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經典 > 傳統文化 > 敦煌壁畫中的飛天象徵着什麼意思?

敦煌壁畫中的飛天象徵着什麼意思?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5.6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中國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今天小編給大家整理了敦煌壁畫中的飛天形象的相關內容,不知能否幫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識?

在佛教初傳不久的魏晉南北朝時,曾經把壁畫中的飛仙亦稱爲飛天,飛天、飛仙不分。後也隨着佛教在中國的深入發展,佛教的飛天、飛仙在藝術形象上互相融合。指的敦煌飛天就是畫在敦煌石窟中的飛神,後來成爲中國敦煌壁畫藝術的一個專用名詞。

在中國的飛天多畫在墓室壁畫中,象徵着墓室主人的靈魂能羽化昇天。墓葬中和羽人一起出現的還有各類神仙。戰國甚至更早期墓葬中就有昇仙場景,東漢以後隨着神仙思想和早期道教的傳播更爲流行。佛教傳入中國後,與中國的道教交流融合。在佛教初傳不久的魏晉南北朝時,曾經把壁畫中的飛仙亦稱爲飛天,是飛天、飛仙不分。後業隨着佛教在中國的深入發展,佛教的飛天、道教的飛仙在藝術形象上互相融合。敦煌飛天指的就是畫在敦煌石窟中的飛神,後來成爲中國獨有的敦煌壁畫藝術的一個專用名詞。

敦煌壁畫中的飛天象徵着什麼意思?

藝術形象

敦煌飛天從藝術形象上說,它不是一種文化的藝術形象,而是多種文化的複合體。飛天的故鄉雖在印度,但敦煌飛天卻是印度文化、西域文化、中原文化共同孕育成的。它是佛教天人和道教羽人、西域飛天和中原飛天長期交流、事融合爲一,具有中國文化特色的飛天。它是不長翅膀不生羽毛、沒有圓光、藉助雲而不依靠雲,主要憑藉飄逸的衣裙、飛舞的綵帶而凌空翱翔的飛天。敦煌飛天可以說是中國藝術家最天才的創作,是世界美術史上的一個奇蹟。

時代特點

敦煌壁畫中的飛天,在洞窟創建同時出現,從十六國開始,歷經十個朝代,歷時千餘年,直到元代末期,隨着敦煌石窟的建成而消逝。在這千餘年的歷史長河中,由於朝代的更替,政權的轉移,經濟的發展繁榮,中西文化的頻繁交流等歷史情況的變化,飛天的藝術形象,姿態和意境,風格和情趣,都在不斷地變化,不同的時代、不同的藝術家,爲我們留下了不同風格特點的飛天。一千餘年間的敦煌飛天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演變發展的歷史。其演變史同整個敦煌藝術發展史大體一致,分爲四個階段。

敦煌壁畫中的飛天象徵着什麼意思? 第2張

敦煌早期飛天多畫在窟頂平棋岔角,窟頂藻井裝飾,佛龕上沿和本生故事畫主體人物的頭上。北魏時期飛天所畫的範圍已擴大到說法圖中和佛龕內兩側。飛天形象雖然還保留着西域飛天的特點,但已發生了變化,逐漸向敦煌飛天轉變。如北魏226窟北壁後部說法圖西側上方的一身散花飛天,臉型由橢圓變爲長條但豐滿,鼻豐嘴小,五官勻稱,身材修長,衣裙飄曳,橫空飛翔,豪邁大方,勢如飛鶴,鮮花飄香,姿勢優美,動感特強。隋代飛天正處在融合、探索、創新時期。主要表現在體型不同,身材修長,比例適度,腰姿柔軟,綽約多姿。臉型有的清秀,有的豐圓。服飾不同,有上身半裸的,有穿大袖長袍的,有穿短襯長袍的。飛態不同,有單飛的,有羣飛的,有上飛的,下飛的,逆風飛的,順風飛的……到了唐代,敦煌飛天已完成了中外吸收、融合的歷程,完全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達到了藝術的頂峯。唐代洞窟的四壁畫滿了大型經變畫。飛天不僅畫在藻並、佛龕、四披上,大部分畫在經變畫中。佛陀在極樂世界正中說法,飛天飛繞在上空,有的腳踏彩雲,徐徐降落;有的昂首揮臂,騰空而上;有的手捧鮮花,直衝雲霄;有的手託花盤,橫空飄遊。那迎風擺動的衣裙,飄飄翻卷的綵帶,使飛天飛得多麼輕盈巧妙、瀟灑自如、嫵媚動人。五代、宋以後的飛天,在造型動態上無所創新,逐步走向公式化。飛天的風格特點雖不同,但一代不如一代,逐漸失去了原有的藝術生命。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