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世界史 > 印度教與佛教中業報輪迴的思想有哪些差異?

印度教與佛教中業報輪迴的思想有哪些差異?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0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印度教以爲,生死輪迴的根源,來自於業。業,是行爲善惡的造作,產生於人們無限的“愛慾”與無始以來的“無明”。於是“以無明爲始,依欲而成意志,由意志而有業,由業而受果”的輪迴圈子於焉形成。此外,印度教以爲,“我”是生命輪迴中的主角,人的身體因“我”而生,人的活動也由“我”而起,所以“我”是恆常存在的,現世人生的苦,由前世行爲招感而來,今生行爲的善惡,同樣也會連帶前世的業緣,影響到下一世的人生。由此可知,婆羅門教的輪迴觀和業力說是恆貫三世,建立在“實有”我思想上,與真我論相結合。

佛教否認“恆常有我”的理論,認爲業力並非依附在固定的“我”上,而是一種生命繼起的動力。也就是說,輪迴中的“我”,是衆緣和合而生,由外在具有形體的身軀,與受想行識等內在精神的作用組合而成,而且每一因緣又是其他衆緣的和合所得,所以在緣起性空中不斷地剎那轉變、聚滅,無法令人隨心所欲,故無永恆不變的“實我”存在。如同燃燒中的薪火,儘管一個個的火焰剎那竄起,又剎那熄滅,火的本身仍以一種焚燒的狀態繼續蔓延。而這個由衆緣和合,假名爲我的生命,也以“無明爲父,貪愛爲母”,承受自己過去的業報,流轉於六道之中。所以佛教的輪迴觀,是在無限時空循環中的三世因果裏,建立“自業自得”的業報思想。

就形式而言,佛教與印度教主張透過修證的方式,完成身心的苦惱束縛解脫;但在內容上,印度教主張“梵我一如”即是解脫。解脫的方法,除了要學習吠陀、祭祀、佈施、苦行之外,更須捨棄名利、妻兒親朋,出家修習瑜伽禪定,使心寂靜;由此認識自我,才能得到“梵我一如”的正智,體悟“梵我一如”的真解脫境界。佛教的看法則不同,在修持實踐上,強調自我覺照的工夫,認爲解脫必須經由四聖諦的親身體悟,在緣起思想的前導下,依八正道行持,證入“無我”自在的究竟空性中。

印度教與佛教中業報輪迴的思想有哪些差異?

就持戒而言,印度教實行人生的四個行期:梵行期、家居期、林棲期與雲遊期;按照每個階段規定的義務,致力履行祭祀、祈禱、持戒及禁慾等,以求解脫。佛教除了在家信徒之外,更有戒律嚴謹的僧團組織爲圭臬。二者雖同樣奉行“五戒”,但佛教着重生活的實踐,令人容易遵行。

相較於印度教的苦行、祭拜的種種苛刻條件來說,佛教認爲諸法是互相依賴,互爲條件的,因此採取不偏於苦,不偏於樂的中道修持,與慈世濟物的利他行。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