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經典 > 傳統文化 > 敦煌壁畫《摩訶薩埵捨身飼虎》描述了一個什麼樣的故事?

敦煌壁畫《摩訶薩埵捨身飼虎》描述了一個什麼樣的故事?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1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敦煌壁畫《摩訶薩埵捨身飼虎》描述了一個什麼樣的故事?該畫主要描繪了太子捨身飼虎的場景。其他的六個情節環繞這個場景展開,下面小編爲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相關內容。

一是太子和兄弟出遊遇到餓虎,二是薩埵太子發誓捨身飼虎。第三個場景是太子從高山上投身而下,接着第四個便是畫面中的餓虎啖食太子。最後的三個場景是父王母后懷抱太子屍骨,太子的兄長、夫人和宮女們仰天痛哭,大家將屍骨建塔安置供養。畫面裏深黑的虎紋,一絲絲侵吞着太子的血肉。七隻氣息奄奄的小虎周匝環繞,撕咬不停。工匠們實在不忍心將血肉分離的場面畫出,僅僅畫出這場“豐盛大餐”的即將開始。就在畫到猛虎圍聚的時候,裹挾在筆觸中的絲絲顫動抖露出匠人們的心思。興許隱隱的淚花也曾濺落到已經凍僵的毛筆上,用那一腔虔敬的熱氣化散開塞外的風霜。太子一手長伸,一手回縮,雙腳似在地上磨搓。太子在跌落的傷痛和猛虎的撕扯聲中,隱隱又感覺到懸崖上親兄弟聲嘶力竭的呼喊自己。他結束了自己的生命,用血肉救助即將餓死的老虎們,是他對“無我”的詮釋。這是早期佛教的主流思潮,爲了突破肉身執着的比較極端的故事,現在的“燃指供佛”也淵源於此。

敦煌壁畫《摩訶薩埵捨身飼虎》描述了一個什麼樣的故事?

畫面中老虎的造型非常飄逸,身軀被拉長,四肢由優美的曲線構成,具有漢代漆器和畫像石老虎紋樣的特點。由於壁畫近兩千年的剝落,七隻小虎只能清晰辨認四隻。母虎保存比較完好,其冷冰冰的眼神,透過時空照得今人傷情滿腹。整幅壁畫大膽使用黑色配合場景的壓抑悲忿,昇華了本生故事的主題。石青色塊零散的圍繞着太子,猶如地獄之火熊熊燃起。緊湊的一幕幕情節滿壁生輝,千年來在此窟經行的僧侶們,沐浴在佛陀多生累劫苦修的氛圍裏,隨着聲聲感嘆“喃無布噠耶”愈發精進地攝心。

文字語言隨着時間地域的流轉而晦澀難懂,一壁圖畫卻很少偏差的傳達了佛陀兩千五百年前的悲願,同時留給我們北魏時期精美的繪畫圖式。不知道是宗教留給我們美術遺產,還是藝術保留下來了當時的文藝思潮。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