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記事 > 宋朝都快贏了,爲什麼還是簽訂了澶淵之盟?

宋朝都快贏了,爲什麼還是簽訂了澶淵之盟?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4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王安石以這首《澶州》款款之筆敘述了遼兵南侵,真宗親征,將澶淵之戰與宋遼之約娓娓道來,高度讚揚了丞相寇準的遠見卓識,說他是“歡盟從此至今日”的第一功臣。澶州宋、遼之間訂立的合約使宋遼之間戰事告一段落,維持了近120年的和平時期。

岐溝關之戰兵敗後,宋太宗再也無意北伐,於是對遼國採取守勢。淳化四年(993),太宗採納滄州節度副使何承矩在河北屯田的建議,在河北開浚溝洫,種植水稻。這一合理措施起到了在邊防積存谷糧的作用,同時也可以備禦契丹,遏制契丹騎兵的縱橫奔衝。

宋朝都快贏了,爲什麼還是簽訂了澶淵之盟?

宋真宗鹹平二年(999)十月,遼聖宗與其母蕭太后親率大軍二十萬大舉侵宋。當時忠武軍節度使傅潛鎮守鎮州、定州和高陽關一線,過於怯懦,雖有步騎八萬,但不敢交戰。於是遼軍大肆進攻,先破狼牙諸寨,後攻威虜軍、寧邊軍、祁州、趙州、邢州、洺州。真宗忙派人督傅潛出戰應敵,傅潛不得已,就讓範廷召等帶兵一萬,到高陽關迎敵。

鹹平三年正月,範廷召和康保裔合兵一處,和遼軍大戰於高陽關西。由於敵衆,傅潛又拒發援兵,宋軍將士浴血奮戰,範廷召血戰而退,康保裔身陷重圍,兵盡矢窮,死於陣中。遼軍乘勝渡河,劫掠淄、齊。宋真宗於是親率大軍到達大名。遼軍見宋大軍已到,便率軍北撤,範延召一直追到莫州(今河北任丘)奪回大批人口與物資。這就是高陽關之戰。

長城口之戰與望都之戰鹹平四年十月,遼軍再次南侵,宋真宗命鎮、定、高陽關三路都部署王顯在威虜軍(今河北徐水)佈陣迎敵。初時王顯不見遼軍動靜,就把軍陣轉移到中山(今河北唐縣西南)。十月十六日,遼軍騎兵突犯威虜軍,宋前陣鈐轄張斌和保州團練使楊嗣等在長城口(今河北徐水北)大破遼軍。據王顯向真宗奏稱,此戰破敵兩萬餘,斬遼大王、統軍、鐵林、相公等十五人,敵軍丟棄甲馬甚衆。

鹹平六年四月,遼軍數萬騎兵又犯宋境,進圍望都(今屬河北省)。定州行營都部署王超、副使王繼忠和鎮州桑贊率兵救援望都,在城南康村與遼軍大戰,從午戰至子夜。次日又戰,遼軍燒燬王繼忠糧道,圍王繼忠軍數十重。王超、桑贊帶兵退守定州。王繼忠只得孤軍奮戰,最後將士們不顧傷重,仍拼死力戰,退至白城時,力盡被俘。望都之戰因爲將領駐兵不援,配合不力而使宋兵大敗。宋遼高陽關之戰、長城口之戰和望都之戰,雙方各有勝負,基本上勢均力敵

宋朝都快贏了,爲什麼還是簽訂了澶淵之盟? 第2張

宋景德元年(1004)九月,遼聖宗與蕭太后率軍南下,號稱二十萬,圍攻定州,來勢兇猛,十一月直逼黃河北岸重鎮澶州(今河南濮陽)。澶州離都城僅二百多裏,朝廷上下聞訊大驚。王欽若奏請真宗遷都金陵,而陳堯叟則主遷至成都。只有宰相寇準力排衆議,堅持由宋真宗親征,以鼓舞士氣,安定人心,擊退遼軍。真宗決定御駕親征,並在寇準的堅持下,渡過黃河到達北城。寇準說:“陛下若不過河,則人心不穩,難以震敵。現在王超已率精兵駐紮中山,扼敵咽喉;李繼隆、石保吉分兵佈陣,亦抑遼軍兩肘;各路援兵將到,不可遲疑。”真宗登上澶淵北門、黃龍旗出現城樓之時,河北將士們遠遠望見皇帝御蓋,頓時人心沸騰,歡聲雷動,呼聲響徹數十里,宋軍士氣大振。

真宗命寇準總攬大權,抗禦遼軍,首戰告捷。雙方相持十餘天,契丹統軍、順國王蕭撻覽領兵出戰,威虎軍頭領張環掌管牀子弩,發出飛矢,當場射死蕭撻覽,遼軍大挫士氣。此時宋軍幾十萬已達澶州附近,遼軍犯兵家大忌,孤軍深入,亦急於撤兵,於是遼就派人求和。寇準想讓遼稱臣,並獻出幽州之地。但是真宗君臣皆不願開戰,一心議和。於是宋派曹利用到遼營談判。

通過不斷交涉,宋遼雙方達成協議:一、維持原有疆界,相約爲兄弟之國,遼主稱真宗爲兄,真宗稱蕭太后叔母;二、宋每年給遼十萬兩銀、二十萬匹絹,稱爲“歲幣”;三、雙方沿邊各州縣各守邊界,兩邊人戶不得交侵,逃亡越界的人,雙方都要遣返,沿邊城市只能依舊修治,不得增加城堡和開挖河道等。另外,在遼軍撤退時,宋軍不得邀擊。澶州又叫澶淵,這個盟約就被稱爲“澶淵之盟”。至此,宋遼戰事基本結束,這一和平局面維持了一百餘年,北宋北方州縣人民生活得以安定,生產開始恢復與發展。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