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記事 > 應國有着怎樣的文化特徵?最後是怎麼滅亡的

應國有着怎樣的文化特徵?最後是怎麼滅亡的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7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根據考古發現,可證實以滍陽嶺中脊爲軸,在東西兩側分佈排列有序的“族墳墓”,是一處佈局較嚴密的應國邦國墓地。其年代從西周早期到春秋早期,在春秋中期以後的此墓地,埋入了不少楚人墓葬,說明了春秋中期,應滅於楚的歷史事實。已發掘的西周初年大型墓葬,帶有明顯的商人遺風,特別是青銅器的組合上,爵、卣、尊、觶酒器類佔了相當大的比例。說明商文化在舊商與國中的生命力。在西周晚期,所發現的應國大型貴族墓如M1,出土器物中青銅禮器、車馬器齊全,並有大量玉器,其五鼎六簋的組合符合墓主人作爲邦國大夫一級的身份。M95中,有不同器銘三組青銅禮器:公作器組“唯八月初吉丁丑公作敔尊鼎敔用易眉壽子子孫孫永寶用言”、應伯作器組“應伯作寶簋其萬年永保”和侯氏作器組,據考墓主屬於一代應伯私名爲敔。當是王伐淮夷的主將之一。

應國有着怎樣的文化特徵?最後是怎麼滅亡的

在應國墓地中出土的柞伯簋,鄧公簋、應事作旅壺、甫鴨銅盉等,應國貴族的等級與身份狀況,應國與周邊諸侯的關係。

應是商周時期中原地區的古老封國,據甲骨卜辭記載,商代已有應國。《史記·樑孝王世家·正義》引《括地誌》、《漢書·地理志》注引臣瓚之說等,都曾提到《汲郡古文》雲:“殷時已有應國。”今本《竹書紀年》載,盤庚七年,“應侯來朝”。此外,見於武丁和帝乙、帝辛的卜辭,應君又稱“應王”,並與商王朝之間存在着密切的關係。

周初成王改封其弟於應,應便成了姬姓封國。《左傳·僖公二十四年》:“昔周公吊二叔之不鹹,故封建親戚,以蕃屏周……邗、晉、應、韓,武之穆也。”《漢書·地理志》潁川郡父城縣條下班固自注:“應鄉,故國,周武王弟(子)所封。”由此可見,西周應國是在商代應國的故地,作爲周王朝的屏障重新立國的。

應國有着怎樣的文化特徵?最後是怎麼滅亡的 第2張

關於應之地望,《括地誌》雲:“故應城,因應山而名,在汝州魯山縣東三十里。”《水經注·滍水》:“滍水東徑應城南,故應鄉也,應侯之國”。據學者考證,古應國都城--應城正位於滍陽鎮城內南部偏西的高地上。(注)而整個應國的地域範圍,大體上在今河南襄城、陝縣、寶丰、魯山、葉縣和平頂山市一帶。

應國傳世文物頗多,應公諸器、應侯簋、應監甗、應叔方鼎等(注)。考古發現的應器,除陝西藍田出土的應侯鍾等器外,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在歷史文獻記載的應國地理範圍內,陸續出土的一些應國文物及鄧公簋(鄧公嫁女媵器),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重視。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