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未解之謎 > 宋遼戰爭中宋朝已經獲勝的情況下 宋朝爲什麼還要簽訂澶淵之盟

宋遼戰爭中宋朝已經獲勝的情況下 宋朝爲什麼還要簽訂澶淵之盟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1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很多人都不瞭解宋遼戰爭的事情,接下來跟着小編一起欣賞。

公元916年,遼太祖耶律阿保機稱帝,定國號爲契丹。而到了遼太宗耶律德光在位時期,契丹開始有了入主中原的野心。耶律德光扶植石敬瑭稱帝,建立了後晉,石敬瑭則向契丹獻上燕雲十六州。

自此,宋朝北方門戶大開,中原政權時時面臨遼國的威脅。這也成了宋朝統治者們的一塊心病。

宋遼戰爭中宋朝已經獲勝的情況下 宋朝爲什麼還要簽訂澶淵之盟

遼太祖劇照

《澶淵之盟碑》即俗稱“城下會盟碑”。宋貞宗欺蠻夷不識漢字,反其意吟詩刻石冠冕以愚百姓。觀後趁興附上一詠供笑:濮陽宋跡自蕭條,千古悲風涕淚飄。  青史迷茫衰敗事,殘碑讀罷話前朝。  瑩霜利劍驅狼盡,指旆北荒望敵消。  雅韻何成邊塞固,長輸帛玉重民徭。

公元947年,耶律德光攻入汴京,滅亡後晉之後,改國號爲遼,自此正式加入了中原地區的政治角逐。北宋與遼國對峙了有上百年時間,自北宋立國之初,兩國之間就相互攻伐。

宋太宗趙光義爲了收復燕雲十六州,除去宋朝的這塊心病,在位期間曾兩次伐遼,但是都失敗了。

宋遼戰爭中宋朝已經獲勝的情況下 宋朝爲什麼還要簽訂澶淵之盟 第2張

趙光義兩次伐遼均以失敗告終

公元979年,趙光義在平定北漢之後,從太原直接出兵伐遼。想要出其不意攻其不備。可是剛剛攻下幽州,遼國隨後便派兵來援,受到兩面夾擊的宋軍全面潰敗,落荒而逃,趙光義逃到涿州,遼兵才停止了追擊。

到了公元986年,經過幾年的準備,趙光義再次伐遼,此次出兵兵分三路,可是很快宋軍便開始敗退,東西兩路軍更是全軍覆沒。宋國也因此元氣大傷,再也無力伐遼了,對遼國也由進攻轉爲防守。

宋遼戰爭中宋朝已經獲勝的情況下 宋朝爲什麼還要簽訂澶淵之盟 第3張

兩次伐遼的失敗使得宋軍由攻轉守

兩次伐遼失敗,換來的卻是遼國的報復。1004年8月,遼國蕭太后帶領兒子遼聖宗耶律隆緒親征,遼國此次出兵共計20餘萬,蕭撻凜爲遼軍主帥,氣勢洶洶朝宋國而來。

此時的宋國風雨飄搖,社稷有累卵之危,生民有倒懸之急。得知了遼軍南下的消息後,宋真宗火速召開會議,與羣臣商討對策。大臣們也是分爲兩派,一派主站,一派主降。兩個派系相互爭執不休,最後是宰相寇準力排衆議,堅持迎戰遼軍。

宋遼戰爭中宋朝已經獲勝的情況下 宋朝爲什麼還要簽訂澶淵之盟 第4張

寇準力排衆議,堅決主戰

思慮再三之後,宋真宗同意了與遼軍作戰,並決定御駕親征。據《宋史紀事本末·契丹盟好》中記載:“帝遂渡河御北門城樓,召諸將撫慰,遠近望見御蓋,踊躍呼萬歲”

皇帝親征,極大地鼓舞了將士的士氣,宋軍羣情激昂,士氣大增。一連打了幾場勝仗後,與遼軍形成了對峙的局面。宋軍一改往昔的弱小,突然變得生猛起來,遼軍主帥蕭撻凜有些疑惑,便決定到兩軍陣前看看具體情況。

可是這一看卻直接丟掉了自己的性命,蕭撻凜作爲遼軍主帥,卻不懂得”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的道理。衣着華麗,威風凜凜地來到兩軍陣前,卻被宋軍城樓上的弩兵盯上,弩兵架起巨弩一箭便將蕭撻凜射殺。

