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三國二十四名將——關羽人物生平 追隨劉備

三國二十四名將——關羽人物生平 追隨劉備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1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三國二十四名將——關羽人物生平 追隨劉備

追隨劉備

關羽本字長生,後改字雲長,早年因犯事逃離家鄉至幽州涿郡。

中平元年(184年),漢室宗親劉備在涿縣組織起了一支義勇軍參與撲滅黃巾軍的戰爭,關羽與張飛同在其中。劉備輾轉擔任許多官職後,投奔昔日同窗公孫瓚,被封爲平原國相,任關羽、張飛爲別部司馬,分統部曲。三人情同兄弟,常一起同牀而睡,當劉備坐下時,關、張二人更不辭辛勞隨身守護。

興平元年(194年),曹操因曹嵩被殺而遷怒於陶謙,於是發兵攻打徐州。陶謙求救於劉備,劉備和關羽率千餘人前往救援。曹操兵退後,陶謙表劉備爲豫州刺史,關羽與劉備屯兵於小沛。而後在陶謙等人的再三相讓下,劉備領徐州牧。

建安元年(196年),劉備被袁術、呂布夾攻,丟失徐州,關羽便跟隨劉備一起投奔曹操。後與曹操許田圍獵時,關羽勸劉備殺掉曹操,但劉備此時認爲當時的曹操是要匡扶漢室的,覺得殺了他可惜,於是不從。

建安三年(198年),劉備與曹操共擒呂布於下邳,奪得徐州,關羽與劉備便跟隨曹操班師回許昌,曹操任車胄爲徐州刺史。後袁術北上投奔袁紹,劉備奉曹操命攔截袁術于徐州,劉備趁機襲殺車胄,命關羽守下邳、領徐州,劉備返回小沛。

陣斬顏良

建安五年(200年),曹操派劉岱、王忠攻打劉備,卻被劉備擊敗,曹操於是親提大軍出征,劉備敗逃,關羽戰敗被生擒,不得已而投降,曹操待以厚禮,任命爲偏將軍。後袁紹派大將顏良、文丑、郭圖等攻東郡太守劉延於白馬,曹操親自率軍救援,並命張遼與關羽爲前鋒。關羽望見顏良的麾蓋,策馬衝鋒,斬殺顏良於萬軍之中,梟首而歸,袁軍將領無人能擋,白馬之圍被解,關羽被封爲漢壽亭侯。

當時,曹操爲知道關羽有沒有久留的心意,叫張遼用人情試探。關羽對張遼嘆息道:“我知道曹公對我的厚愛,但我受劉備將軍的厚恩,發誓共死,不可背棄。我終不會留下,在爲曹公立下功勞後我便會離去。”張遼向曹操表明,曹操知道關羽會離去,反而重加賞賜,想要留住他,但關羽盡封曹操的賞賜,留書告辭,回到劉備身邊。曹操左右欲追殺之,不過曹操認爲各爲其主而阻止。民間文化把這一段故事叫做“千里走單騎”。

鎮守荊州

建安十三年(208年),劉備投靠劉表,屯兵於新野。曹操率領大軍南下,劉備南逃,另遣關羽乘數百艘船駛向江陵會合,但劉備於途中被曹操軍追至,幸而關羽駛至漢津,一同乘船至夏口。

劉備聯合孫權擊敗曹操後,曹操留曹仁等防守荊州,於是劉備又與孫權大將周瑜夾攻曹仁,命關羽絕北道斷曹仁後路。待劉備取得荊南四郡(長沙、零陵、武陵、桂陽),拜關羽爲元勳,受封襄陽太守、蕩寇將軍,此時襄陽實爲曹操勢力範圍,由樂進駐守,所以關羽駐於江北。 在此期間,關羽重修了江陵城。

