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未解之謎 > 明朝都沒有出現後宮干政現象 最後爲什麼會出現宦官專權

明朝都沒有出現後宮干政現象 最後爲什麼會出現宦官專權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4.9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你真的知道明代宦官專權嗎?小編給大家提供詳細的相關內容。明代沒有出現後宮干政,明代爲何卻有宦官專權?

開篇思考

在明代二百七十多年的歷史中,雖然不乏太后主政的局面出現,但始終沒有後妃干政的情況,但一直伴隨明代歷史的,卻是宦官專權的現象。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這兩個現象呢?

明代爲何始終沒有出現后妃干政

準確的說,明代的后妃曾多次在特殊情況或特定階段攝政,理論上可以擅權專政,但事實上卻沒有出現過一次後妃專政取代皇權,甚至沒有出現過一次外戚干政。

比如宣宗駕崩時,太子朱祁鎮才九歲,大臣們以皇帝年幼爲由,請太后垂簾聽政。但太后並不攬權,她以“毋壞祖宗法”爲由加以拒絕,而委政於“三楊(楊士奇、楊榮、楊溥)”,所有奏章均令送內閣交由楊士奇等議處。太后病重時,召楊士奇、楊溥入宮,“問國家尚有何大事未辦者”,士奇奏對未完,太后已崩。死後遺詔“允惟國家重事,存沒在念……諸后妃家並須遵奉皇祖訓戒,不許干預國政”。

再比如萬曆年間的李太后,當時小皇帝才十歲,無力親政,皇權運行存在很大空隙,朝政大權實際掌握在李太后手中,“徙居乾清宮,撫視上,主持國策”。但李太后同樣並不專權,而是將宮內之事交付馮保,“而大柄悉以委居正”,鼎力支持張居正進行改革,史稱:“萬曆初政。委任張居正,綜覈名實,幾於富強,後之力居多。”正是張居正十年改革之功,才爲大明續命六十年。

明朝都沒有出現後宮干政現象 最後爲什麼會出現宦官專權

爲何明代的太后不會專權?

這主要是因爲朱元璋當年留下的三條“祖訓”,其一是規定后妃不得干預政治,其二是后妃只能從“良家子”中選出,其三是不準設立丞相。

后妃不得預政,是朱元璋親自定下來的祖制,而且朱元璋對自己定下來的制度相當自信,要求子孫們絕對不能違背,這就使得不論哪一位太后,都不敢垂簾聽政,否則就是違背祖制,必然受到大臣們的激烈反對。武宗死後,張太后趁繼位的朱厚熜尚未到京,曾提出改懿旨爲聖旨,但馬上遭到了首輔楊廷和等人的堅決反對,擡出來的大旗就是此舉違背祖制。張太后無奈,只好作罷。

有明一代,除了明代開國初年,皇室與勳臣子女聯姻之外,從宣德之後,選婚之權便“委之宦寺,求之市井”的“良家子”。所謂“良家子”,就是說后妃必須來自民間,這樣與朝中的大臣們就沒有任何聯繫了。后妃入宮之後,基本就與外世隔絕,她們的家族成員雖然也會得到封贈,但大多隻是賞給虛銜,並且祖訓規定不可以議政參政,所以後妃家族沒有任何實權。史稱“有明一代,外戚最爲孱弱”。而後妃擅權與外戚專政是相輔相成的,只有后妃一人,而無外戚外臣幫助,后妃完全沒有足以擅權的社會基礎和實力。

明朝都沒有出現後宮干政現象 最後爲什麼會出現宦官專權 第2張

衆所周知,朱元璋爲了鞏固皇權,可謂費盡心思,設立五軍都督府控制了兵權,廢除丞相又控制了相權。朱元璋之後,明代採取的是內閣票擬、司禮批朱的內外雙軌制,這種事權分割而又互相制衡的體制,使得后妃難以控制朝政。即便因爲皇帝年幼,太后主政,也只能作爲內閣與司禮監的平衡勢力,當小皇帝漸漸長大,不管掌權的太后們願不願意,在內閣和宦官的逼迫下,都必須儘快歸政於皇帝。主政十年之久的李太后,在萬曆皇帝大婚之後,也不得不立即還政於帝,搬出乾清宮。

基於以上三個原因,明代后妃的主政只是臨時性的、過渡性的,不可能像漢朝的呂后、唐代的武則天、清代的慈禧太后那樣,徹底取代皇權。

爲何明代宦官之禍如此嚴重?

