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北宋被迫和遼國簽訂澶淵之盟的時候,楊家將在幹什麼?

北宋被迫和遼國簽訂澶淵之盟的時候,楊家將在幹什麼?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4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嗨又和大家見面了,今天小編帶來了一篇關於北宋的文章,希望你們喜歡。

宋太祖趙匡胤,是中國古代皇帝中著名的有道明君。自唐朝覆滅之後,中原陷入分崩離析、連年混戰的五代十國時期,長達半個多世紀的戰火綿延不絕,給天下百姓造成深重苦難。英雄的趙匡胤應運而生,“一條杆棒等身齊,打四百座軍州都姓趙”,先後滅掉各地的軍閥和割據勢力,山河大地重歸一統。

北宋被迫和遼國簽訂澶淵之盟的時候,楊家將在幹什麼?

趙匡胤憑藉過人的膽識和軍事才幹了終結了五代亂世,同時一手締造了繁榮昌盛的宋朝。遺憾的是,趙匡胤的宋朝與其他大一統王朝迥然有別,不僅疆域面積遠不如漢朝唐朝,而且還有個根深蒂固的頑疾:富而不強,發達的經濟與孱弱的軍隊實力不成比例。

其他王朝雖然也一樣要遵循從開創到鼎盛、從鼎盛到衰亡的過程,但它們有一個共同特點:在王朝開創之初的幾十年內,往往都是極盛時期,軍隊四處征伐,打得邊境敵國苦不堪言,盡顯天朝大國雄風。

北宋被迫和遼國簽訂澶淵之盟的時候,楊家將在幹什麼? 第2張

而宋朝則不然,開國後不久,宋太宗趙光義就在與遼國進行的北伐戰爭中兩度大敗,輸得直不起腰。宋朝建立44年後的景德年間,宋真宗在位期間,北宋對外戰爭再度遭遇一次重大挫敗:澶州之戰,這次失敗使得北宋被迫向遼國低頭,並開以歲幣換和平之先河。

公元1004年,遼國鐵騎大舉南下,迅速突破北宋北部邊防前線,一路勢如破竹,迅猛南下,一直打到黃河岸邊的澶州,澶州也是北宋首都汴梁北部的最後一道防線,宋朝形勢危如累卵。危急時刻,丞相寇準力挽狂瀾,主張宋真宗御駕親征,抵達澶州。

宋遼兩國在澶州城下大戰一場,宋軍雖然勉強抵擋住了遼軍進攻,但卻也僅此而已,既不能擊退遼國,更別提圍殲遼軍。宋真宗最終被迫同遼國訂立澶淵之盟,堂堂大宋,從此開始向遼國每年交納歲幣絹20萬匹,銀10萬兩,成爲宋朝歷史上飽含屈辱的事件。

令人迷惑的是,澶淵之盟訂立時,楊家將就在宋朝軍中,他們以驍勇善戰著稱,面對國家危難之時,他們爲什麼不出手阻止,擊退遼軍?

此時,金刀楊令公已經戰死多年,楊家將的領軍人物是楊六郎,也就是楊令公之子楊延昭,也是楊家將第二代核心骨幹。楊延昭小時候沉默寡言,喜讀兵書,喜好習武,很小的時候就跟隨父親在軍中長大,膽大心細,作戰勇猛。楊令公對他非常喜愛,誇讚他“此兒類我”,認爲幾個兒子中他最像自己。

澶淵之戰發生時,楊延昭正在河北保州,擔任保州知州兼緣邊都巡檢使,正處於抵禦遼軍入侵的河北前線。但遼國軍隊進攻時採取了大膽的“蛙跳式戰術”,他們一反常態,捨棄保州、莫州等邊防重鎮棄而不攻,來了個“黑虎偷心”,一路南下直撲汴梁,結果楊延昭所在的北疆防禦體系壓根沒派上用場。

楊延昭不愧一代名將,他審時度勢,立即看到了敵軍破綻,他向宋真宗上書:“契丹頓澶淵,去北境千里,人馬俱乏,雖衆易敗,凡有剽掠,率在馬上。願飭諸軍,扼其要路,衆可殲焉,即幽、易數州,可襲而取”。

他的看法非常有見地,遼國敢於採用這種“掏心戰術”,孤軍深入宋朝境內千餘里,純粹是一種極大的軍事冒險行爲。楊延昭建議,宋真宗應該下旨調集重兵,扼守北部重鎮,切斷遼國退路,來一個關門打狗,全殲遼軍,甚至有極大希望反攻遼國,一舉收復幽雲十六州。

北宋被迫和遼國簽訂澶淵之盟的時候,楊家將在幹什麼? 第3張

但宋真宗此時已經完全被遼國的兵威氣勢震懾住,根本沒有膽量和底氣和遼軍硬幹,一心只想息事寧人,拒絕了楊延昭的建議。楊延昭無奈之下,採取了第二方案:圍魏救趙,他帶領一路人馬,乘遼國的國內兵力空虛,攻入遼國境內,攻破遼國重鎮古城,“俘馘甚衆”。他想以此吸引遼軍回援,但因爲他一路人馬影響力有限,並未能取得太大效果。

可見,澶淵之戰中,楊家將不但出手了,而且提出了完美的作戰方案。雖然楊延昭沒能在此戰中發揮太大作用,但可以看出,楊家將的忠心和能力是不容置疑的。只是由於宋真宗太窩囊,前怕狼後怕虎,處處掣肘,使得楊家將有力使不上。由此可見,宋朝武力孱弱,不是武將沒用,根源在於皇帝無能,放着楊家將這樣的猛人卻不會用、不敢用,令人痛心。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