建安十八年(213年),劉備入蜀助劉璋防禦張魯,張飛、趙雲、諸葛亮與關羽共守荊州。

三國二十四名將——關羽人物生平 追隨劉備 第2張

建安十九年(214年),劉備與劉璋決裂,在攻打雒城時,軍師龐統中流矢身亡,劉備乃召張飛、趙雲、諸葛亮入川支援,荊州只留關羽駐守。劉備平定蜀地後,以關羽董督荊州事, 授權掌管荊州地區劉備控制的部分,包括荊州南部四郡和從東吳借來的南郡治所江陵和附近的公安,關羽事實上鎮守荊州五郡(南郡、長沙郡、零陵郡、武陵郡、桂陽郡)。

建安二十年(215年),孫權知道劉備已奪得益州,希望取回荊州。劉備卻說:“當得到涼州時,便會把荊州交還。”孫權對此十分怨恨,便派魯肅索要荊州。孫劉兩方的將領在陣前“單刀會”,據理相爭但最終不歡而散。孫權命呂蒙準備進攻荊州南部,魯肅將萬餘人馬於益陽牽制關羽,劉備從益州帶兵回援。時關羽號稱有三萬人馬,自選五千精銳準備從上游渡河,吳將甘寧率領一千人前往駐守,關羽得知後就沒有過河,在河對岸紮營,這個地方後來稱爲“關羽瀨”。此時,曹操進取漢中的張魯,劉備便迅速和孫權修和,協議平分荊州,即分荊州的江夏郡、長沙郡、桂陽郡屬於孫權,分荊州的南郡、零陵郡、武陵郡屬於劉備,這就是三國史上著名的湘水劃界。

威震華夏

建安二十三年(218年),太醫令吉本,少府耿紀,司直韋晃等人謀反,但不久事情敗露,幾人被曹操所殺,曹操於是召曹仁爲徵南將軍,討伐關羽。曹仁屯樊期間,大肆徵調徭役,南陽郡一帶軍民苦不堪言。宛城太守侯音與衛開於是劫持太守造反,與東里滾關羽聯合。曹仁率軍前往平亂,於次年正月攻破宛城,將侯音斬殺,並屠城。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劉備軍與曹操軍相爭漢中,魏將夏侯淵被劉備大將黃忠所斬,曹操親提大軍來爭漢中,劉備據守,趙雲又在漢水劫去糧草,曹操無奈只得退出漢中,劉備遂佔據漢中。

同年七月,劉備自稱漢中王,任命許靖爲太傅,法正爲尚書令,關羽爲前將軍,張飛爲右將軍,馬超爲左將軍,黃忠爲後將軍,並派益州前部司馬、犍爲人費詩去關羽駐地授予關羽官印,關羽聞知黃忠地位和自己一樣,憤怒地說:“大丈夫絕不能和老兵同列!”不肯接受任命。費詩對關羽說:“創立王業的人,所用的人不能都一樣。以前蕭何、曹參和漢高祖年幼時就關係很好,而陳平、韓信是後來的亡命之人;可排列地位,韓信位居最上,沒有聽說蕭何、曹參對此有過怨恨。如今漢中王因爲一時的功勞,尊崇黃忠,而在他心中的輕重,黃忠怎能和您相比呢!況且漢中王與您猶如一體,休慼相前,禍福與共。我認爲您不應計較官號的高下,以及爵位和俸祿的多少。我僅是一個使者,奉命之人,您如果不接受任命,我就這樣回去。只是我爲您這樣感到惋惜,恐怕您以後要後悔的。”關羽聽了他的話以後,大爲感動,醒悟過來,立即接受了任命。

當時孫權進攻合肥。曹魏的主力都駐守在淮南。揚州刺史溫恢對兗州刺史裴潛說:“此處雖然有賊人,卻不值得擔憂。現在剛剛漲水,徵南將軍曹仁卻孤軍深入,沒有長遠的準備,關羽強悍狡猾,只恐怕徵南將軍會有變故。”不久,關羽果然令南郡太守糜芳守衛江陵,將軍士仁守公安,他自己率軍向樊城的曹仁進攻。

