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宋朝時期爲何會出現糧食產量劇增的現象?

宋朝時期爲何會出現糧食產量劇增的現象?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6.9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宋朝 是中國歷史上承五代十國下啓元朝的朝代,今天本站小編給大家帶來這篇文章,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看一看。

宋代人口出現急速增長的趨勢,開國初年,全國人口約5000萬人,到200年後的公元1200年已經超過1億,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億級人口的龐大帝國。

發生在10世紀的這場“糧食革命”,對中國歷史演進的意義非同小可。

宋朝時期爲何會出現糧食產量劇增的現象?

從此之後,統治者失去了對外進行土地和人口掠奪的“剛性需求”,與漢唐相比,宋人的“血性”明顯不足,“弱宋”之論由此而生。

水稻原產於亞洲熱帶地區,五代及宋代初期,香巴王國(今越南北部)的占城稻被廣泛引入長江流域,它一年可有兩熟,甚至三熟,而且產量比一年一熟的小麥要高一倍,從而引發了一場“糧食革命”。

據《宋代經濟史》作者漆俠的計算,宋代墾田面積達到了7.2億畝,南方水稻畝產約353市斤,北方小麥畝產約178市斤,無論是面積還是畝產都遠遠超過前代。

自水稻被廣泛引進之後,適合種植的江南地區終於確立了經濟中心的地位,“蘇湖熟,天下足”這一諺語就誕生於這一時期。

食物的腳步從來都不是孤立的,食物的變遷始終伴隨着人的腳步,一部食物史就是中華民族的文化史的縮影。

宋朝(960-1279年)農業產量激增,商業急速發展,地區間貿易擴大,飲食和飲食文化成爲宋朝中國城市生活的根本特徵。

北宋首都開封以其南系餐館而著稱,這些餐館能提供原生態的淡水魚和海鮮,大米也從南方運來。

此外還提供紅肉、家禽、和小麥麪條等常見的北方菜,都城遷至杭州後,餐館具有區域特色,從遠方採購食材的潮流越演越烈,能滿足當地和外來商人的需求。

如著名的宋嫂魚羹、羊飯、慈壽宮前熟肉、雜貨場前甘豆湯,這只是幾個例子。

宋朝公共餐飲場所之多、飲食種類之繁多、口味之精緻。蘇東坡有詩云:“酸鹹雜衆好,中有至味永。”

