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歷史迷案:秦始皇爲何要焚書坑儒?

歷史迷案:秦始皇爲何要焚書坑儒?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7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導讀:秦朝給我們印象最深的就是統一中國,修築長城、焚書坑儒、昏庸暴君。先不說別的,就單說焚書坑儒這件事情,秦始皇真的殺遍了所有的儒生,焚掉了所有的書嗎?焚書坑儒的真相究竟是什麼?

  歷史上關於焚書坑儒是這樣記載的:

  焚書坑儒發生在中國古代的秦朝。在秦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213年),博士齊人淳于越反對當時實行的“郡縣制”,要求根據古制,分封子弟。丞相李斯加以駁斥,並主張禁止百姓以古非今,以私學誹謗朝政。

歷史迷案:秦始皇爲何要焚書坑儒?

網絡配圖

  秦始皇採納李斯的建議,下令焚燒《秦記》以外的列國史記,對不屬於博士館的私藏《詩》、《書》等也限期交出燒燬;有敢談論《詩》、《書》的處死,以古非今的滅族;禁止私學,想學法令的人要以官吏爲師。此即爲“焚書”。第二年,兩個術士(修煉功法煉丹的人)侯生和盧生暗地裏誹謗秦始皇,並亡命而去。

  秦始皇爲什麼要焚書坑儒?

  秦始皇三十四年,淳于越在朝議中批判王朝統治,提議師古,分封同姓王以屏藩。始皇“下其議”,反對師古分封,引起朝廷的辯論。李斯認爲私學有害於大一統,有損“主勢”和“法令出一”應予以禁止。秦皇“可其議”,於是有焚書之事。

  可以說,焚書是由於統治階級內部觀點不一、主張分歧引發的。以淳于越、王綰爲代表的儒生,希望實現政治仁道化,希望自己的學說能付諸實行。而秦始皇當初重用這些儒生的目的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希望他們能盡力爲其集權統治服務。兩者的意圖發生衝突。衝突本來可以溫和的化解,可是秦始皇最終選擇極端做法。

  其實,焚書坑儒反映了一個溝通不暢的管理問題。兼聽則明,偏信則闇。始皇偏聽李斯一人,別人的意見在起點上就輸了一籌。揣摩君王之心,阿其意,順其志,正是李斯仕途騰達的祕訣之一。秦王曾因鄭國間秦一事而下逐客令,人皆受攆,惟李斯緊緊抓住秦王欲兼併天下之野心,慷慨陳詞:“不論曲直,非秦者去,爲客者逐。”“此非所以跨海內製諸侯之術也。”結果,“秦王乃除逐客之令,復李斯官。卒用其計謀”。李斯因禍得福,從此青雲直上。這樣的人以唯上爲出發點,只會助紂爲虐。

歷史迷案:秦始皇爲何要焚書坑儒? 第2張

網絡配圖

  歷史上真的焚書坑儒了嗎?真的很嚴重嗎?

  千百年來,許多人圍繞着秦始皇編造了一個又一個故事,真假參半,添油加醋。他的家世,被塗抹得陰暗淫亂。說他的父親是呂不韋,一個出身於外國的大商人,說他的母親養面首生孩子,發動政變要奪秦王的權。他的爲人,被渲染得暴虐恐怖,說他的聲音如同豺狗,內心如同虎狼,說他焚書坑儒,滅絕文化。

  近年來,我爲撰寫《秦帝國的崩潰》(中華書局,2007年4月)和《秦始皇的祕密》(中華書局,2009年7月)兩書,着手考察秦始皇的歷史,追究秦始皇的故事,清理有關秦始皇的傳聞和神話,隨着清查工作的進程,兩千年來燒得通紅的虛火漸漸熄滅,冷澈透明的真相一一浮現出來。

  呂不韋不是他的父親,她的母親也不曾想要奪他的權。他有第一流的遺傳基因,相貌堂堂,行動敏捷。他聽信了亡國丞相李斯的壞主意,確是下了焚書令,但是,他不反儒,也未曾坑埋儒生。不但沒有坑埋儒生,說他坑埋了四百六十名方士的故事,也是編造的謊言。現在看來,有關秦始皇的一生,多半要推倒重來。

  秦始皇三十四年,在咸陽宮的酒席宴上,博士們之間發生了爭論,爭論的主要分歧,在於秦政府是否應當以歷史傳統爲師,修正全面實行郡縣的政策。秦始皇將這個問題下到朝廷會議繼續討論。在廷議的討論中,一貫主張全面郡縣制的丞相李斯,大力強調薄古厚今,進而提出了焚書的建議。李斯的建議,被秦始皇採納,作爲法令,頒佈執行。焚書這件事情,是秦帝國君臣間經過議論後,頒發並執行重大政令的政治事件。

歷史迷案:秦始皇爲何要焚書坑儒? 第3張

網絡配圖

  《史記》的記事中,時間、地點、人物、事情都有明確的交代,焚書詔令的產生和下達符合秦代政令的程序,史料來源也清楚,文本的信用度相當高。這件事情,《史記》以前的文獻有記載,司馬遷自己也另有直接的證言。

  由此可見,焚書,作爲歷史事實,可以說是鐵板釘釘,古今中外,沒有人會去質疑,浪費時間精力。完全可以斷言論定,《史記·秦始皇本紀》中關於焚書的記載,是可靠的信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