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經典 > 詩詞名句 > 庾信的《別周尚書弘正》運用了哪些藝術手法?

庾信的《別周尚書弘正》運用了哪些藝術手法?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8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庾信的《別周尚書弘正》運用了哪些藝術手法?這是一首直抒離情的送別詩,先寫送別地點,惜別之情,而後分寫去者和留者的悲哀,接下來跟着本站小編一起欣賞吧。

別周尚書弘正

扶風石橋北,函谷故關前。

此中一分手,相逢知幾年?

黃鵠一反顧,徘徊應愴然。

自知悲不已,徒勞減瑟弦。

庾信的《別周尚書弘正》運用了哪些藝術手法?

周尚書弘正,即周處士弘讓之兄,梁元帝時任左戶尚書。後仕陳朝,天嘉元年(560),遷侍中,國子祭酒,往長安迎陳頊(即後來的陳宣帝)。天嘉三年,弘正還陳,庾信作此詩送之。題雲“周尚書”,仍以弘正在樑所任之職相稱,不僅是表示念舊之情,而且還含有不願承認陳朝禪樑之合法性的深意。

首二句寫送別周尚書的地點。扶風,郡名,治所在今咸陽,此借指長安。石橋北,當指分手之處。函谷故關即今河南靈寶境內的故秦函谷關。兩者之間,大致就是關中之地。這裏將這兩個地名說得如此確切,再加上下句一個重重的“此中”,令人感到詩人被羈留的沉悶與苦痛——他是被劃定在這個範圍裏,不得不在“此中”與友人作別的!兩個普通的地名,一到詩人筆下,卻產生了牢籠一般的感覺,這真是化腐朽爲神奇了!

分手在即,而下次相逢誰知要等上幾年?平時難得相見的友人,分手時都會提出這類問題,但它出自庾信之口,卻不是一般的感傷。其時儘管周、陳已經通好,而庾信卻一則被北朝留住不遣,二則陳朝也尚未提出要他回去,加上詩人對陳朝也並無好感,所以他重返江南是完全無望的,而周弘正再度來周的可能也同樣微乎其微。因此,詩人問“相逢知幾年”,其實是爲了掩飾絕望之情的無話找話、徒自排遣。所以,這兩句離人預約會期的問話,也和前二句一樣,看似平常,細味之卻含義深沉——這實在是詩人的訣別之辭呵!

上四句是合說送者與去者,再下二句則是單說去者。古詩《步出城東門》雲:“步出城東門,遙望江南路。前日風雪中,故人從此去。我欲渡河水,河水深無樑。願爲雙黃鵠,高飛還故鄉。”寫的是流落北方的遊子不能隨友人同返故里的悲哀。但詩人這裏借用其意,卻別有翻新,他是從友人一方着想,揣想他雖然能夠南歸,但心中決不會忘卻不得偕飛的同輩,當其返顧徘徊之際,也應愴然淚下。這兩句化用古詩,手法精巧,而情味則如古詩一般淳厚雋永,去者與詩人的交情之深,儘可在此中體味了。

庾信的《別周尚書弘正》運用了哪些藝術手法? 第2張

去者悲愴難禁,留者更是哀傷不已。末二句乃歸結到詩人自己。《史記·孝武本紀》雲:“泰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止,故破其瑟爲二十五絃。”減去瑟弦的辦法或許能減輕某種人的悲哀,而對於詩人來說卻是徒勞的。這兩句仍是將古人之意更翻進一層,足見詩人不是因爲送別友人而一時傷情,由此更令讀者爲他那亡國羈臣永無盡頭的綿綿長恨,而黯然神傷不已。

章法先合後分,十分自然地隨着情勢發展。由於是把心曲說給相知甚深的故人聽,所以也用不着有所忌諱、用不着曲折的構思和精巧的琢句,就這麼平平地說來,加幾個最常見的比興手法,其一片至情,反倒能表現得格外分明。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