宋遼戰爭中宋朝已經獲勝的情況下 宋朝爲什麼還要簽訂澶淵之盟 第5張

蕭撻凜到兩軍陣前一探究竟反送了性命

主帥身死,遼軍軍心大變,再也無心戀戰,蕭太后慌張之下只能找宋朝議和。此時寇準提議乘勝追擊,卻被宋真宗否決,於是《檀淵之盟》便在這個時候簽下來。

宋真宗並非昏庸之輩,雖有勵精圖治的熱血,卻並無開疆擴土的決心。宋朝派遣宰相曹利用前去與遼國談判,宋真宗一再叮囑他,儘量不要再輕啓戰事,即便是遼國索要百萬銀錢,也可以答應。寇準聽到這話鼻子差點氣歪了。退朝之後,趕緊追上曹利用說道:“若歲幣超出30萬銀,我必會親自砍掉你的腦袋”,曹利用連忙稱是。

宋遼戰爭中宋朝已經獲勝的情況下 宋朝爲什麼還要簽訂澶淵之盟 第6張

宋真宗對遼國一心求和

經過宋遼兩國的談判,最終《檀淵之盟》簽訂。宋遼兩國成爲兄弟同盟。宋國每年向遼國進貢歲幣銀10萬兩,絹20萬匹。雙方以白溝河爲邊界。從此結束了兩國之間長達25年的戰爭。而自此之後,宋遼兩國也迎來了長期的和平相處。

宋遼兩國之間的戰爭,勝少而敗多,宋軍本身實力便不強大,“安史之亂”後,中原騎兵便日益式微,到了宋遼的時代,沒有了放牧的馬場,宋軍更是無法抵抗遊牧民族的鐵騎。所以面對遼國的戰爭,很難取得優勢。射死遼軍主帥後,想要乘勝追擊,打垮遼軍卻是難上加難。

宋遼戰爭中宋朝已經獲勝的情況下 宋朝爲什麼還要簽訂澶淵之盟 第7張

簽訂《檀淵之盟》

而且由於與遼國連年的戰爭,使得宋國的百姓早就苦不堪言,處在戰爭中的百姓深受戰爭的毒害。這種時期宋真宗選擇與遼國議和,也算是給宋朝百姓喘息的機會,恢復民生經濟的發展。

而遼軍主帥已死,更是接連遭遇敗仗,蕭太后知道短時間內無法動搖宋朝的根基,也只能退而求其次。接受宋朝的歲幣,撤軍之後回去積蓄力量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國與國之間的關係向來如此,《檀淵之盟》只是宋遼兩國之間相互妥協下的產物,各取所需。

宋遼戰爭中宋朝已經獲勝的情況下 宋朝爲什麼還要簽訂澶淵之盟 第8張

《檀淵之盟》是兩國相互妥協的產物

檀淵之盟也打開了兩國之間的貿易往來,遼國是遊牧民族,生產力低下,經濟落後。雙方貿易之後,遼國在宋國進口大量的商品。宋朝進攻的歲幣轉了一圈後又回到了自己手裏。還促進了宋朝的經濟發展。

而遼國能出口的資源實在是少之又少,到後來爲了防止宋朝組建騎兵,便連馬匹都禁止賣給宋朝,於是便更沒有什麼可以出口的了。這也造成了宋遼兩國貿易之間,遼國一直處於“貿易逆差”的狀態,對其經濟的衝擊比較嚴重。

宋遼戰爭中宋朝已經獲勝的情況下 宋朝爲什麼還要簽訂澶淵之盟 第9張

宋遼的貿易,遼國始終處於弱方

到了後來,連遼國的百姓都不用自己國家發行的貨幣了,商人之間的貿易只認北宋貨幣。遼國的皇帝也認爲宋朝的貨幣纔是真正的貨幣,在這種情況下,遼國日漸衰弱,最後被金亡國。

只從《檀淵之盟》來看,這確實是一條屈辱的條約,可是若從長遠的發展來看,《檀淵之盟》的簽定,反而促進了宋朝經濟的發展,終止了連年的戰火,使得百姓在一個相對和平的環境中安心生活,積極意義要遠大於消極意義。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