝之流不過是一羣小打小鬧的盜賊罷了,根本不需大動干戈。

這下秦二世舒坦多了,他不僅對叔孫通大加賞賜,並且還破格讓其轉正、成爲正式的博士。至於鎮壓義軍,姑且別太在意。

於是,叔孫通爲了讓自己脫身而胡謅的論調,在客觀上淡化了起義的嚴重程度,戲劇性地爲給當時的反秦勢力幫了一個大忙,秦國的快速滅亡,他居功至偉。

當秦朝滅亡後,叔孫通帶着100多號儒生機智地投奔了漢王劉邦,繼續當他的博士。後來,他一手爲漢朝制訂了朝儀,迎合了劉邦彰顯權威、加強皇權的需要;還因出色表現逐漸官至太子太傅,爲維護劉盈的太子之位出了不少力。劉盈即位後,叔孫通又負責制定了宗廟儀法及其他多種儀法,因此被後來的司馬遷尊爲“漢家儒宗”。

通過叔孫通的經歷我們可以看出,在所謂的“焚書坑儒”事件之後,仍有大量儒生活躍在秦朝廷,甚至擔任了秦始皇、秦二世貼身顧問的角色。如果真的發生了大規模坑殺儒生的慘案後、雙方還能如此和諧,顯然不符合邏輯。

因此,所謂的“坑儒”,其實並不是坑殺儒生,結合史料記載就能得出真實的結論。

“儒”這個字眼,在先秦時期不僅僅指代孔孟學徒,還常用來泛指有文化的人。畢竟那時候的文化普及率很低,大部分流派最初的知識體系基本都源自儒家,用“儒”來指代讀書人也就順理成章。

至於秦始皇坑的“儒”,用我們今天的視角來看,基本上屬於文化人中的敗類。

在戰國時期,盛行“躺平”的齊魯等地出現了一股風潮:追求養生。於是,一羣鼓吹煉丹吃藥可以長生不死、聲稱能夠上山下海求仙的“術士”興起了,他們忽悠了衆多權貴、富豪慷慨解囊,賺得盆滿鉢滿。當然了,長生不老是不可能的,這玩意說白了就是詐騙、洗腦。

但越是成功的帝王、越希望自己能再幹五百年,秦始皇也着了這些人的道。徐福、盧生、侯生等方士把胸脯拍得砰砰響,表示一定能搞到長生不老藥。然而,在拿到秦始皇支付的鉅款後,他們沒法完成任務、提交產品,這可咋辦?

四個字:反咬一口。盧生、侯生等人在背後痛罵秦始皇,聲稱他剛愎自用、貪戀權力、迷信法律,不是個好人,所以不配得到長生不老藥。罵完之後,他們攜款潛逃。

很顯然,這一舉動的本質就是——眼看騙術要被戳穿,於是找個與此毫不相關的理由對客戶進行人身攻擊,以此爲自己的無能開脫;退一萬步說,秦始皇的上述做派不是一天兩天了,既然他這樣的人不配得到靈藥,當初收錢時爲啥不提?

這就是詐騙。秦始皇勃然大怒,把咸陽城內的術士們一股腦地抓起來拷問;這些人哪裏見識過朝廷的手段?於是互相揭發、舉報,受牽連的越來越多。最終,秦始皇從他們之中圈定了460個,一律活埋在咸陽城外。

所以結論就是,所謂的坑儒,實際上是秦始皇報復那些詐騙、辱罵自己的方士、術士,並不是針對研習孔孟之道的儒生。上述的460人中也許會摻雜零星儒生,但他們遭殃的理由跟研修儒學絕無關聯。

秦始皇爲什麼要焚書坑儒?真相是什麼?

至於“焚書”,則可以從西漢時期的“今古文之爭”管窺一斑。

所謂今文,就是漢代起盛行的隸書;古文,則是之前的篆體。

漢文帝時期,西漢朝廷廣開獻書之路,許多老孺根據記憶複述儒家經典,隨後用隸書記錄成書,這就是今文經;

後來,逐漸有許多人從家中的牆壁裏挖出了當初祖上埋藏的經書,它們都是用篆體寫成,所以也叫古文經。

但在實際上,今文經、古文經之間的差別並不大,兩者之爭的本質就如錢穆所說:“看起來是爭今古文,實際上是爭利祿,爭立學官與博士弟子,非真學術之爭也”。

這一事件側面透露出一個事實:秦朝確實開展了焚書行動,所以那些士子纔不得不費盡心思把經書砌在牆裏。

不過,我們還是要更加客觀地看待“焚書”的起因與本質。

公元前213年,秦朝廷的一些博士指責當時正推行的郡縣制,說它不符合先王聖制——分封制,危害極大,長此以往、國將不國......

秦始皇下令百官討論這一課題,丞相李斯痛斥儒生厚古非今、誹謗國政,對抗君令、蠱惑人心,對政權穩定有極大危害,因此提出以下建議:

對於以前的史書,只保留秦國記載的,其他各諸侯國編寫的史書一律焚燒;

除了朝廷的博士之外,其他人不得私藏《詩》、《書》,否則棄市;30天內不燒書的,臉上刻字、罰去修城牆;

醫藥、占卜、種植等書不再焚燒之列。今後秦朝奉行法令,想從事這一行當的,找各級官員學習。

之所以要燒東方六國的史書,是因爲裏面會有一些對秦朝不利的記載。因此,由於史料被大規模清除,後來司馬遷編寫史記時受到了巨大影響,甚至還出現了前後矛盾的現象。

至於對儒家經典、諸子百家範疇的書籍,是隻燒百姓手裏有的,不燒朝廷保管的,目的很簡單:壓制不同思想,實行愚民政策,讓百姓們頭腦簡單,更容易接受管束。

其實這並非李斯首創,而是法家的一貫主張。早在《管子·法禁》中就強調:

故有國之君,茍不能同人心,一國威,齊士義,通上之治,以爲下法,則雖有廣地衆民,猶不能以爲安也。

一國之君如果不能統一士人的思想,國家政策將無法得到執行,最終將會危及政權的安危。

無獨有偶,《韓非子·問辯》中也提出:“言無二貴,法不兩適,故言行而不軌於法令者必禁”,與法令不吻合的言行必須加以禁止。

因此,秦朝的焚書令,不過是法家一貫主張的落實而已,它的目的就是爲了統一思想、維護大一統政權的穩定,跟“毀滅文化”不能劃等號。後來西漢建立後,很長時期內也延續了秦朝的"挾書律",直到漢惠帝時期才解除。

秦始皇爲什麼要焚書坑儒?真相是什麼? 第2張

做個總結:封建帝王坑殺詐騙分子,在如今看起來過於野蠻,但放在封建皇權時代其實談不上驚世駭俗,在一定程度上甚至是好事,後來很長一段時期內鼓吹“長生不老”的歪風邪氣消停了不少;

至於焚書,用今天的視角來看那自然是極不可取,指望用愚民政策強化統治,無異於防民之口、甚於防川。但用現代標準來要求幾千年前的古人,是不是過於嚴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