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陳友諒和朱元璋大戰的時候 陳友諒和元朝皇帝爲何不趁機偷襲

陳友諒和朱元璋大戰的時候 陳友諒和元朝皇帝爲何不趁機偷襲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1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給大家準備了:張士誠,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快來看看吧!陳友諒和朱元璋打得不可昏天暗地的時候,陳友諒和爲什麼不出兵?此時的元代皇帝又在做什麼事情?

陳友諒和朱元璋大戰的時候 陳友諒和元朝皇帝爲何不趁機偷襲

張士誠,1321年生人,泰州人,私鹽販子出身,亡命之徒。

至正十三年,張士誠泰州起兵後,連續攻佔泰州、興化等地,在高郵建都,稱誠王,國號大周,以天祐爲紀年。

同年,元帝國名臣脫脫率百萬軍隊,圍攻高郵,誓死不退的張士誠,堅持了整整三個月,熬到了元帝國內鬥,脫脫被迫撤兵。

當朱元璋還在應天強撐之時,張士誠已經控制了江浙之地,坐擁甲兵數十萬,雖說不是地盤最大的,但絕對是最有錢的。

當朱元璋和陳友諒激戰之時,無論是脣亡齒寒,還是趁你病要你命,張士誠出兵都是利大於弊,而且此前,陳友諒曾經派人聯合張士誠,出兵夾攻朱元璋。

但大周皇帝張士誠,卻有自己的小算盤,兩軍夾攻朱元璋一事,一直敷衍了事,最終功虧一簣。

當然這也不是第一次,張士誠放陳友諒鴿子了。

至正二十年六月,陳友諒進攻朱元璋老巢應天之時,作爲盟友的張士誠,也只派了幾千人馬,那邊陳友諒一戰敗,這邊立馬就撤了。

陳友諒和朱元璋大戰的時候 陳友諒和元朝皇帝爲何不趁機偷襲 第2張

這些年,張士誠看着陳友諒被打垮,看着自己的地盤被朱元璋一點點蠶食。

他究竟在幹什麼,其實張士誠只幹了一件事情,那就是修城,給老巢平江加固城防。

至正二十七年元月,收拾完陳友諒,心情大好的朱元璋,原班人馬,又是二十萬軍隊,氣勢洶洶一路殺到了張士誠的老巢平江城,也就是今天的蘇州。

守城小能手張士誠,絕非浪得虛名,在明代一衆開國名將徐達、常遇春等人的攻擊下,硬是撐了八個月,平江城才被攻破。

被俘後的張士誠,拒不投降,被朱元璋殺了之後,還被燒成了灰,也就是所謂的挫骨揚灰。

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讓張士誠落得如此下場,其實答案就在朱元璋與一次羣臣的討論中。

當時,朱元璋與衆人商議,陳友諒和張士誠兩個人,究竟先打誰?

大家普遍認爲張士誠比較弱,希望先對付他,並利用佔據的江浙一帶土地擴張自己的勢力,從而與陳友諒決戰。

應該說這個決策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都是正確的,但朱元璋卻不這麼認爲。

他對衆人說:你們的看法是有道理的,但你們並沒有看到問題的關鍵,張士誠的特點是器小,陳友諒的特點是志驕;器小無遠見,志驕好生事。

如果我進攻陳友諒,張士誠必然不會救他;

而進攻張士誠,陳友諒就一定會動員全國兵力來救,我就要兩線作戰,到時就很難說了。

這就是,白手起家朱元璋的見識和判斷,對比張士誠,高下立判。

陳友諒和朱元璋大戰的時候 陳友諒和元朝皇帝爲何不趁機偷襲 第3張

鷸蚌相爭,本應漁翁得利的大元皇帝元順帝,爲何也不出兵?

很多人認爲,"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是劉伯溫給朱元璋出的謀略,其實是張冠李戴了。

這句話,是朱元璋在徽州時,明代另一位開國謀臣朱升,給定的戰略方針,此人在大明立國後的第二年就歸隱了,是爲數不多的幾個善終之人。

也正是這句話,讓元代在相當一段時間,忽視了朱元璋的崛起,因爲二桿子的元帝國,有個二桿子的方針,誰敢稱王就先滅誰,所以緩稱王的朱元璋,就一直在猥瑣發育。

在朱元璋掃平陳友諒、張士誠的戰爭中,爲了麻痹元代,朱元璋不稱王、不稱帝,並暗中表示不與元代爲敵。

他還給當時的元代大將察罕帖木兒送去了厚禮,爲自己打造了一個人設:一個只想在戰爭中撈點好處的土鱉,並沒有什麼野心。

在朱元璋與陳友諒、張士誠作戰,打得你死我活的時候,元代政府在一旁樂呵呵地看着。

對於元代皇帝,還有羣臣來說,這些造反頭子們,互相狗咬狗,三敗俱傷是最好。

即使是當朱元璋,已經解決了陳友諒,並馬上要解決張士誠,掃平江南的時候,元代政府仍然十分樂觀,在他們眼裏,朱元璋是最聽話的一個,也最沒有威脅,甚至還派了戶部尚書張昶,來封他爲官。

元代的皇帝和部分大臣們腦子迴路有問題,但此時的朱元璋,卻已經今非昔比,不需要再陪任何人演戲了。

陳友諒和朱元璋大戰的時候 陳友諒和元朝皇帝爲何不趁機偷襲 第4張

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正月,朱元璋在南京登基爲帝,國號大明。

洪武元年(1368),七月二十八日,元順帝出逃,八月二日,徐達和常遇春攻入元大都,也就是今天的北京,元代在中原的統治結束。

洪武二年,六月十三日,元順帝從上都出逃,奔往應昌。

洪武三年,四月二十八日,元順帝因痢疾駕崩於應昌,享年五十一歲。

這位元代最後一位大統一的皇帝,一次都未正面硬剛過朱元璋,難怪老朱,稱他"知順天命,退避而去",賦予了"順帝"的尊號。

最後,再提一個人,就是韓林兒,這位原先朱元璋的皇上,現在在哪裏呢?

這位存在感很低的皇帝,到朱元璋登基爲帝時,已經在江底沉了一年了。

1367年,韓林兒坐船到應天,由朱元璋手下將領廖永忠迎接,結果在路上出了交通事故,船沉了。

事後廖永忠承認是自己乾的,朱元璋還公開指責他,說如果不是你小子自己幹這件事情,以你的功勞,我本是要封你公爵的,現在爲了懲罰你,只封侯爵。

這真是奇談,以廖永忠的功勞,如何與徐達、李文忠等人相比,還封公爵?

這事,得品,得細品。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