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陳友諒的勢力非常強,爲何卻被朱元璋打敗了呢?

陳友諒的勢力非常強,爲何卻被朱元璋打敗了呢?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元朝末年,各路羣雄紛紛揭竿而起,實力最強當屬陳友諒,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往下看。

陳友諒是湖北沔陽人,就是現在的仙桃市,他是漁民出身,憑藉有文化,當了一個小吏,起義軍徐壽輝帶領的隊伍攻打他家鄉時,他隨即加入。

在隊伍裏,他成了倪文俊的手下,因爲有文化,得到倪的重用,很快便升爲領軍元帥,這也爲他將來的實力強大奠定了基礎

後來,倪文俊和徐壽輝兩人合作不愉快,掰了,倪文俊選擇投靠當初自己提攜的陳友諒,卻不料,剛進陣營,便被提前埋伏好的刀斧手砍死。

對陳友諒來說,倪文俊本是他的貴人和恩人,但他爲了私利,卻恩將仇報,殺了恩人,順勢還收了恩人的部衆,壯大自己的實力。

這樣一來,陳友諒一躍成爲最強的後起之秀,也是當時唯一能和徐壽輝抗衡的強人,得勢之後,他殺了徐壽輝,自立爲王,開啓了奢靡的生活。

物慾的享受,會讓一個人很快膨脹,陳友諒正是如此,他開始對跟隨自己的屬下蠻橫,稍有不如意,便動手。

他手下主管水師的趙普勝將軍,正是因爲不聽話,而慘死,而這也給他日後和朱元璋大戰鄱陽湖失敗埋下了隱患。

陳友諒的勢力非常強,爲何卻被朱元璋打敗了呢?

同時,通過這幾件事,陳友諒的爲人,也是被手下的人看得清清楚楚,他爲了私慾可以殺恩人,殺有能力的人,因爲他的眼裏只有自己。

很多有才華的人,認清他不忠不義的真面目後,逐漸開始遠離他,很多人選擇投奔了朱元璋。

和陳友諒相比,朱元璋的人生經歷真是太難了,從小過着最底層的生活,小小年紀就放牛,當和尚,討飯,嚐盡世間的苦,這樣的生活起點和陳友諒沒法比。

朱元璋跟着起義後,從小兵開始,憑藉聰明和爲人處世的能力,慢慢讓自己有了一定的實力,但是和陳友諒比還是差太多。

在朱元璋佔領應天后,長江上游是陳友諒,下游是張士誠,這兩人相約攻打朱元璋,事成之後,要平分他的領地。

朱元璋用反間計,成功讓陳友諒上當,敗逃後,陳心不甘,趁着張士誠調虎離山,將朱元璋的注意力集中到安豐後,再次進攻。

這一仗,打了將近三個月,纔等到朱元璋帶着二十萬援軍趕回來,陳友諒帶着六十萬大軍和朱元璋在鄱陽湖相遇。

要說這樣懸殊的戰鬥實力,朱元璋勝算並不大,但是,歷史總是這樣出其不意,反倒是強大的人,最後失敗了。

戰鬥中,陳友諒將自己的豪華大軍艦們,用繩索連在一起,弄了一個大陣,而朱元璋只有小船迎戰,昏天黑地地打了三天,朱元璋損兵折將,馬上就要堅持不住了。

天氣突變,狂風大作,東風吹,戰鼓擂,朱元璋利用這大風,用起了火攻,這一下,陳友諒那些連在一起的大軍艦們一個燒了,就等於全都着了。

這場景腦補一下,是不是有一種非常熟悉的畫面感,火燒赤壁是不是躍然出現在腦海裏,事實上,這時候《三國演義》還沒寫出來呢。

這場水戰開打時,寫《三國演義》的羅貫中正在張士誠的手下爲官呢,想必,日後他書中所寫的正是此刻的真實場景。

朱元璋利用自身小船靈活自如的優勢,取得了勝利,這一下子,讓受挫的陳友諒氣急敗壞,在第二天的戰鬥中,一定要用炮轟死朱元璋。

陳友諒知道朱元璋乘坐的是有白色桅杆的小船,便讓士兵只管猛打有白桅杆的小船,誓要殺了朱元璋。

朱元璋的智商也不是白給的,很快就發現了陳友諒的意圖,於是,他命人把所有船的桅杆都塗成了白色,混淆視線。

兩人的鄱陽湖一戰,打了三十六天,確實有一種,誰勝誰就能得天下的意思,畢竟當時有實力競爭的三個人,當屬陳友諒最強,張士誠雖然有實力,卻沒有遠大的理想,然後便是朱元璋。

最後,陳友諒因爲士兵多,消耗也多,只能想辦法突圍,正當陳友諒把頭伸出船外觀察時,一支亂箭,射中他的頭,一箭貫穿,當場斃命。

首領一死,手下的兵自然潰散,這一仗朱元璋大獲全勝,他不僅是戰鬥勝利,也給自己獲得了當皇帝的絕對優勢。

很多人會說,這是朱元璋的天命,命中註定他就是皇帝,但是,我們也要說,這和朱元璋的爲人做事有關。

當年朱元璋加入義軍時,進了郭子興的隊伍,他打仗時衝鋒在前,得到戰利品也一概上交,獲得賞賜,也會分給大家,獨樂樂不如衆樂樂,真實體現在他身上。

陳友諒的勢力非常強,爲何卻被朱元璋打敗了呢? 第2張

郭子興很賞識他的爲人,直接把義女馬氏嫁給朱元璋,也就是著名的皇后馬大腳。

朱元璋是一個懂得報恩的人,在郭子興被人暗害時,他奮不顧身去營救,而陳友諒卻是在有權後,殺恩人倪文俊,殺主公徐壽輝。

兩人的人品一比,立刻便出了上下,因此,在戰場上,得人心之人,和不得人心之人,下場自會有差別。

一個人的能力可以決定你能走多快,但真正能夠決定你走多遠的,那隻能是人品,這也正是陳友諒敗給朱元璋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