曹操派出大將於禁率領七軍援救襄樊。立義將軍龐德與關羽交戰,引箭射中關羽前額。其時龐德常乘白馬,關羽軍皆謂之白馬將軍,對他甚爲忌憚。

到了八月,天降大雨十餘日,漢水因此暴漲,關羽因掘江堤以大水灌於禁軍,于禁軍雖在平地,卻被水淹五六丈,于禁七軍都被淹沒,于禁只與諸將登高望水,無所迴避,關羽乘大船進攻于禁,于禁投降。曹操得知于禁投降的消息非常驚異。

關羽乘船進攻龐德軍,龐德的軍隊大多投降關羽,龐德寡不敵衆,最後被關羽所擒,龐德的兄長在蜀漢漢中爲官,關羽因此想要勸降龐德,但是龐德大罵不肯降,關羽於是將其斬首。

關羽乘勝對樊城發起猛攻,樊城進水,城牆崩塌,而曹仁的守軍也因爲多次戰敗而大量削減,只剩下幾千人,樊城被圍數重,外內斷絕,糧食也快被吃完,衆將都惶恐不安。曹仁在滿寵的勸說下,與將士們盟誓,以死守城。關羽又派別的將領把將軍呂常包圍在襄陽。荊州刺史胡修、南鄉太守傅方都投降了關羽。

同年十月,陸渾民孫狼等苦於徭役,叛上作亂,南附關羽,遙受關羽印號,爲之支黨, 關羽的聲勢一度威震華夏。

敗走麥城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末,曹

操以爲漢獻帝在許,與關羽軍相近,欲遷都避其鋒芒,司馬懿、蔣濟等勸阻,認爲孫權必然不願看到關羽得志,可以用答應將江南封給孫權爲條件讓他從背後出兵攻擊關羽。同時曹操派遣徐晃、趙儼等率軍救援樊城,更準備親自征討關羽。

救援樊城的徐晃因兵力不足,認爲很難與關羽抗衡,不過之後曹操先後派遣徐商、呂建等將領以及殷署、朱蓋等十二營兵馬增援徐晃。關羽在圍頭派有軍隊駐守,在四冢還有駐軍。徐晃於是揚言將進攻圍頭,卻祕密攻打四冢。關羽見四冢危急,便親自率領步、騎兵五千人出戰,徐晃迎擊,關羽退走。關羽在塹壕前圍有十重鹿角,徐晃追擊關羽,二人都進入關羽對樊城的包圍圈,包圍圈被打破,傅方、胡修都被殺死,關羽於是撤圍退走,然而關羽的船隻仍據守沔水,去襄陽的路隔絕不通。

而孫權命呂蒙爲主帥偷襲荊州,並親自率軍爲後援。荊州重鎮江陵守將麋芳(劉備小舅子)、公安守將士仁因與關羽有嫌隙而不戰而降。

此時關羽得知南郡失守後,立即向南回撤。回師途中,關羽多次派使者與呂蒙聯繫,呂蒙每次都厚待關羽的使者,允許在城中各種遊覽,向關羽部下親屬各家表示慰問,有人親手寫信託他帶走,作爲平安的證明。使者返回,關羽部屬私下向他詢問家中情況,盡知家中平安,所受對待超過以前,因此關羽的將士都無心再戰了,士卒漸漸潰散,退至麥城。同年十二月,關羽率數十騎出逃,一路突圍至距益州不過一二十里的臨沮(今湖北省襄樊市南漳縣),遇潘璋部將馬忠的埋伏,被擒,和長子關平於臨沮被害。

孫權將關羽首級送給曹操,曹操以諸侯之禮將其安葬於洛陽,同時孫權則將關羽身軀以諸侯禮安葬於當陽, 即關陵,也稱當陽大王冢。蜀漢在成都爲關羽建衣冠冢,即是成都關羽墓,以招魂祭祀。因此民間也稱關羽“頭枕洛陽,身臥當陽,魂歸故里(或稱‘魂歸山西)。

景耀三年(260年)九月,蜀漢後主劉禪(shàn)在追諡幾位重要大臣時,追諡關羽爲“壯繆侯”。

歷史評價

陳壽:“關羽、張飛皆稱萬人之敵,爲世虎臣。羽報效曹公,飛義釋嚴顏,並有國士之風。然羽剛而 自矜,飛暴而無恩,以短取敗,理數之常也。”

