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范蠡助越王勾踐:明知其不義 爲何助越滅吳?

范蠡助越王勾踐:明知其不義 爲何助越滅吳?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8.5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羣雄逐鹿、人才輩出的春秋爭霸時代,范蠡無疑是高手雲集、羣英薈萃的人才大軍中最爲耀眼的明星之一。放下他文武兼備、大德大勇不說,單憑他對勾踐認識的透徹程度,以及他退隱保身的先見之明,就足令世人驚歎咋舌。但令人費解的是:既然范蠡明知勾踐是個“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共樂”的不義之人,爲何當初還要受苦受辱,助其滅吳?

一、范蠡需要一個施展才華的舞臺。

據《越絕書》等史書記載,范蠡出生在楚國,從小就時而糊塗時而清醒,“然獨有聖賢之明”。

人們都認爲他患有神經病,但當時身爲楚國縣令的文種卻慧眼識英才,派手下去請,結果手下人回來說范蠡得了瘋病。文種笑着說:“士有賢俊之姿,必有佯狂之譏,內懷獨見之明,外有不知之毀,此固非二三子之所知也。”於是親自駕車去請,但范蠡卻避而不見(一說躲進牆洞裏學狗叫)。

突然有一天,范蠡告訴兄嫂:“今日有客,願假衣冠。”果然文種再次來訪,兩人促膝長談,“終日而語”。他們認爲“東南(吳、越之地)有霸兆,不如往仕”,於是在公元前511年一同來到了越國,受到了越王允常(勾踐之父)的賞識,成爲越王身邊的重要謀臣。奇怪的是,自從范蠡在越國找到了施展畢生才華的政治軍事舞臺之後,他所謂的“神經病”竟不治而愈。

范蠡助越王勾踐:明知其不義 爲何助越滅吳?

由此可見,范蠡不合時俗的反常表現,只是因爲當時的楚國政治黑暗,以致空有文才而不被任用,滿腹經綸卻無從施展。因此,學富五車的范蠡迫切希望引起人們的注意,迫切需要一個施展才華的舞臺。

二、范蠡需要一個證實才德的機會。

據《國語?越語上》記載,范蠡在跟隨勾踐入吳爲奴前對勾踐明言:“兵甲之事,種不如蠡;鎮撫國家,親附百姓,蠡不如種。”可見范蠡對自己的文韜武略極爲自負,但現實是勾踐在他的輔佐之下一敗塗地。如果在此危難時刻一走了之,不僅自己的軍事才能無從體現,其人格也將被貶得一文不值。

范蠡助越王勾踐:明知其不義 爲何助越滅吳? 第2張

何況在范蠡和文種剛到越國毛遂自薦時,大夫石買就譏諷他們:“炫女不貞,炫士不信。客歷諸侯,渡河津,無因自致,殆非真賢。”在石買看來,他們都是隻會說大話的不忠之人,是周遊列國都沒將自己推銷出去的無能之輩,全面否定了他們的人品和才能。這些話曾經深深刺傷了范蠡的自尊,導致他負氣出走,幸得越王允常派人將他追回。

如果范蠡在勾踐兵敗落難時刻離他而去,豈不將石買的污衊之語一一證實?因此范蠡不但沒走,反而再次申明自己有卓越的軍事才能,文種有不凡的治國才能,而且甘冒生命危險,跟隨勾踐入吳受苦受辱,表現出過人的膽識和高潔的品格。他不僅要以此證實自己的忠誠守信,而且要用滅吳的行動來證實自己的軍事才能。唯有如此,他才能心無慚意、臉無愧色地離開。

三、范蠡沒有其他更好的去處。

據《史記》、《越絕書》等史書記載,范蠡小時候,楚國國君是弒王自立、荒淫殘暴的楚靈王。他酷愛細腰美女,建章華之臺,窮奢極欲,最終失去民心,被其弟棄疾(楚平王)推翻,落個兒子被屠殺、自己被餓死的下場。但繼位的楚初王軟弱膽小,被棄疾設計驚嚇而自殺。

