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戰史揭祕 > 戰史祕聞 > 91歲老兵憶抗戰:用“土坦克”炸燬鬼子不少炮樓

91歲老兵憶抗戰:用“土坦克”炸燬鬼子不少炮樓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8.4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趙舉,91歲,山東梁山縣人,1941年8月參加革命,1942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過遼瀋、平津、挺進中原等戰役戰鬥。1983年9月離職休養,副軍職。榮立過三等功一次,曾榮獲獨立自由獎章、三級解放勳章、獨立功勳榮譽章等。

8月26日上午,記者走進鄭州市金水區趙舉老人家裏時,滿頭銀髮的他戴着一副黑框老花眼鏡正專注地看《解放軍報》。91歲的老人看起來精神矍鑠,雙目有神。趙舉說,自己離休以後仍然保持每天看軍報的習慣,時刻關注着國內外各方軍事動態。

回憶起70多年前的抗日戰爭,老人說,國家有難,匹夫有責。1941年8月,18歲的趙舉懷着滿腔熱血投身到抗戰隊伍中。

當年,他加入的是宛平縣大隊。“我們的任務主要是配合政府向羣衆宣傳抗戰信息,動員組織羣衆參加抗戰,堅定老百姓抗戰的意志和信心,掩護羣衆撤退等。同時,也跟敵人針鋒相對,進行反掃蕩、反封鎖、反蠶食。”趙舉老人說,爲避免敵人合圍、保障軍民安全和主動伏擊敵人,大家發明了“消息樹”,在山崗上派出警戒哨,用小樹來做報警信號,指揮員根據信號,及時採取對策。

91歲老兵憶抗戰:用“土坦克”炸燬鬼子不少炮樓

鬥爭緊張而又殘酷,因爲敵人的封鎖,隊伍所在據點缺糧食,大家餓了就挖野草充飢;缺藥品,病了傷了硬撐着;缺彈藥,每個人最多隻發四五發子彈,他和戰友們常常拿高粱充當子彈揣在胸膛迷惑敵人。趙舉老人說,“不能當亡國奴”是大家的堅定信念,無論條件如何艱苦,我們想的都是怎樣把日本鬼子趕出中國。

說到當年日寇侵華,趙舉老人心情沉重。他說,他這輩子也不會忘記,1942年12月,日軍屠殺北京平西山區王家山整個村子村民的慘痛歷史。當時受到八路軍和當地游擊隊重創的北京平西山區日軍對該區進行大掃蕩,實行燒、殺、搶“三光”政策,日軍包圍王家山村搜尋八路軍無果後,將全村近50個人活活燒死。當他和戰友們接到逃出來的村民報信再趕過去時,爲時已晚。“太慘了……”說到這裏,老人擺了擺手,說不下去了。

1943年,趙舉調入晉察冀軍區十一軍分區當通訊兵。當年他們部隊用來轟炸敵人碉堡的有力武器就是“土坦克”。“我們可是用‘土坦克’炸了不少鬼子的炮樓。”老人興致勃勃地介紹說,“土坦克”是由幾根木料釘成一個長方形的架子,底下安上4個軲轆,架子上蓋上七八層蘸了水裹了沙子的棉被,敵人的子彈和手榴彈打不透。打仗時,架子裏邊站4個人,2人推着架子往前走,另2個人抱着炸藥跟着。碉堡裏的機槍瘋狂地掃射着,也阻止不了“土坦克”前進。走到炮樓底下,放好炸藥,他們就飛快往回撤。耳聽見轟隆一聲,鬼子的炮樓上了西天。

1945年8月,日軍無條件投降。趙舉老人說,這是他一生中最高興的事情。“日本的侵華戰爭給中國人民帶來了深重災難,如今日本領導人蔘拜靖國神社,修改教科書,企圖篡改那段歷史。”老人語重心長說,我們一定要時刻保持警惕,不能讓歷史的悲劇重演。

將星傳奇
古代戰役
戰史祕聞
抗日戰爭
軍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