程昱:“劉備有英名,關羽、張飛皆萬人之敵也, 權必資之以御我。”

郭嘉:“張飛、關羽者,皆萬人之敵也,爲之死用。”

傅幹:張飛、關羽勇而有義,皆萬人之敵,而爲之將。”

周瑜:“劉備以梟雄之姿,而有關羽、張飛熊虎之將,必非久屈爲人用者。”

劉曄:“關羽、張飛勇冠三軍而爲將。”

溫恢:“關羽驍銳,乘利而進,必將爲患。”

呂蒙:“斯人長而好學,讀左傳略皆上口,梗亮有雄氣,然性頗自負,好凌人。”“今東西雖爲一家,而關羽實熊虎也,計安可不豫定?”

諸葛亮:“孟起兼資文武,雄烈過人,一世之傑,黥、彭之徒,當與益德並驅爭先,猶未及髯之絕倫逸羣。”

廖立:“是羽怙恃勇名,作軍無法,直以意突耳,故前後數喪師衆也。”

楊戲:“關、張赳赳,出身匡世,扶翼攜上,雄壯虎烈。藩屏左右,翻飛電發,濟於艱難,贊主洪業,侔跡韓、耿,齊聲雙德。交待無禮,並致奸 慝,悼惟輕慮,隕身匡國。”

袁準:“張飛、關羽與劉備俱起,爪牙腹心之臣,而武人也。 ”

張輔:“張飛關羽,皆人傑也。”

葛洪:“鹹謂勇力絕倫者,則上將之器;洽聞治亂者,則三九之才也。然張飛關羽萬人之敵 ,而皆喪元辱主,授首非所。”

閻負、樑殊:“驍勇多權略,攻必取,戰必勝,關、張之流。”

張仲宣:“張遼運籌之方,可以歸之於先軌;關羽搴旗之效,可以論之於後塵。”

黃茂才:“氣蓋世,勇而強。萬衆中,刺顏良。”

陳亮:“夫關羽好勇而無謀,恃氣而驕功,此其勢甚易譎也。”

“關帝詩竹碑”的各種版本

陳元靚:“劍氣凌雲,實曰虎臣。勇如一國,敵萬人。蜀展其翼,吳折其鱗。惜乎中勇,前後絕倫。”

郝經:“羽、飛昭烈啑血起義,夙定君臣之分,期復漢室,百折興王。闞如兩虎嘯風從龍,夾之以飛,雄猛震一世,號稱萬人敵。羽報效於操,致書而去,飛瞋目橫矛,而與操決。矯轎義烈,上通於天,漢於是乎不亡。”

楊博:“維帝忠義昭宇宙,功業垂史冊,祀祠遍天下,黃髮稚齒,極海窮邊,靡不崇重。而帝之隨在者靈,威蓋顯赫,千載一日。”

王夫之:“吳、蜀之好不終,關羽已死,荊州以失,曹操以乘二國之離,無忌而急於篡,關羽安能逃其責哉?羽守江陵,數與魯肅生疑貳,於是而諸葛之志不宣,而肅亦苦矣。肅以歡好撫羽,豈私羽而畏昭烈乎?其欲併力以抗操,匪舌是出,而羽不諒,故以知肅心之獨苦也。”

毛澤東:“關雲長大體上是不懂統一戰線的,這個人並不高明,對待同盟軍搞關門主義,不講政策。”

出生爭議

《三國志》書中並未記載關羽於哪一天出生,後世對關羽的出生一直飽受爭議。在山西省運城市常平村關帝家廟內立有一塊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的《前將軍關壯穆侯祖墓碑銘》,記其生於“桓帝延熹三年(160年)六月二十四日”,而明崇幀二年(1629年)立於石磐溝關羽祖塋的《祀田碑記》和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編修的《關帝志》,都認爲關羽生於漢桓帝延熹三年(160年)六月二十二日。