於是,“平王(棄疾)以詐弒兩王而自立”。楚平王是個“親小臣而疏骨肉”的荒淫暴君,他寵幸奸臣費無極,暗地迎娶太子的未婚妻孟嬴(秦景公之女),又因擔心太子心懷怨恨而追殺太子,並殺害太子太傅伍奢父子。面對這樣一個小人當道、烏煙瘴氣的楚國政壇,范蠡無門路也不願意報效楚國。

後來他和文種“俱見霸兆出於東南”,認定將來的霸主不是吳國就是越國,便欲去吳國,然途中得知吳國文有伍子胥,武有孫武,於是來到了越國。不想又遭到大夫石買的譏諷和挑撥,范蠡負氣出走,幸得越王允常(勾踐之父)聽從文種的忠言,派人將他追回,並從此重用范蠡、文種而疏遠石買。勾踐當政後,石買濫殺無辜,喪失軍心,於是“王殺買”。

而且勾踐說“石買知往(過去)而不知來(將來),其使寡人棄賢”,“後遂師二人”。甚至對范蠡說“不穀(古代王侯自謙稱呼)之國家,蠡之國家也”。可見,允常、勾踐父子不僅有識人、用人之明,而且對范蠡、文種禮遇有加。因此如果范蠡離開越國,認定將來霸主非吳則越的他只有去吳國,這樣不僅很難受到重用,而且還不得不與對自己有知遇之恩的越王父子爲敵。這顯然不是上策。

范蠡助越王勾踐:明知其不義 爲何助越滅吳? 第3張

四、范蠡也有建功立業、青史留名的文人情結。

范蠡鐵心不離越國,不僅是爲了洗雪勾踐的恥辱,更是爲了實現自己的抱負。據《越絕書》記載,范蠡出生於貧困之家,“自謂衰賤,未嘗世祿,故自菲薄”。可見他從小就因爲出身卑微而自輕自賤,故而他比一般人更有從政爲官的強烈願望。實際上,凡是像范蠡這樣才華橫溢的曠世奇才,都希望能有一番作爲,希望能夠青史留名。

范蠡確實沒有因助越滅吳而享受到榮華富貴,但他卻因此名揚天下。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范蠡逃到齊國後,憑着自己的聰明才智,“居無幾何,致產數十萬”,搖身一變,成了富翁。齊人聽說他的賢名後,就請他擔任國相,於是范蠡的身影再次出現在政壇之上。但過了一段時間,范蠡再次意識到了危險,於是交還相印,散盡家資,移居陶地。從范蠡擔任齊相來看,他的內心仍然存有參政的願望,這是中國大多數智能之士共同的價值取向。但范蠡的高明之處在於,他能清楚認識到政治的險惡,因此再次急流勇退,掛印辭職。

范蠡助越王勾踐:明知其不義 爲何助越滅吳? 第4張

五、勾踐的不義之心沒有充分暴露。

范蠡在給文種的信中說:“越王爲人長頸鳥喙,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共樂。”似乎他從相貌上就已看出此人絕非善類。實則不然,如果那樣,早在勾踐繼位時他就逃之夭夭了。他之所以能對勾踐的爲人瞭如指掌,完全是基於四十餘年的朝夕相處。在此期間,勾踐不但將范蠡、文種視爲王師,極爲敬重,甚至對百姓都關懷備至。據《國語?越語上》記載,勾踐剛剛即位的第三年就慘遭夫椒之敗。戰後勾踐立即向國人致歉認錯,自責不該和大國結仇,“以暴露百姓之骨於中原”。

然後埋葬戰死的人,照顧受傷的人,教養活着的人,慰問有不幸的人,祝賀有喜事的人。如果誰家孩子死了,“必哭泣葬埋之,如其子”。對各地來投奔的士人,一定在廟堂裏以禮接待……因此,越國百姓都說:“越四封之內,親吾君也,猶父母也。”試想:勾踐對普通士人和普通百姓都如此禮遇,對他視爲王師的范蠡、文種豈非更加小心謹慎?可見勾踐在滅吳稱霸前的數十年中,爲了報仇雪恥,確實把自己包裝得相當成功,而在他沒有暴露真面目之前,范蠡當然不會“另謀高就”。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