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記事 > 李自成面對滿清爲什麼回毫無招架之力?真相是什麼

李自成面對滿清爲什麼回毫無招架之力?真相是什麼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8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李自成能橫掃大明,逼死崇禎,面對滿清爲何卻敗得如此迅速?是很多人要的問題?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解答。

明朝末年,由於後金的野蠻擴張,朝廷在北方邊境用兵不斷,加之天災連年,明廷財力告罄,政府又向農民加派三餉,三餉綜合超過正常田賦一倍以上,廣大人民十室九空,因而引發了饑民舉義反明。李自成正是由此加入高迎祥的義軍,並最終取而代之的。

李自成能夠以一驛卒起家,橫掃大明,逼死崇禎,創出了一片新天地,絕對是非同一般的人物,但是,闖軍在進京之後,龍椅還沒坐縶,就不得不逃北京,不久便在九宮山爲山民所鋤殺,實在令人吧惋。最終,大清鐵騎於崇禎十七年的五月初三入主北京,成爲華夏新主。

本來有望成爲華夏新的李自成,爲何如此迅速地就敗給了滿清?縱觀闖軍的成長史,其註定落敗的原因大致有四:

李自成面對滿清爲什麼回毫無招架之力?真相是什麼

其一,劫掠爲生,沒有鞏固的後方

李自成部從一開始就是流動作戰,沒有鞏固的後方,兵員與補給跟不上,所以一直被人污不流寇,似也不冤。同樣是起步於底層的漢高祖劉邦,就清醒地認識到這點,所以,他外出征戰時,就讓蕭何在後方給他撐起一片退可守、進可攻的穩固大本營。楚漢戰爭時,蕭何留守關中,使關中成爲漢軍的鞏固後方,是劉邦打敗項羽的重要基礎

劉邦在總結建國成功的原因時,對此就有過非常中肯的評價:“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餽饟,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其二,爲反而反,沒有明確的綱領

闖軍之興、之敗,都是有跡可尋的。崇禎十年(1637年),楊嗣昌運用自“四正六隅,十面張網”的戰略,限制義務軍流動,各個擊破,最終,張獻忠兵敗降明,李自成在渭南潼關南原遭遇洪承疇、孫傳庭的埋伏被擊潰,只帶着劉宗敏等殘部17人躲到陝西東南的商洛山中。

杞縣舉人李信投奔李自成後,給他提出了“盼闖王,迎闖王,闖王來了不納糧”的宣傳口號,“闖王來了不納糧”,不是不真的不納糧,而是無糧可納,因爲,他們是走一路,搶一路。生活在底層的貧苦百姓,加入闖軍後,不僅可以不納糧,還可以搶他人糧。所以,敗退商洛山中的李自成,才因了一句“闖王來了不納糧”,又才能迅速崛起。

李自成進京後,闖軍上下仍沿用在南方諸省的做法,向官宦富商逼捐。據《明季北略》記載,李自成入北京後,從宮中搜出內帑“銀三千七百萬錠,金一千萬錠”,“舊有鎮庫金積年不用者三千七百萬錠,錠皆五百兩,鐫有永樂字”。李自成進京後,沿用的還是劫掠南方諸省的老辦法,結果,弄得民心盡失,死走逃亡者無數。滿清入關後就不一樣,大量任用大明的降將降官,從而快速穩定了各級政權。

李自成面對滿清爲什麼回毫無招架之力?真相是什麼 第2張

其三,不解時局,是急於求成

同樣是草根出身的朱元璋,在強手如林的霸王爭奪戰中,聽從謀士朱升“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建議,在其他義軍奮勇當先時,養兵休戰,積蓄力量,待機而動。當元軍被其他義軍給消耗得差不多了,各路義軍也自損嚴重的情況下,才適時出手,一舉奪得天下。

李自成如果不那麼急於稱帝,不急於進京,給大明一絲喘息的機會,讓崇禎有力氣與多爾袞放手一搏,時局或有所變。李自成則可以利用這一段時間,藉機會鞏固後方,以逸待勞,坐山觀虎鬥,待明清兩敗俱傷時,再率部北上,如此,才或可問鼎天下。

其四,流寇作風不改,加速大順滅亡

據《北略》記載,“賊初破城,先假張殺戮之禁,雲‘如有淫掠民間者,立行凌遲'。”於是居民臉貼“順民”二字,簟食壺漿焚香夾道迎接闖王人馬進城;商賈營業,街市如常。未幾,大順兵沿街大呼索馬騾,"居民盡驅馬騾出產外,賊爭騎去。”

李自成面對滿清爲什麼回毫無招架之力?真相是什麼 第3張

當時,闖軍進城約有四十餘萬士卒,“賊令京城造捧門冊,派養賊兵”(《平寇志》卷9),自此這四十餘萬散居民宅的士卒,便不受軍營約束,在居民中爲非作歹起來。

闖軍進城時也曾申令紀律,但是,從上到下都難執行,從將軍到士後,匪氣依舊,將京城縱掠一空。劉宗敏因搶了吳三桂的愛妾陳圓圓,一下子將吳三桂推向敵人的陣營,從而加速了大順的滅亡。

李自成爲什麼如此迅速地丟掉了辛苦得來的天下?其實也很簡單,這一切都關乎民心。民心是可怕又可愛的東西,李自成之所以能迅速崛起,是因他順應了民心。

但是,帝王夢成後,他又忽視民意,縱兵毀城害民,其結果就是,其興也匆匆,死亡也匆匆。“得民心者得天下。”如此簡單的因果,李自成到死,也許都沒能悟透其中的道理。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