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強大的陳友諒爲何會敗給朱元璋?陳友諒的悲劇下場

強大的陳友諒爲何會敗給朱元璋?陳友諒的悲劇下場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陳友諒(1320年-1363年10月3日),湖北沔陽黃蓬(今洪湖市黃蓬)人;元朝末年羣雄之一。農民起義領袖,中國元末大漢政權建立者。

陳友諒本來以打魚爲生,過着清貧的日子,後來做了元朝的一個小官,生活好了一些,但他對這份工作並不滿意,不久就投奔了徐壽輝的起義軍,造起反來。

以狠毒著稱的陳友諒很快就從一個小小的文書攀升爲軍中的重要將領,成爲起義軍的二把手。

掌握了徐壽輝的軍隊後,他充分發揮了自己優秀的戰鬥素養,一鼓作氣,攻佔了很多城池,一時間成爲江南最強的起義軍首領。

緊接着,陳友諒找機會除掉了礙眼的徐壽輝,自立爲王,國號漢。

其實,陳友諒稱不稱王對朱元璋並不重要,因爲他早就認定了陳友諒纔是自己真正的敵人,是遲早要拔除的眼中釘。

強大的陳友諒爲何會敗給朱元璋?陳友諒的悲劇下場

朱元璋的勢力範圍在長江下游,陳友諒的勢力範圍在長江上游,兩軍對壘開戰的局面無法避免,但朱元璋就是耗着不打,因爲朱元璋的上千條戰船都是些破舊的漁船,不利於水軍的發揮,如果在水上開戰,面對陳友諒的堅固戰艦和兇猛海軍,無異於以卵擊石。

然而,世事難料,由於一個突發之事,朱元璋不得不立即採取行動

朱元璋的部下常遇春俘虜了陳友諒三千人,並把他們全部活埋了,這激怒了陳友諒,於是,他率領着自己的無敵艦隊,浩浩蕩蕩地兵臨朱元璋的城下。形勢緊急,朱元璋趕緊召集謀士們開會,“諸將或議降,或議奔據鐘山”,謀士們的建議是要麼投降,要麼逃跑。只有劉基一言不發,朱元璋看他滿臉嚴肅,將他請入內室。劉基對朱元璋說:“主降及奔者,可斬也。”朱元璋問劉基該怎麼辦,劉基分析說,陳友諒爲人焦躁,不能正面衝突硬碰硬,只能採取伏擊戰術,誘敵深入,然後一舉拿下。

但是,陳友諒畢竟擁有強大的水軍,怎麼才能誘敵深入呢?在哪裏伏擊呢?不得不佩服朱元璋的軍事才華:既然不能在水上作戰,那就逼迫陳友諒上岸,在岸上就是朱元璋說了算了。偉人就是偉人,能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冷靜判定局勢,並作出正確決策。

朱元璋的部下康茂才原來是陳友諒的人,派他去詐降是最好的人選了,聰明一世的陳友諒還真着了道,他按照康茂才給出的行軍路線發起了進攻,沒想到關鍵時刻康茂才掉了鏈子,他只能率兵退回了一個叫“龍灣”的地方。

陳友諒的大軍剛一登陸,就進入了伏擊圈。朱元璋立即發起了進攻命令,徐達、常遇春等大將發起連續攻擊,陳友諒的軍隊惶恐之下無法抵擋,只能向戰船跑去,不料幾乎所有的戰船都擱淺了,沒辦法行駛,就這樣,陳友諒的無敵水軍活生生被朱元璋拖上了岸,狠狠的打了一通。

這一戰,陳友諒損失兩萬餘人,敗走江州。朱元璋大勝,繳獲不少戰船,充實了水軍。

劉基對陳友諒的評價很對:焦躁。不經思考就盲目開戰;不能仔細辨識康茂才的身份;仗着兵力優勢過度自信。這是導致他失敗的主要原因。

不過陳友諒是不會輕易被打倒的,大約三年,他就重新建立了一支強大的海軍。

強大的陳友諒爲何會敗給朱元璋?陳友諒的悲劇下場 第2張

陳友諒率軍打到洪都城下,守城的是朱元璋的親侄子朱文正。這一戰,朱文正用四萬兵馬,緊緊牽制住陳友諒六十萬大軍長達三個月之久,陳友諒雖然兵力有所損失,但仍強於朱元璋,更何況,陳友諒還有一支無敵艦隊,實力懸殊確實不小。這時候,朱元璋親率的二十萬大軍奔赴洪都,陳友諒避到鄱陽湖。不久,兩軍的鄱陽湖決戰開始了。

陳友諒將戰艦用鐵鎖連起來,想要給朱元璋造成重大壓迫,但這卻讓朱元璋想起赤壁之戰曹操的失敗,歷史重演了,鄱陽湖火光一片,雙方激戰之時,戲劇性的一幕發生了,正在船上指揮作戰的陳友諒,突然被一支射來的流箭擊穿了頭部,一代梟雄,就這樣死了。

智謀加上運氣,成就了朱元璋的成功。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