自東漢以來,宦官就作爲一支幹預國家政治生活的特殊勢力,活躍在政治舞臺上,千百年來,宦官之禍比比皆是,可爲什麼明代的宦官爲禍格外厲害呢?

朱元璋稱帝之後,吸取了漢唐晚期宦官亂政的教訓,宮中只設宦官不足百人,並且還明確規定,“內臣不許讀書識字”,“不得兼外臣文武銜,不得御外臣冠服,官階無過四品,月米一石,衣食於內庭”。這基本就斷絕了宦官亂政的可能性,但即便如此,朱元璋還是不放心,洪武十七年,他又特地在宮門置一塊鐵牌,刻上“內臣不得干預政事,預者斬”這幾個大字,以示震懾。

儘管朱元璋的意願是好的,但他親手製定的明代的制度,卻決定了宦官亂政乃是必然,其中最關鍵的一點,就是朱元璋取消了丞相制度。

朱元璋廢除丞相制度的本意,是集天下大權於皇帝一人,這樣負責處理國傢俱體事務的六部就直接向皇帝本人負責,而不用再經過丞相這一關。但是朱元璋又不相信任何人,徐達、李文忠、劉基、朱升等一大批曾經跟他一起赴湯蹈火的元勳,幾乎都被他剪除殆盡。所以,一面是紛繁複雜的國家事務,一面是無人可以信任,即便朱元璋通宵達旦的處理政務,也還是忙不過來。久而久之,便必然形成這種局面:誰跟他接近最多,便信任誰。享有這個得天獨厚機會的,當然只有宦官。

所以,朱元璋到了晚年時候,就已經開始信任和重用宦官了,比如洪武十年,當戶部奏天下稅課司局徵商不如額者一百七十八處時,朱元璋便“遣中官、國子生及部委官各一人覈實,立爲定額”,這是明代宦官在皇帝委派下干預財政的開始。李文忠曾對朱元璋說:“內臣太多,宜稍裁省。”朱元璋聽後大怒,說道:“若欲弱吾羽翼何意?”隨後下旨將李文忠的門客全部殺死,李文忠受此驚嚇,不久病死。

明朝都沒有出現後宮干政現象 最後爲什麼會出現宦官專權 第3張

既然朱元璋開了這個頭,那麼在他的子孫們看來,重用宦官,當然就是信乎有徵,不悖祖訓了。明代的皇帝們要把權力掌握在自己手裏,又力圖窮極人間天上最驕奢淫逸的享樂生活,那麼,由不離左右的宦官代爲料理政事,也就勢不可免。

從制度上說,內閣票擬、司禮批朱的內外雙軌制,可以實現權力的平衡,由皇帝居中掌握,但實際上,內閣雖然後來在一定意義上取得了丞相的職權,但因爲始終沒有取得法定地位,所以並不是中央一級正式的行政機構,這就使得內閣在和宦官的鬥爭中顯得軟弱無力,內閣的“票擬”權根本無法對抗司禮監的“批朱”權。

因爲,司禮監的“批朱”權,實際上就是皇權的延伸,宦官們要專權,必須拉着皇帝的大旗作虎皮。武宗喜歡喝酒,劉瑾就趁着武宗喝到最高興的時候奏事,武宗不耐煩的說,“爾何爲,乃一一煩朕也,”魏忠賢則是趁着熹宗做木匠活的時候奏事,熹宗便說:“朕已悉矣,汝輩好爲之。”可見,即便如權勢熏天的九千歲魏忠賢,也要藉着皇帝的旨意行事。

明朝都沒有出現後宮干政現象 最後爲什麼會出現宦官專權 第4張

綜上所述

明代的制度決定了,無論皇帝願不願意,他只能信任身邊的宦官,因爲只有宦官纔是他能夠徹底掌握的,無論宦官的權力有多大,皇帝仍舊一言可定其生死,武宗翻手可殺劉瑾,崇禎上臺幾個月便可除掉魏忠賢。而如果權力落到內閣的手上,那麼就會像漢唐宋等朝代一樣,出現不可控制的權臣,進而威脅到皇位。兩者相權,皇帝只能選擇偏向於身邊的宦官。

所以,即便如相對英明的宣宗、孝宗時,宦官依舊爲禍不小;即便崇禎除掉魏忠賢,仍舊會重用其他的宦官,而內閣成員卻不斷換人,總數達五十人之多。

參考資料:《明史》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