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後宮人物 > 在明朝時期爲何會有多賢后的現象?原因是什麼?

在明朝時期爲何會有多賢后的現象?原因是什麼?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7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明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由漢族建立的大一統王朝,接下來小編帶你詳細瞭解歷史真相,一起看看吧!

明朝史料讀多了會認爲,皇帝都混蛋,皇后個個賢,不開玩笑,例如太祖的髮妻馬皇后,建文帝的皇后馬氏,成祖的徐皇后,仁宗的張皇后,宣宗的胡皇后,這些有名有姓的記錄詳盡,似乎並沒有摻假,所以說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皇后能母儀天下更關乎帝國的興衰

在明朝時期爲何會有多賢后的現象?原因是什麼?

封建和專制時,上層關係講求強強聯合,所謂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平民和貴族有道天然的界限,也影響着上層人士的婚配,門不當,戶不對,是絕不能結合的。所以皇族必然選擇政治勢力匹配的大家族聯姻,加強彼此的勢力。

古代沒有自由戀愛,和誰結婚也輪不到皇子做主,可是大家族把女兒嫁到皇宮後有時卻母憑子貴,帶來了外戚干政的弊端。朱元璋登基後,在皇子們的婚配選擇上特意避開了與權貴聯姻,而選擇普通平民女子更多,關於這種現象值得探究。

一,平民女子多賢后

話分兩頭說,皇家娶平民之女自然有優劣之分,平民女子生於底層,瞭解民間疾苦,作風不鋪張浪費,登上後位更懂得體恤下人,輔佐陛下。上層的驕奢淫慾之風自然沒有沾染,這對皇家更安全,平民女子沒有複雜的社會關係,即便親族,大多也是平民,朝廷中沒有根基,自然無法登上高位,動搖不了皇權基礎,頂多給些錢糧賞賜,如此而已罷了。

而貴族女孩則不同,雖然大家閨秀,各種禮儀從小培養,更合乎皇家規範,但是日後容易形成外戚干政,朱元璋娶的就是平民之女,馬皇后自始至終從無二心,所以他的擇偶觀也影響到了後來的選後祖制。

平民之女出身貧寒,或家境普通,大多沒見過世面,即便未來皇帝早早去世,也不會形成子幼母壯,後宮干政的局面。當然,皇帝的老婆也並非刻意的強調出身貧寒,或許底層官僚之女也不避諱,只是位不高,權不重罷了。

第二,平民選後對皇家的好處

首先基因的改良無疑是立竿見影的,許多史料中都記載了朱元璋相貌不出衆,在他一生中曾命畫師畫過上百幅個人肖像,有野史曾經渲染某個故事,畫師爲了迴避陛下容顏醜陋,都特意掩蓋了面目特徵和缺陷,結果朱元璋大怒,接連斬殺不少人。

在明朝時期爲何會有多賢后的現象?原因是什麼? 第2張

這也許只是個故事,朱元璋雖然殺人無數,但大多是權貴,平民百姓還真沒有記錄過。不過從各種文字史料和部分畫作的旁證來看,朱元璋不僅有半臉麻子,還是個鞋拔子臉。那麼第二代和第三代皇子容貌顯然也好看不到哪兒去,選擇貴族聯姻就無法挑選相貌,畢竟二選一的情況下不可能魚和熊掌兼得。

可是在平民和底層官員的女子中,可選範圍就大了,重要的一點便是容貌,可以參看明朝十六位皇帝的肖像畫,越後期,相貌越是英武,在和無數民間美女結合後,子孫漸漸改變了醜陋的基因,這對皇家來說無疑是好事,要知道,皇帝是九五至尊,如果個個面貌醜陋,又怎能彰顯大國天威呢?所以明朝的皇后不僅漂亮,而且性格好,都具備賢后的特質。

三,明朝都有哪些賢后

馬皇后是太祖的愛妻,人稱馬大腳,因爲出身貧寒自然不會纏足。當年太祖的發跡還和馬氏有莫大的關聯,朱元璋投奔到郭子興的帳下,爲了籠絡這位愛將,郭子興把養女許配給朱元璋,這便是馬氏。後來接連生下多位皇子,就包括太子朱標。朱元璋這個人多疑善殺,性格暴躁,當政30年間屠戮過20萬人,而馬氏則母儀天下,多次懇求朱元璋放下屠刀,所以後世的評價很好,擔得上賢后的稱呼。

仁宗皇帝朱高熾的張皇后也是位賢后,雖然算不得貧寒之女,不過出身也不算高,她的父親在明軍中擔任指揮使,當初公公朱棣發起靖難之役,率軍征戰在外,身爲世子的朱高熾則在北平打理的大後方。多虧了張皇后操持家務,才安定了大本營。

而在朱棣當政的22年裏,朱高熾一直作爲監國太子,當時的二皇子和三皇子一直企圖搬倒朱高熾,都是張皇后在背後不斷鼓勵,勉爲支撐。朱棣死後朱高熾繼位,可是不足一年卻因爲積勞成疾也早早過世,張皇后化悲痛爲力量,扶持兒子朱瞻基繼位,仁宣之治有她一半的功勞。

宣宗皇帝朱瞻基的皇后胡氏也是位出了名的賢后,而且嫁到皇家前就名聲在外。她溫婉體貼,在京城相當有名,隨後嫁給了還是皇太孫的朱瞻基。胡皇后的出身也不高,父親爲錦衣衛百戶,而且她是家中排行第3個女兒,後來接連位宣宗皇帝生下一個兒子,兩個女兒。即便後來宣宗專寵她人,廢掉了她的皇后位,還讓胡氏出家當道姑她也無怨無悔,直到英宗繼位後又重新爲其恢復名譽。

四,想當賢后並不容易

在明朝時期爲何會有多賢后的現象?原因是什麼? 第3張

皇帝不僅富有四海,更是不缺女人,想回到大明登後位,難度不亞於超級女聲奪冠。海選時需要在五千人中脫穎而出,經過八道門檻,而且每道門檻都極爲繁瑣。

未來的賢后們在皇帝大婚年齡時需要達到13歲,又不超過16歲,而且上數三代都屬良家,負責海選的官員到各地挑選五千個名額,和其家人談妥後贈與錢財。如果家裏人同意,便帶着女孩子去京城,於是在某月某日到了初選環節,首先把身材,相貌,高矮肥瘦過一遍,淘汰大概千人。

再由官員考察女子發音,談吐,接人待物,這一次將去除千人,到精選階段,參加選妃的女子就像今天的模特一樣,需要在指定的地點走臺步,看看走路時的儀態,丈量雙腳的大小,再次進行淘汰。

當篩選到只剩三百人時,幸運兒們就可以留在皇宮,老宮女把女孩們分成若干組,爲她們打理肌膚,修腋毛,集中生活,看有哪些符合選妃的標準。這三百人當中將有五十個幸運兒成爲嬪妃,到這步時,皇帝會親自派人蔘加,考察女孩們的言談舉止,時間爲三十天。最後這五十人將再由太妃或皇太后定奪選出三人,皇帝將親自選出皇后,剩下兩人成爲貴妃,被選擇爲皇后的人不僅祖上良家,且性格溫柔貌美如花,一切都註定了未來成爲賢后的特質。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