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未解之謎 > 揭祕:半坡文化有怎樣的特徵?

揭祕:半坡文化有怎樣的特徵?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5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半坡人制作了大批彩陶。雖然耕作於遠古時期,卻顯現着魅人的藝術感染力。他們以天真的童稚目光,好奇地觀察和認識着變幻無窮的斑斕世界,用彩色繪製在陶器上,那藝術形象儘管簡潔,卻寓意深刻,充分再現了他們的精神世界。總的看,這些彩陶或寫實,如遊動的魚,奔馳的鹿,應是他們漁獵的寫照,藝術不可能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當然,也會寄託着希望捕獲更多的魚和鹿的心願;或審美,彩陶圖案多在陶器外壁上部,圖案逼真,筆畫流利疏朗,顯然具有裝飾作用;或象徵,如人面魚紋圖案,人面塗彩,口部銜魚,三角頭飾,或許這就是半坡氏族的圖騰、族徽。彩繪中,魚紋形象很多,表現手法也由簡單而逐漸豐富,由寫實而逐漸脫離了魚的自然形態,成爲寫意的幾何圖案。是寓人於魚,還是寓魚於人?抑或人魚合爲一體?可以想見,半坡氏族極有可能是以魚類水族爲圖騰的。

揭祕:半坡文化有怎樣的特徵?

既然如此,他們會不會認爲他們就是由魚變化來的呢?如果是,倒與幾千年後科學所研究的人類起源於魚相吻合了,只是吻合,不可同日而語。據說,夏部族是以龍紋爲主要的圖騰紋樣(又傳說夏禹治水),是否從半坡氏族的魚類水族深化派生出的呢?上宅文化遺址發現了許多鳥首陶柱,專家認定這是上宅人祭祀的東西,崇拜的圖騰。那圖騰是一種鳥。曾有人認爲商部族就發源於燕山山脈南麓,而商部族信奉的是玄 鳥,即燕子,那莽莽蒼蒼的山脈又叫燕山,我不敢妄斷商部族就一定是由上宅人繁衍來的,這其中是否會有些內在關聯甚至一脈相承呢?尚未可知。上宅文化遺址出土的陶器上,還沒有發現具有明顯的有規律的符號,而半坡多種器物上,都有符號,筆畫均勻流暢,相當規整。同類符號在關中地區其它遺址中,多有發現。從其形狀看,同殷商甲骨文十分相象,二者都出現於中國北方中原地區,只時間有別。是純粹的偶然嗎?甲骨文?會不會來源於這些刻劃的符號呢?無論如何,甲骨文已經是一種很成熟很系統的文字,絕不會憑空產生的。而這些符號,到底代表什麼意義,只有求教半坡人了。

半坡,仰韶文化的代表,太博大精深了,門外的我只匆匆一瞥,僅僅看了幾個先人足跡。而這足跡,甭管是深是淺,也是母親在遠古留下的。況且,與上宅人儘管遠隔千年與千里,足跡卻時斷時續地連貫在了一起……

河姆渡文化是長江下游地區的典型文化,而半坡文化則是黃河流域仰韶文化的一個典型代表,它們同屬於新石器時代中期,因而對於這兩種文化,尤其是居址選擇作一對比研究,對於探索史前居民的居住規律是頗有裨益的。著名歷史地理學家史念海先生指出:“由已經發現的新石器時代遺址看來,當時人們所選擇的居住地址就已顯示出他們對於地理環境的適應和善於利用的情況。時代雖然已先後不同了,但是人們在選擇居住地方的時候,依然要注意到飲水的來源。……新石器時代的遺址遍於全國各地,大體說來,總是鄰近於當地的河流或湖泊。史先生得出的結論,即“新石器時代的遺址遍於全國各地,大體說來,總是鄰近於當地的河流或湖泊”,可以說是一條普遍規律,當然也適用於河姆渡人和半坡人。

揭祕:半坡文化有怎樣的特徵? 第2張

河姆渡文化共分四期,即河姆渡遺址的第四文化層爲河姆渡文化的第一期(絕對年代距今6 500-6 900年間);河姆渡遺址的第三文化層爲河姆渡文化的第二期(絕對年代距今5 900-6 200年間);河姆渡遺址的第二文化層爲河姆渡文化的第三期(絕對年代距今5 600-5 800年間);河姆渡遺址的第一文化層爲河姆渡文化的第四期(絕對年代距今4 700±90年,未經樹輪校正)。在“河姆渡遺址第二層發現了一口木構淺水井,這是我國迄今發現最早的水井遺蹟。井口方形,邊長約2米……井底距當時井口地表約1.35米……水井遺蹟的周圍都是黑色淤土層,井旁一角放置幾塊平整的大石塊,推測這淺井是選擇了低窪處開挖的。”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