此外,民間對關羽生辰還流傳有好幾種說法,而民間舉辦的關聖帝君誕辰紀念活動都在農曆六月二十四日,所以關羽的出生日應爲六月二十四日。

後世地位

官方信仰

各朝皇帝都以關羽爲忠義的化身成爲教育忠君愛國信念的材料,其“侯而王,王而帝,帝而聖,聖而天”的過程請參考下表:

朝代皇帝時間封號

北宋宋徽宗崇寧元年(1102)忠惠公

宋徽宗崇寧三年(1104)崇寧真君

宋徽宗大觀二年(1107)武安王

宋徽宗宣和五年(1123)義勇武安王

南宋宋高宗建炎二年(1128)壯繆義勇武安王

宋孝宗淳熙十四年(1187)壯繆義勇武安英濟王

元元泰定帝天曆八年(1335)顯靈義勇武安英濟王

明明神宗萬曆四十二年(1613)三界伏魔大帝神威遠鎮天尊關聖帝君

明思宗崇禎三年(1630)真元顯應昭明翼漢天尊

清清世祖順治九年(1652)忠義神武關聖大帝

清世宗雍正三年(1725)三代公爵、聖曾祖、光昭公、聖祖、裕昌公、聖考、成忠公

清高宗乾隆元年(1736)山西關夫子

清高宗乾隆三十一年(1767)靈佑二字

清仁宗嘉慶十八年(1813)仁勇二字

清宣宗道光八年(1828)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關聖大帝

清德宗光緒五年(1879)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護國保民精誠綏靖翊贊宣德關聖大帝

民間信仰

民間所供奉的“關公”又被臺灣信徒稱爲“恩主”,即救世主的意思。在東南亞地區,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以及菲律賓等國家,甚至美國、英國的華人區域,關公的信仰也都相當盛行,華僑在國外從商者很多,因此對於作爲武財神的關公也多加崇祀。

文化信仰

關羽畫像佛教對關雲長的信仰只是限於供奉,並無祈禱、讚頌以及供奉儀軌,而在藏傳佛教中,有多位大師著有供贊儀軌,如章嘉大師、土觀大師以及這世大寶法王、亞青寺阿秋仁波切等。多識仁波切也曾著有關雲長簡略供贊。

道教將關羽奉爲“關聖帝君”,即人們常說的“關帝”,爲道教的護法四帥之一。

墓址

關羽墓在中國有三座,一座在河南省洛陽市的關林,位於河南省洛陽市偃師縣佃莊鄉關莊村的關莊村關羽墓,位於湖北省當陽市的關陵和位於四川省成都市的成都關羽墓。

文學形象

在小說《三國演義》裏將關羽塑造成爲一個忠義仁勇的武將形象,出場時與劉備張飛桃園結義,打造兵器後參加鎮壓黃巾起義的戰爭中,而後雖然與劉備東奔西走,顛沛流離,但仍能斬將殺敵,大顯神威。

在十八鎮諸侯討董卓時,溫酒斬華雄,三英戰呂布。劉備徐州兵敗,約三事降漢不降曹,爲曹操解白馬之圍,斬顏良、誅文丑。得知劉備下落後,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斬蔡陽兄弟釋疑,在古城三兄弟聚義。赤壁之戰時在華容道又不忍殺害曹操將其放走。劉備稱王后,關羽官拜五虎上將之首,領兵攻取襄陽,水淹七軍,斬龐德、擒于禁,樊城之戰時被毒箭暗算,刮骨療毒,後呂蒙白衣渡江襲取荊州,徐晃趁機奪了偃城,關羽腹背受敵,敗走麥城,後被殺,蜀吳三個國家都爲其舉辦喪禮。死後曾經數次顯聖,追呂蒙之魂,罵孫權,驚曹操。

此外,《三國演義》中以旁白視角敘事時,通常稱關羽爲“雲長”或“關公”,極少直呼其名,而整部《三國演義》中除了對皇帝稱帝號外,亦只有關羽、劉備、諸葛亮有此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