散文家戴永夏說,在中國歷史上,宋朝是一個社會相對穩定、經濟比較繁榮的王朝。

與此相適應,宋代的飲食業也比較發達。它前承歷代飲食的傳統精華,後啓中華美食的廣闊園地,積累了豐碩的成果和經驗。

尤其在充分發展的市肆飲食帶動下,人們的日常飲食也空前豐富多樣。

戴永夏先生考證,宋代人的日常飲食,主要由主食和副食組成。

就主食而言,北方人主要以麥、粟(小米)爲主,南方人主要以稻爲主。這三種糧食,撐起了人們延續生命、物質享受的半邊天。

進入2017年,陝西考古人員近日對西安西周鎬京遺址進行了發掘,在一個灰坑中出土了大量的小麥碳化顆粒。

宋朝時期爲何會出現糧食產量劇增的現象? 第2張

這是繼陝西寶雞周原先周遺址發現小麥以來,考古人員又一次在周人聚居區發現了小麥顆粒。

雖然距今有2800多年,但小麥顆粒形狀依舊保存完好。

小麥原產於西亞或阿富汗,以前在新疆和甘肅等地的史前遺址中曾經發現過少量碳化遺蹟,但在灃鎬遺址中發現大量顆粒狀小麥還是第一次。

說明至少在西周中期,小麥已經在國都鎬京周圍開始規模化種植。

這個發現對“我國北方小麥開始廣泛種植是在漢代”的傳統觀點提出挑戰。

小米煮飯分貧富。宋代人食用小米,主要是用它來煮飯。

由於人們貧富不均,飯也有黏有稠。北宋大政治家、文學家范仲淹少年時曾借住寺中,刻苦攻讀,“劃饘而食”。

這“劃饘而食”就是把煮好後冷凝了的小米粥切成幾塊,餓了就取一塊來吃。

家境殷實的人家,則多吃小米乾飯或蒸飯。乾飯是將米淘淨,放進鍋中,然後倒進一指深的清水,慢火燜煮 。

乾飯吃起來軟硬適度 ,又香又甜,再澆上鮮湯,真是難得的美食。

蒸飯是先把淘好的米下到水中煮,等水開過一會兒,再用笊籬將米撈出,放進籠屜裏蒸熟 。這種蒸飯米粒鬆散,互不粘連,吃起來香甜爽口,比較耐飢。

麥麪食品花樣多。小麥是宋代北方人的又一主食。由於它在種植、產量、抗災等方面都優於小米,所以小米的主食地位也逐漸被它取代。

小麥磨成麪粉,可以做成各類麪食。北宋時的麪食店發揮了主導作用,創制出許多前代沒有的花樣麪食。

南宋的市肆又把北方面食與南方面食相結合,製作出更多、更精細的麪食。

宋代的麪食主要有:蒸餅、饅頭、包子、餛飩與餃子、湯餅。

象今天在華人社會流行的“貝谷”,說是猶太人的食物,其實是和新疆饢差不多的小麥粉食物,都是以麪粉爲原料的主食。

蒸餅是在籠屜上蒸熟的麪食。儘管在唐代以前就已經有了蒸餅,但宋代製作的蒸餅更加精細多樣,像宿蒸餅、秤錘蒸餅、睡蒸餅等許多新的花色品種,都是宋代纔出現的。

宋天聖元年,宋仁宗趙禎登基。由於“蒸”犯“禎”諱,人們遂將蒸餅改稱炊餅。《水滸傳》中武大郎賣的炊餅,就是蒸餅。

饅頭也是用蒸籠蒸熟的麪食。它跟蒸餅的區別,一在形狀上,蒸餅是圓形較薄,而饅頭是高裝圓形。二在內容上,蒸餅不包餡,饅頭包有肉餡。

當時經濟條件較好的人家吃饅頭,差一點的吃蒸餅。

饅頭雖起源於三國時代,但直到北宋初年,才成爲人們的主食,饅頭市場也從這時才活躍起來。

宋朝時期爲何會出現糧食產量劇增的現象? 第3張

由於包的餡不同,饅頭的花樣也格外豐富,僅南宋吳自牧的《夢粱錄》中記載的就有糖肉饅頭、羊肉饅頭、太學饅頭、筍肉饅頭、魚肉饅頭、蟹肉饅頭等十多個品種,而實際遠不止這些。

包子跟饅頭差不多,二者最大的不同是餡的多少。

饅頭餡少面多,食者以面爲主。而包子餡多面少,食者以餡爲主。

宋代市肆中的包子生意相當火爆。店家爲了多獲利潤,不斷推出新餡料的包子。

據《夢粱錄》記載,當時杭州的葷素從食店中出售的包子有水晶包兒、筍肉包兒、江魚包兒、蟹肉包兒、鵝鴨包兒、七寶包兒等。

北宋時,汴京州橋夜市中梅家、鹿家的鵝鴨雞兔肚肺包子和鱔魚包子還名揚京師。

餛飩屬小型包餡麪食,產生的歷史比較久遠。

南北朝時,餛飩就號稱“天下通食”。到宋朝,人們對餛飩更加喜愛,上至帝王,下至平民,皆以餛飩爲美食。

百姓家中製作的餛飩也多種多樣,喜慶、節日、宴客等場合,餛飩都必不可少。

宋代的另一變化是餃子從餛飩中分離出來,稱爲“角子”或“角兒”。它跟餛飩一起,成爲百姓餐桌上的主食。

湯餅也是宋代人常吃的麪食。把和好的面擀成薄片,用刀切成比麪條寬的長條,用水煮食,這便是湯餅。

湯餅與現代的麪條相似,《夢粱錄》中記載的杭州麪食店出售的豬羊庵生面、絲雞面、三鮮面、魚桐皮面、鹽煎麪、筍潑肉面、炒雞面、大熬面等,都屬於湯餅的範疇。

家家飄出稻米香。我國南方氣溫較高,雨量比較充沛,適宜水稻生長,因此水稻的種植比較普遍,稻米自然成了南方人的主食。

宋人烹煮米飯,比較講究稻米的品種與質量,因而在長期的農業實踐中,培育出不少色、香、味俱佳的水稻新品種。用它們煮飯,都別具風味。

如廣東的絲苗米、齊眉稻,都是十分名貴的品種,其米粒潔白晶瑩,油質豐富,煮出的米飯香氣濃郁,柔軟可口。

陝西的香禾、福建的過山香,開花時節就香氣襲人,煮成米飯更四處飄香,向有“一家煮飯十家香,一畝稻熟十里香”之譽。

而湖南長沙的香稻,更是名聞遐邇,宋代文學家周密在《武林舊事》中,就稱此稻“上風聞之,五里聞香,屋內存之,滿室生香”。

除煮飯外,宋人還常把糯米(帶黏性的稻米)磨成米粉,製成帶黏性的食品,如黏糕、圓子等。

宋朝時期爲何會出現糧食產量劇增的現象? 第4張

其中圓子在宋代最爲流行。這種圓子又稱糰子、元子,有許多不同品種。

《夢粱錄》中記載的杭州城的葷素從食店出售的圓子,就有山藥圓子、真珠圓子、金桔水團、澄粉水團、豆團、麻團、餈團等品種。

各種圓子,味道鮮美,營養豐富,食用方便,因此頗受歡迎。

宋代女詞人朱淑真在《圓子》詩中,就對其讚美道:“輕圓絕勝雞頭肉,滑膩偏宜蟹眼湯。縱有風流無處說,已輸湯餅試何郎。”

主食承載着數千萬年來,人類賴以生息的生命本源,生存基礎和條件,也形成了厚重的文化和傳統習俗,以及親情愛情友情。

難怪有人說長江以南大量種植稻穀,稻穀特殊的種植方式和生長環境,造就了委婉和美團結協作的人際關係,講求的是與人爲伍,團隊精神。

北方地區以種植小麥爲主,千百年來的種植方式和收穫環境,單打獨鬥,強調個人處事,呈現個人的力量,獨顯個人英雄主義色彩。

時勢造英雄,可見主食影響一代又一代人,傳承着中華文化的脈絡和筋骨,主食文化已成爲中華文化的獨枝或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